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_杨光斌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杨光斌

内容节选

四、历史政治学之“求善治”与研究善治的方法论杨光斌.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求变”到“求治”:政治学学科史的视角.中国政治学,2018(1). 历史政治学之价值并不局限于前述的两大知识论功能,其知识论功能本身包含天然的政治实践价值,即研究如何提供治国理政的方案或者理解善治的方法。但是,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政治学研究一直有“求变”代替“求治”的现象 。“变”固然是一种常态,但历史告诉我们,“变”寓于“不变”之中,政治学的研究主题一直围绕政体之“变”而非“不变”之道,即如何治国理政的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政体变了治理自然就好了,这完全不符合比较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从20世纪上半叶到六七十年代,“求变”的主题是通过改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者是催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危机而改变自身;二战后,西方学界在民主理论上成功逆袭,以选举式民主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民主代替了人民主权的古典民主,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政治制度并成为改造其他国家政治的革命性理论,引发所谓的民主化浪潮和很多国家的转型。即便是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兴起的治理理论,鼓吹的也是个人权利、社会权利并以此为基础的去国家化、去政府化方案,因而也是以“治理”之名寻求革命性变革的理论。 “求变”的研究议程自然有相应的研究方式。比如,配合改变资本主义政治的研究范式是阶级分析乃至阶级斗争,配合推广自由主义民主的研究范式是“转型学”和看上去很中性的治理理论。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学的大致走向,中国政治学自然也免不了受世界性思潮的影响。 在全球化进程中,“求变”的理论资源或者思想资源一般是外源性的,即“求变者”期待自己和发达者一样好,这是制度变迁中常见的现象。“变”的结果就是现代性的同一性——大家看上去越来越像了。然而,这些国家的治理水平并未因此得到改善,甚至更加恶化,最甚者招致国家失败,国之不国,比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仍然处于内战中的一些中东国家,更多的国家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与此同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模式更是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冲击。中国一直在变革,但“变”是在“不变”中发生的。 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迁和中国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直在“求变”的政治学应该回归其规定性即“求治”了。在这个节点时刻,中国共产党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引领了时代的话语权。何家丞.论封建制民主:菲律宾的民主模式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1).Daniel C.Bach and Mamadou Gazibo eds.,Neopatrimonialismin Africa and Beyond,New York:Routledge,2012.威亚尔达.拉丁美洲的政治与发展.刘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杨光斌.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019(5). 如果说“求变”的思想资源具有横向性、共识性和外源性的特征,那么“求治”政治学的思想资源必然是纵向性的、历史性的和本源性的。比如,转型后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被称为民主政体,但这个政体名称之下则各有其本源性、实质性的内涵,菲律宾等很多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封建制民主”——选举式民主寓于不变的旧土地制度之中 ;作为“封建制民主”的变种,有的叫“新世袭主义民主” ,有的叫“考迪罗式民主” 。即使在发达国家诸如日本、韩国,选举式民主也难改变其固有的派系政治。而在中国,尽管历经一个世纪的革命性变迁,但难以改变的是中华文明基因,而且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事实上传承着中华文明基因 。 “求治”政治学的本源性资源特性决定了,“求治”政治学研究远比“求变”政治学研究复杂,研究的挑战性更大。这是因为,“求变”以因简单化才能招致变迁,比如个人权利假设就可以号召人们去改变,去寻求“历史的终结”,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求治”政治学必然是各国差异性的个案化的历史文明研究,必须寻求差异化治理方案,意味着不存在“一刀切”的治理方案,这让跨国研究者望而却步。历史的教训是,按照主流理论去治国理政的拉美国家、非洲国家,有几个成功的?相反,历史上的俾斯麦时期的德国、二战后的“东亚奇迹”以及当下的中国,都没有亦步亦趋照搬主流理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求变”的政治学发达而“求治”的政治学贫困,也能理解异域学者为什么更多地喜欢研究对象国的对外关系而非内政。王绍光.中国·政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罗斯巴德.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经济思想史:第1卷.张凤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9.同[7]31-32. 他国学者不敢涉足的领域正是本土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国家......

  1. 信息
  2. 总 序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3. 序 言
  4. 绪论 巨变时代的政治学研究议程
  5. 一、 社会科学的一般状况:需要一场范式革命
  6. 二、 比较政治学的新议程:从制度比较到治理能力比较
  7. 三、 国际问题研究的新议程:从国际关系学到世界政治学
  8. 四、 比较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的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
  9. 五、 结语
  10. 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求变”到“求治”
  11. 一、 中西政治思想史:“恒常”与“多变”
  12. 二、 兼具“建制派”与“革命派”二重性的西方政治学:从论述自己的政体合理性到改变他国的政体合法性
  13. 三、 “世界时间”中的中国政治学:百年之变的得与失
  14. 四、 找回“致治”传统:以国家治理研究为核心的中国政治学
  15. 五、 余论:研究真实的“社会”,建构可用的治理理论
  16. 第二章 什么是历史政治学
  17. 一、 政治学范式的困境
  18. 二、 政治学的传统:以各自历史传统为方法
  19. 三、 历史与政治社会理论
  20. 四、 历史本体论:历史政治学的关键词
  21. 五、 认识论维度上的历史政治学
  22. 六、 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
  23. 七、 作为政治学知识增长点的历史政治学
  24. 八、 历史政治学的几个问题
  25. 九、 结语
  26. 第三章 历史政治学的知识主体性及其功能
  27. 一、 历史研究的知识主体性:不同的历史与不同的知识
  28. 二、 历史政治学与政治学的知识来源问题
  29. 三、 历史政治学与避免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
  30. 四、 历史政治学之“求善治”与研究善治的方法论
  31. 五、 历史政治学与历史观
  32. 第四章 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辨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3. 一、 韦伯历史叙事的真相:“西方的兴起”
  34. 二、 “回到事情本身”的历史政治学:欧洲史-全球史-宗教史下的资本主义精神
  35. 三、 韦伯为什么要“改写历史”: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者的韦伯
  36. 四、 结语:重新认识韦伯,重新定位《新教伦理》
  37. 第五章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
  38. 一、 历史政治学的路径
  39. 二、 作为中华文明基体延续的当代中国政治
  40. 三、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政治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41. 四、 历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相互意义
  42. 第六章 历史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现实主义为例
  43. 一、 国内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简述
  44. 二、 现实主义理论:“理论发明”的产物
  45. 三、 找回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本体论:帝国主义
  46. 四、 帝国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面镜像
  47. 五、 帝国主义的“国家性”问题
  48. 六、 结构现实主义的“强理论”建构:一项失败的理论工程
  49. 七、 历史政治学的几点理论发现
  50. 第七章 历史政治学与世界政治研究
  51. 一、 世界政治学的学科内涵
  52. 二、 世界政治的研究单元:政治思潮
  53. 三、 世界政治的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
  54. 四、 结语
  55. 第八章 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
  56. 一、 在文明互鉴中成长的政治学:建构民主话语体系
  57. 二、 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政治学:回答“中国性”命题
  58. 三、 “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
  59.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