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法治建设研究_薛成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薛成有

内容节选

第二章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保护法律问题 第一节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辨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部大开发中不但要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切实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要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充分运用权利义务调整功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西部大开发已经经历了十六个年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一些新的问题集中凸显,生态保护即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自然环境中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所构成的体系,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融合的内在关系。生态学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9年提出,早期的生态学主要研究自然界动物、植物之间以及动植物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随着生态学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生态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些与生态学本意并无关系的学科和领域,也在一定层面上使用生态一词,诸如金融生态之类。[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概念,人们理解这一概念是以人类自我中心为坐标。将自然界中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看待,生态环境往往是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要素。这种自然要素不仅包含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包含自然界内各要素,诸如太阳光、热量、水资源、空气、各类动植物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要素与人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综合关系被称为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我们使用生态环境概念的时候,依然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础上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客体对象看待。而将生态环境概念发展为生态系统概念的时候,自然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将人类自我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在一种万物平等的理念上看待人与自然、自然界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2] 生态系统既包含生物系统,也就是生物圈,也包含无机环境,这种有机与无机统一的综合体就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并不特定,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具有各自的特点。从人类角度来看,人类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人类参与其中的人工生态系统之中,这种系统以城市和农村为主要表现。生态系统为了系统的稳定和存在,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或系统内部产生能量。生态系统始终处于物质循环流动过程中,以物质的循环流动维持系统的稳定,一旦物质的循环流动产生新的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变化,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果这种破坏不能由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加以修复,则必然产生生态破坏的后果。今天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案件,即是生态系统被破坏而难以通过系统自身修复能力维持生态平衡的问题。[3]因此相对于生态环境而言,生态系统的概念更能体现人类对自我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态度和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采纳生态系统概念,以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为例考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二青海省生态系统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关键地区、国家生态安全的制高点和平衡点,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全省东西长1240.6千米,南北宽844.5千米,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3,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4] 青海海拔较高,自然环境艰苦,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干旱、缺氧、太阳辐射强是主要的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30毫米。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30%。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645万公顷,占青海省面积的50.49%,可利用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其中荒漠草地267.7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948.2万公顷。青海省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低。森林面积为317.2万公顷,覆盖率仅为4.4%,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流域以及祁连山东段等地区,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5] 省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产水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是最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因此,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对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黄河、长江、澜沧江流域和黑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与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青海省省情可以概括为“面积大省,人口小省,经济穷省,资......

  1. 封面
  2. 内容简介
  3. 扉页
  4. 信息
  5. 其他
  6. 目录
  7. 第一章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法治建设总论
  8.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保护法律问题
  9. 第三章 西部资源开发中的法律问题
  10. 第四章 西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11. 第五章 西部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问题
  12. 第六章 西部区域协调合作的法律问题
  13. 第七章 西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法律问题
  14. 第八章 西部地区多民族法律文化融合
  15. 参考文献
  16. 后记
  1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