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典、司法與《天聖令》諸問題硏究_黃正建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黃正建

内容节选

前言 佚失千年的北宋《天聖令》殘本,十年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以《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之名整理出版。該書出版後,《天聖令》及其所涉唐宋法律史乃至各項制度史遂成為研究熱點。在此背景下,2012年我們申請設立了“《天聖令》及唐宋法律與社會研究”的創新工程項目,目的是在充分研究新出法典《天聖令》的基礎上,廣泛利用各類新發現的資料,包括出土石刻資料和文書資料,研究唐代乃至唐宋間法律與社會的相關方面,涉及法典、司法、行政運轉、國家工程、后妃制度等,以闡述法律在唐宋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項目於2016年結項,本書即該創新工程項目的子課題之一。書中所收文章,除極少的幾篇外,均完成於2012—2016年。 當今中國的治國理念之一是“依法治國”。如何依法治國?僅僅吸取近代西方經驗是不夠的。除此之外,還應該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法治道路。如此一來,中國古代的法治經驗和教訓對於我們當今依法治國就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了。為做到這一點,必須對歷史上的法治作更細緻更深入的解剖和研究。本子課題(即本書)就是這種解剖和研究的實踐之一。 本書由“法典編”“司法編”“《天聖令》編”及“附錄”四部分組成。 在“法典編”中本書重新梳理了從唐高祖武德年間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政府修撰法典即“律令格式”的情況,將史料中有關史實儘量搜集起來,按編年予以考辨、排列,力圖最大限度地復原唐朝前期制定、修改法典的實況。這種經考辨後按編年排列唐朝修撰法典史實做法的好處,是在編年過程中,會發現不同史料間的差異;在對它們進行考辨時,又能發現背後隱藏的政治背景。通過這種梳理,不僅考證了修撰年代的異同,補充了以往不知的史實(包括參撰人員、修訂次數、法典卷數等),而且厘清了當時修撰法典的程序、修撰班子的人員結構,分析了有關《新格》《武德格》《貞觀式》《開元新格》等的不同說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還特別指出唐前期的律令格式是一個不斷修訂的過程,每次頒佈所謂定本後,都會陸續有所修改,有時還會有密集修改(如永徽律令格式),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以格改令”的變化。項目完成後,陸續看到了一些過去忽略的資料(例如貞觀議律、顯慶改律、《乾封令》《垂拱常行格》、太極修格、開元五年詔敕、開元留司格、一些參與修定律令者如韋巨源等人的新資料等),以及其他學者的相關論著,這次借出版之機都作了補充,其中改動較大的是貞觀年間修定律令的一篇。 唐代法典中的《令》《式》由於早已佚失,搜輯這些法典佚文就成了史學界和法史學界的重要工作。在國內外持續百年以上的搜輯之後,還能否找到佚文?以往找到或復原的佚文有無錯誤?就成了後來者不斷努力的方向。本書也在這方面有所著力,在對佚文的搜輯和修訂方面提供了一些意見。 在“司法編”中首先利用出土文書對唐代訴訟制度中的一些細節予以探討,比如對“辯”的研究,不僅復原了《辯》的文書格式,還研究了從“辯”到“款”的演變,從而指出了司法用語的時代變化及其對判斷法典時代的作用。又如研究了訴訟文書中《辭》《牒》的格式,並梳理了它們向《狀》的演變過程,認為只有經過這種演變後,《狀》才逐漸成為中國古代後期訴訟文書的主要形式。 本書還充分利用墓誌資料研究了唐代州級司法官員即司法參軍(法曹參軍)的構成、入仕、遷轉、職掌、自我認同、知識背景等,發現唐代朝廷在任命司法參軍時,並不以是否有法律專業背景為前提。但同時,唐代的司法參軍又具備一般法律知識,這與唐代施行“身、言、書、判”的銓選制度密切相關。利用墓誌資料硏究的司法官員還有“大理評事”。這一大理寺最低級的官員不僅負有出使按覆職責、是三司斷獄的成員,而且是唐後期幕府官員的重要“帶職”,在唐代實際司法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唐代君臣奉行的法律思想是用法要“愼獄恤刑”要“寬簡”,但其實在宣揚寬政的思潮下,有著主張嚴刑的實際執法思想。不為人們注意的《應正論》就是提倡嚴刑的一篇珍貴文獻。作者王志愔在這篇文章中為支持自己的嚴刑思想,不惜曲解地提供了釋、道、儒三家經典論據,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點,值得研究唐代法律及其思想的學者重視。 以往對唐代法律實施狀況評價過低。本書認為唐代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法治”,包括百官要依法行事、百姓要依法生活等。同時指出這種“法治”的前提一是皇帝超越于法律之上,二是當時的法是不平等的法,三是當時的法是包括“律令格式”在內的整體的法。 在“《天聖令》編”中指出《天聖令》包含了以往不知的許多重要史料,研究者們從各個角度發掘其中的新資料,但從社會生活史方面予以關注的不多。本書則從《天聖令》中尋找以往所知史料中不曾見到過的有關社會生活史的新資料,並予以考證、分析。本書還對《天聖令》中的《雜令》進行了詳細研究,重點分析了唐代《雜令》與前後代《雜令》的異同,包括位置比較、內容比較,以及與《雜律》乃至《雜格》《雜式》......

  1. 封面
  2. 目录
  3. 内容简介
  4. 扉页
  5. 信息
  6. 前言
  7. 第一編 法典編
  8. 第二編 司法編
  9. 第三編 《天聖令》編
  10. 附錄
  11. 後記
  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