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培训简明教程(第7版)_黄鸣鹤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黄鸣鹤

内容节选

第五节调解协议的签订 一、不要让已经到手的鱼跳回到水里去 调解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刺激性之一,就是突然的成功和突然的失败,随时可能不期而至。很可能的是,你觉得已经失败的调解,突然当事人打电话过来,说经过思考,愿意接受对方的条件,或你认为十拿九稳,一觉醒来,接到的信息是当事人突然又反悔了。总之,一切皆有可能,只是当事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摇摆而已。 许多种可能都会毁灭来之不易的调解成果。比如: 当事人M:昨天回去后我电话咨询了一下我的律师,他认为我吃的亏太大了,建议我不要签署这份调解协议,不如交由法院判决。我准备接受他的建议。 当事人P:李法官,我昨天认真地想了一下,接受这个调解方案太亏了,合伙人会有意见的,如果对方能再加个两万元的话,我对合伙人那边也好有个交代。 调解原本就是一项谈判的艺术,双方在调解过程中博弈,如同打牌,不断地试探对方的底牌,而尽可能不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底牌。调解协议促成的过程,也是当事人双方决定形成的过程。 但也正因调解结果是当事人谈判与博弈的结果,所以在当事人中可能存在“悔棋”的心态。比如: 当事人T:唉,没想到他这么容易就答应我所要的数额,看来是他比我更着急于解决纠纷,早知道就应该将价码定高一些。 当事人Q:唉,原来以为对方资金链短缺,搞不好企业要垮,本金能要回来就不错了,所以同意将利息和违约金都免除了,没想到调解协议刚签,对方银行贷款就发放下来了,海外订单也来了,早知道就让法院判决,违约金和利息都是一笔不少的钱。 也有保证人反悔的: 保证人S:昨天老赵让我为他公司的一笔原材料欠款诉讼提供调解担保,说是下个星期一笔订单付款马上就到账了。我在想都几十年的朋友了,谁还没个难处,相互帮衬也是应该的。但仔细一想,现在企业经营都不景气,老赵的企业要是黄了,我岂不是成了垫背的?今天早上法院通知我去签收调解书,但今早眼皮老跳。不行,这调解书无论如何都不能签收。 法院许多调解经验丰富的老法官都有过这种体验:当事人回家过一个晚上,由于外部的建议或内心的变化,反悔了。 最初,法律规定法院调解书在各方当事人签收之后发生效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法律文书要经过打印、内部审核把关、盖院印等流程,调解协议转换成法院正式的调解书,需要过程。当年笔者当书记员时,法官在调解成功后,由于担心当事人反悔,就要求当事人在法庭闲坐等候调解书的签收,而书记员则带着调解笔录四处找打字员(当时法院电脑并不普及,法院有文字处理室,专职打字员使用四通打字机进行文字处理)、找领导签发、盖院印,一路狂奔,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搞定。在这过程中,调解法官坐在办公室中陪当事人泡茶闲聊,心情比笔者还紧张却不能形之于色,直到调解书出炉,双方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才一块石头落地。 现代科技为调解提供了便利,普及的电脑及打印机可以迅速打印出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法院审判方式改革使得调解结案不用文书内部层层签批,电子远程签章系统使得派出法庭出具的法律文书加盖院印变得快捷。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 需特别提醒的是:最好在调解协议中加入生效条款,具体表述如“本调解协议系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经法院(或调解员)审核未发现存在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内容,当事人或经特别授权的委托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用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担保人反悔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20号)第9条第1款规定:“调解协议约定一方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在调解过程中,案外人的保证条款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一是在调解协议的条款中明确规定保证人义务并由保证人签名,标注日期。比如,“案外人甲自愿为被执行人乙的债务履行提供担保,并明确担保类型为连带责任担保。”二是在调解协议空白处注明:“案外人甲自愿为乙的债务履行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三是案外人提供担保函。三种担保方式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如果案外人或被执行人提供的是物保,如抵押,则可以表述为:“案外人甲自愿提供自己名下的汽车一辆(车牌号为×××××)作为乙债务履行的抵押担保”或“案外人甲自愿将其名下位于某地的房产作为乙债务履行的抵押担保”。 提示: 1.按法律规定,调解协议经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后生效。从形式要件上,盖章、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在实践中,建议采用让当事人签名......

  1. 信息
  2. 存大视野 做小事情
  3. 第一章 为什么选择调解
  4. 第一节 什么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5. 第二节 调解的优势
  6. 第三节 秋菊该不该打官司
  7.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调解观
  8. 第二章 调解概论
  9. 第一节 调解的基本原则
  10. 第二节 调解的保密性
  11. 第三节 调解的依据
  12. 第四节 调解与新科技:在线调解
  13. 第三章 调解的一般流程
  14. 第一节 争议确定阶段
  15. 第二节 公共会谈与个别面谈
  16. 第三节 如何打破僵局
  17. 第四节 调解协议如何起草
  18. 第五节 调解协议的签订
  19. 第六节 司法确认程序
  20. 第四章 调解的艺术
  21. 第一节 调解的场所
  22. 第二节 角色定位、合作与说服的艺术
  23. 第三节 如何驾驭调解
  24. 第四节 调解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25. 第五章 调解员能力建设与职业伦理
  26. 第一节 调解员的能力建设
  27. 第二节 中立与公正
  28. 第三节 调解员的保密义务
  29. 第六章 域外调解制度之介绍
  30. 第一节 当事人为何选择调解
  31. 第二节 如何推动调解
  32. 第七章 个案分析:调解何以成功
  33. 第一节 “厦门中秋博饼第一案”的调解思路解析
  34.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解决平台的设计
  35. 第三节 一起医疗纠纷的成功调解
  36. 调解不仅仅是简单的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