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思维养成50讲:像法律人一样思考_李涛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涛
内容节选
第24讲证明: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新的一章“官司没证据,神仙也难助”。这一章,我将集中介绍法律思维中重量级成员:证据思维。证据思维的出场似乎很隆重,这不奇怪,因为证据思维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前一章中,我们了解法律思维实践的技巧。但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还得出实招,证据思维就是法律思维世界里最大的“实招”。 01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日常生活里有许多关于证据的俗语,例如“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等,都可以反映出证据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即便你已经掌握了法律思维的实践套路,但要让法律走出“纸面”落地,离开证据就无从谈起,寸步难行。这一章取名“官司没证据,神仙也难助”,其意就在突出证据思维的重要性。 人们心中的案件事实,一般是指真正的、已经发生过的案件真实情况,法律界称之为客观事实。但是,案件事实一发生就成为历史,客观事实难以再现。因此要想向法官呈现案件事实,就必须依靠证据来证明,法律界把能够用证据证明的事实,称为法律事实。很显然,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之间,往往是难以画等号的。 “辛普森杀妻案”其实就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不符的典型例子。按照警察找到的证据,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辛普森就是杀人凶手,客观事实很大概率就是如此。但是,在运用证据证明客观事实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具体来讲是取证程序出现了问题,警察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罪依据,导致无法运用证据证明辛普森杀妻这一法律事实,最终辛普森被判无罪释放。 02 证据和证据思维 什么叫作证据?法律给出的回答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那这里的“材料”又指的是什么呢?我国法律列出了“材料”的8种形式,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那么,什么是证据思维呢?通俗地讲,证据思维,就是从案件事实及主张出发,寻找和使用证据材料的思维方法。简言之,就是善于围绕事实和主张找证据、用证据。为了更好地理解证据和证据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拼图游戏进行说明。 大家都玩过拼图游戏,规则是要用一块块形态各异、无规律的、零散的拼板,最终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法律事实或主张就好比拼图要完成的图案,不同形状的拼板就好比不同的证据形式,而证据思维就是完成拼图游戏的方法和技巧。用不同形态的拼板拼出最终图案的过程,就是运用证据思维证明法律事实或主张的过程。也就是说,需要通过证据去证明事实,证据拼成什么样,法律事实就是什么样。从某种程度上讲,证据思维能力,决定了运用证据的能力。 我们在《律政先锋》《精英律师》等法律题材的电视剧中经常看到,让剧情出现重大反转的桥段,常常是主人公穷尽各种方法和手段,找到或者取得一份关键的证据,在法庭上冷静抛出,一击即中,最终力挽狂澜,实现逆转。这些影视桥段所展现的,就是法律人巧妙运用证据思维的高超艺术。 03 用证据呈现事实真相 你也许要问,法律的目标应当是寻找到客观事实真相,怎么能仅仅满足于证明法律事实就草草了事呢? 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法律事实能够与客观事实画等号,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案情也不会重现,你不可能带着法官坐上时空穿梭机到达案发现场,让法官目睹案发的经过,因此,我们只能按照证据和证据规则的规定,通过证据证明向法官呈现案件事实,尽可能地让法律事实无限接近客观事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司法实践中,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几乎不可能实现百分百吻合。事实上,在许多案件中,处于弱势的当事人一方明明是占着理,却常常是有理说不出,而问题往往就出在不具备证据思维、不会使用证据上。下面来看一则案例: 刘某是某物流公司大货车司机,入职两个多月来尽心尽力,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一天早晨上班时间,邓某在公司办公室内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急救。经医院诊断为突发脑溢血,于次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 刘某的家属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料理后事,物流公司却以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认与刘某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借口刘某本人有高血压疾病,拒绝承认工伤,仅答应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赔偿。刘某的家属悲痛万分,却无计可施,不知从何下手,一时陷入维权困境。 类似这样的弱势群体辛酸维权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屡屡上演。由于弱势群体不善于运用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常常因为经济原因请不起律师,导致在维权路上举步维艰。选择这类案件讲解证据思维,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04 证据思维的操作 下面,我们就结合上述案件,做一次运用证据思维维权的实践演练: 首先,从案件事实及主张出发找证据。 第一,明确本案的维权主张。刘某的死亡属于工伤,物流公司应给予赔偿。 第二,明确需要证明的事实。刘某与物流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刘某是在上班期间突发疾病......
- 信息
- 自序 学会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 第一编 赋能:提升法律思维力
- 第一章 超脱日常思维的法律思维
- 第1讲 相识:面对纠纷多用些法律思维
- 第2讲 异同:有个性的法律思维
- 第3讲 习惯:法律人思考的方式
- 第4讲 标准:法律人解决问题的态度
- 第5讲 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真正含义
- 第6讲 选择:人们为什么喜欢挑战规则
- 第二章 用权利的语言解读生活
- 第7讲 区分:生活中的“权利”语言
- 第8讲 困惑:权利的语言为什么难懂
- 第9讲 主张:为了权利而斗争
- 第10讲 博弈:权利与权力的恩怨
- 第11讲 保护: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 第12讲 边界:权利不得滥用
- 第三章 程序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 第13讲 权衡:程序与结果谁更重要
- 第14讲 取舍:不能牺牲程序换结果
- 第15讲 反思:大众思维为何质疑程序
- 第16讲 价值:没有程序就不会有正义
- 第17讲 预期:程序带来的安全感
- 第二编 模式:运用法律思维的实践
- 第四章 法律思维的实践技巧
- 第18讲 启动:法律思维从学会提问开始
- 第19讲 定位:按下法律关系“识别键”
- 第20讲 表达:当好案件事实的“搬运工”
- 第21讲 争点:一眼看穿案件争议的焦点
- 第22讲 比较:法律世界里如何“比大小”
- 第23讲 发散:好玩的法律逆向思维
- 第五章 官司没证据,神仙也难助
- 第24讲 证明: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 第25讲 质量:我要证据,能上法庭的证据
- 第26讲 数量:有多少证据才算够
- 第27讲 规则:证据最怕寂寞与孤独
- 第28讲 主导:让证据思维成为庭审“主播”
- 第29讲 例外:没有证据也有办法逆袭
- 第六章 法律思维眼中的最佳方案
- 第30讲 双赢:通往最佳解决方案的路径
- 第31讲 导向:超级务实的法律思维
- 第32讲 成本:法律人如何算好经济账
- 第33讲 变换:最佳方案也许就在拐角处
- 第34讲 美化:案件事实的“颜值”很重要
- 第35讲 情境:巧妙设计解决纠纷“背景图”
- 第三编 预防:法律思维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你见或不见,风险都在那里
- 第36讲 察觉:看不见的法律风险
- 第37讲 寻找:跟着感觉找风险
- 第38讲 评估:风险面前算大账不算小账
- 第39讲 角度:风险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 第40讲 类别:法律风险的不同种类
- 第八章 风险不让老实人吃亏
- 第41讲 立场:不做法律风险的制造者
- 第42讲 分辨:人情世故背后的法律风险
- 第43讲 设计:守好制度预防的关口
- 第44讲 距离:离风险只有一步之遥
- 第45讲 场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第九章 法律思维助你化险为夷
- 第46讲 割舍:掐灭法律风险导火索
- 第47讲 过滤:编织法律风险过滤网
- 第48讲 转移:摆脱法律风险的阴霾
- 第49讲 合力:系统化解风险的方案
- 第50讲 出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 结语 言有尽而意无穷
- 附录 25种法律思维检索表
- 后记 将普法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