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_中国科学院大学动善时新经济研究中心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中国科学院大学动善时新经济研究中心 主编
内容节选
高端装备制造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题中之义,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廉玉波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廉玉波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家组成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做出专门部署,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等多方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销量快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销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 (一)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近61万家,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有一批以宁德时代、精进电机、比亚迪等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涵盖动力电池、驱动系统、自动驾驶、整车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基本形成“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自主可控的完备产业链。 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三角、川渝、东北六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六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超过70%,集群效应明显。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5%。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成为带动出口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已成为市场主力,与国外优势汽车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并在高端品牌建设方面持续发力。2022年9月,广汽埃安发布旗下高端品牌“Hyper昊铂”;2023年1月,比亚迪发布高端品牌“仰望”,有望改变目前的汽车生态与市场格局。 (三)关键技术国际领先,中国车企掌握技术主动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紧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我国的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持平;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张,L2级乘用车已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中国车企已掌握技术主动权,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主力。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代表的比亚迪,经过20年的自主研发,掌握了DM-i技术、刀片电池、“易四方”四电机动力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并与戴姆勒、丰田等国际传统汽车巨头分别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向国外进行关键技术成套输出,改变了我国汽车技术长期跟随国外的局面。 (四)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向全球汽车产业贡献力量 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18384—2020)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方面标准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优化和完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同时,我国于2021年成立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中心(日内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比亚迪等国内企业积极融入全球标准体系,主动对接和全面参与国际标准法规修订、协调等活动,并牵头制定首个电动车辆国际法规EVS-GTR、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等国际标准,持续向全球汽车产业贡献力量。 二、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 “双碳”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等顶层规划持续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创新技术共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带来的机遇和红利不断显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 从国家战略角度看,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等。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
- 信息
- 《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编委会
- 卷首语
- 01 宏观综合篇
-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筑牢新经济发展根基
- 提振平台经济发展信心 解决经济运行突出问题
-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 推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数实融合的产业体系
- 发挥交易所市场功能 推进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
- 聚焦新经济三大领域 培育壮大增长新动能
- 高质量建设发展北交所 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 数据交易的基本理论与法治实践
- 02 产业发展篇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 新能源、碳中和
- 现代物流、供应链
- 高端装备制造
- 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
- 03 金融服务篇
- 商业银行积极服务“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金融助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 资本市场改革形成新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资本市场助力新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 注册制改革助推新经济持续发展
- 可持续投资助力新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
-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04 区域发展篇
- 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推动高精尖产业迈上新台阶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推动新经济产业发展
- 发展新经济产业 引领消费新趋势
- 全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
- 经开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 多措并举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
- 聚力推进产业优化转型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 05 政策法规篇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