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指南_岳高峰;薛强;王志强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岳高峰;薛强;王志强
内容节选
第四节参与外部标准化 一、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 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对于企业标准化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质性表达企业的意见和诉求 标准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技术规则,是各方意见协调的产物,需要共同遵守执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反馈企业自身的技术现状、生产需求,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争取相应的标准话语权。 (二)与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 通常,标准化专家是该专业领域的顶层技术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参与技术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研讨、沟通协调等,深入地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向同行资深专家学习,掌握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 (三)了解标准出台背后的技术背景和制修订过程 标准的出台需要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等环节。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了解技术标准在发布之前的出台背景、标准起草者在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标准条款设计意图、各方意见和决策依据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标准。 (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主导制定关键技术标准,争取话语权 标准作为专业领域内企业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则,通常由在该领域掌握成熟技术的企业制定。企业主导起草标准,可以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内体现出技术领先地位,树立企业形象。同时,企业通过主导制定技术标准,也有利于占领市场主导地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二、参与国际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年)》提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和重大政策规则制定,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选派更多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到国际组织任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协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法》中提出,“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通常来说包括参与ISO、IEC、ITU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工作(参见附录C),还包括参与WCO(世界海关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活动,以及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W3C(万维网联盟)、OMG(对象管理组织)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协会的标准化活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职务,例如主席、秘书长、召集人等。 (2)作为技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提案、起草编写、反馈意见、研讨等。 (3)承担国际标准化会议。 (4)参与国际标准的转化和实施。 (5)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起草我国标准外文版。 (6)推动我国标准与相关区域标准或国外标准的互认。 三、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化工作 目前,国家标准是跨行业领域的全国通用的标准,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我国,负责国家标准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一)行业标准 《标准化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同时,规定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定的行业标准,会统一制定行业标准代号。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有不同行业标准化管理规定或不同的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附录A提供了部分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名称。参加行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应了解该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报批发布等工作程序和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行业标准的技术领域要求、立项格式和模板、行业标准的申报渠道等。 (二)地方标准 《标准化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是“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技术要求,可以申请制定地方标准,对于全国性的工业技术产品,建议制......
- 信息
- 编写委员会
- 前言
- 导论
- 第1章 标准化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 第二节 系统论
- 第三节 标准体系
- 第四节 标准体系的基本特性
- 第2章 企业标准化
- 第一节 国内外企业标准化情况
- 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 第三节 企业标准化战略
- 第3章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 第一节 企业标准体系表概述
- 第二节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 第三节 技术标准
- 第四节 管理标准
- 第五节 工作标准
- 第4章 标准化运行管理
- 第一节 设置标准化机构
- 第二节 标准化保障措施
- 第三节 标准制修订管理
- 第四节 参与外部标准化
- 第五节 标准的实施
- 第六节 创新战略下的标准、专利和技术秘密
- 第5章 监督检查
- 第一节 管理体系评审
- 第二节 标准实施监督检查
- 第6章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领跑者制度
- 第一节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 第二节 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
- 第7章 典型案例
- 第一节 标准化战略助力医药物流企业可追溯管理示例
- 第二节 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标准体系表示例
- 第三节 岗位标准化案例
- 第四节 石油化工企业标准体系表示例
- 第五节 服务性企业标准体系表示例
- 第六节 标准战略助力技术企业实施“互联网+家装”示例
- 第七节 融入信息系统的企业标准化示例
- 附录A 我国标准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 附录B 我国标准化资源简介
- 附录C 国际与国外标准化
- 附录D 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
- 附录E 企业标准制修订模板
- 附录F 标准实施监督抽查报告格式
- 附录G 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功能示例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