当代中国政治法律制度_王文惠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文惠

内容节选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党法律制度 政党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政党也是现代国家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会团体,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各自的主张。在大多数现代国家,其政治权力结构及公共管理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政党主导的特征。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当代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和巨大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探索出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这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共识。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权力配置与运行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本章依据宪法、党章等规定,简要介绍当代中国的政党法律制度以及执政党的法律地位和建设等内容。 第一节政党 一政党概述 (一)政党 据介绍,在当今世界的两百多个国家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除了梵蒂冈等约二十个国家没有政党之外,都有政党的组织存在。有的一个国家只存在一个政党,一般的是一个国家有几个或十几个政党,最多的一个国家有三百多个政党同时存在。其中,有的已存在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大多数则是新近组建的,也有的是由原来的党派经过分化组合演变而来的。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党出现于清末民初。从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到袁世凯解散国会,政党多时达三百余个,这一时期被人称为是中国政党林立的时代。为了指导中国的政党政治,熟悉西方政党政治真谛的章士钊、梁启超、孙中山、宋教仁等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政党政治的文章,介绍西方关于政党、党德、政党内阁、政党组织以及政党政治的本质、组织形式、行为方式的基本常识,在中国第一次较系统地宣传了西方政党政治理念。但在从官僚、个人恣意专制政治形态向民主、法制和理性政治形态的转变过程中,多数政党不能按政党政治法则进行活动,而是承历史上朋党之余绪,为一己之私利而争执,置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于不顾,许多政党历经劫难终没能走上政制轨道[1]。 综览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不难发现,政党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政治组织,而且这种组织的建立最正规、纲领最明确、活动最有序,因而其作用也就表现得最直接、最突出、最明显。大凡政府的组成与更迭、权力的分配与行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几乎都离不开政党的介入与参与。可以说,政党在不同范围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家或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围绕国家政权这个中心展开的政治活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政治行为主体,构成了近现代政治史上一道纷繁变幻的政治景观[2]。 (二)政党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最终的原因就是隐藏在阶级斗争背后的经济地位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给政党下过定义,但在其有关政党的精辟论述中早已深刻地揭示出了政党的阶级本质。恩格斯指出:“我在曼彻斯特时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3]。阶级分裂和斗争是现代政党得以发生的深层社会经济根源。不仅如此,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意味着,各个阶级都试图通过掌握政权的方法来规定有利于本阶级的......

  1. 第六章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法律制度
  2.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党法律制度
  3. 第二章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制度
  4. 第三章 当代中国人民政府法律制度
  5.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
  6. 第五章 当代中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法律制度
  7. 第六章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法律制度
  8. 第七章 当代中国群团组织法律制度
  9. 第八章 当代中国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