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陷阱:在商学院中学不到的知识_【美】里兹万·维尔克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里兹万·维尔克

内容节选

陷阱9“让员工做自己的事”,还是“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快” 这个建议涉及创业者从个体实干家(程序员、销售员)到管理者,然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再到管理者中的管理者这一自然进程。 这两个建议的相互矛盾,“让员工做自己的工作”,以及相对地,“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快”代表了对直接下属员工的两种极端的管理方式。这两种观点之所以在创业之地反反复复,是因为它揭示了创始人和创业者对管理的不同思考方式。 假设你创建的公司以编写代码为主,并且你自认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作为其他程序员的管理者,你会怎样做?或者,如果你是一位创始人,并向公司的几个初始客户销售了最初的产品,那么其后,你将如何从产品销售向销售人员管理者或区域销售管理者过渡? 在兰迪·科米萨成为风险资本家之前,他是一名“虚拟CEO”,他的专长之一就是指导创业者成为更好的管理者。 兰迪说:“一旦你有了一个团队,最大的挑战是①当团队落实到位,你如何让他们承担责任;②你如何评价他们;③你如何传达期望;④你如何定期向他们传达你的愿景;⑤你如何评估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从本质上讲,这是所有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不管它是不是创业公司。兰迪还指出,大多数人,不仅仅是创业者,作为管理者都很挣扎,特别是在设定期望值,以及让直接下属承担责任方面。另外,我发现创业者大多是经验不足的管理者,他们希望自己的下属员工能够理解自己的期望,当这些期望落空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愤怒或沮丧。 令人走向极端的建议 大多数创始人往往走向极端,要么成为微观管理者,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甩手掌柜。微观管理者事无巨细,不断要求更新状态,而不是放手让员工做自己的工作。而甩手掌柜则是过于粗放,没有充分检查员工的工作,甚至通常不能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发现创业者往往会成为其中之一。为什么?事实证明,每一种管理风格通常都是一种我们对自己的根深蒂固的理念,以及我们对管理工作的态度的结果。 ● 陷阱9-1: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快。在短期内,本建议有其真实的内核,许多创业者都认同这一点:聘用员工接手一项特定的工作,他们会很快成长起来。创业者对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要花很长时间感到沮丧,他们认为自己去做会比让员工去做更快。这样的事,一定发生在创始人的“天生强项”的领域。我承认,在创业公司的早期阶段我也倾向于这样做——我自己编写代码,而不是让员工去做。这里的问题不是创业者不能做得更快——通常会更快——但从长远来看,它最终会导致公司的效率降低,因为创始人不可能是一名全职程序员。 ● 陷阱9-2:让员工做自己的事。这种对立的建议,也有一个真实的内核,它多出现在工程界。我经常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那里听到这句话,它源自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认为“真正的工作”是由工程师和“实干家”完成的,管理者是那些不做实事的人,然后把别人的成就揽在自己身上。[电影《上班一条虫》(Office Space)中对此有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描述:管理者端着一个咖啡杯走来,说着些套话。] 让我们更详细地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看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在创业环境中做一个好管理者的知识。 创业者为何会成为微观管理者 在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几年后,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他曾指示他的工程师们只用4k(千字节)内存创建一个文本编辑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他沮丧地举起双手。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没有人看到他,然后他出现了,创建了一个只使用4k内存的文本编辑器。这不仅向他的工程师们展示了“它是如何完成的”,也证实了他的理念,即他可以比工程师们“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今天依旧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我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就数次做过同样的事,当一个开发人员不能完成一些我觉得只要一点点聪明和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只好亲自动手。 这种情况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是相当沮丧的。但在另一方面,“自己动手”的结果使你成了“英雄”! 但让我们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如果你的老板这么做你会怎么想?一方面,有一个了解自己工作的老板很好,这种类型的老板能帮助你;另一方面,让他翻看你的代码,或是你的老板“让你难堪”会非常令人沮丧。 我并不是说员工都不需要有人教导他们该如何去做,有员工需要。但是,这种做法绝不可以扩大范围——比尔·盖茨在成为微软这家上市公司CEO后,不可能自己编写所有的微软相关程序!如果他尝试这样做,你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那么,除了自己动手,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一切都按“我的方式”做。这就导致创业者需要对流程的每个部分进行微观管理。微观管理者的特点是希望按他自己的方式做事,并对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做出规定。 目前,有许多微观管理者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事情,如史蒂夫·乔布斯,他创造了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电脑。他还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但很多为他工作的人都说,这导致他们迎来了代......

  1. 信息
  2. 绪论 理解建议背后的深意
  3. 第一阶段 历险的召唤:创建公司的陷阱
  4. 陷阱1 建立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
  5. 陷阱2 创业动机就是多赚钱
  6. 陷阱3 你必须率先进入市场
  7. 真相1 从你满怀激情的事做起
  8. 第二阶段 为旅途加油:募集资金的陷阱
  9. 陷阱4 伟大的产品和巨大的市场是最重要的事
  10. 陷阱5 两个人和一项事业要比两个人与一个计划好
  11. 陷阱6 与尽可能多的投资者交流
  12. 陷阱7 取得最高的估值
  13. 真相2 募集尽可能少(尽可能多)的资金
  14. 第三阶段 旅行的同伴:聘用和管理的陷阱
  15. 陷阱8 聘用最有经验的人
  16. 陷阱9 “让员工做自己的事”,还是“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快”
  17. 陷阱10 好的管理带来更快的增长
  18. 真相3 不要误会,拥有2%的期权,并不代表能拿到200万美元
  19. 第四阶段 考验之路:进入市场的陷阱
  20. 陷阱11 专注、专注、专注
  21. 陷阱12 我的产品失败了,是因为我的销售人员很差劲
  22. 陷阱13 如果我们能在营销上投入更多就好了
  23. 陷阱14 快速失败,就快速转身
  24. 真相4 没有所谓的坏宣传
  25. 第五阶段 收获宝藏:退出公司的陷阱
  26. 陷阱15 照此速度,明天创业公司的价值就会翻倍
  27. 陷阱16 他们想收购我们,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很棒
  28. 陷阱17 最佳的变现方式是出售或上市
  29. 真相5 预付现金比股票或盈利收益好
  30. 第六阶段 地狱与归来:创业生死的陷阱
  31. 陷阱18 创业很辛苦
  32. 陷阱19 哇,结束了,太高兴了!我再也不会创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