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治到法治:大学发展的秩序逻辑: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_马焕灵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马焕灵

内容节选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规模的拓展。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在校生340万人,处于国际公认的精英教育阶段。1999年开始扩招,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在校生1700万人,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2年,毛入学率达到30%,在校生人数达到32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伴随着规模的拓展,中国大学办学条件的改善也成为发展的一个亮点。以往中国的大学,给人的印象就是院子小,房舍旧,条件差。而今天中国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宽敞而崭新的,许多大学的规划设计、建设、装备都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在硬件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大学的内涵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整体的,而一些学校的提升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在2016年3月22日英国 QS 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有88所大学的学科进入全球前400强,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英国则排名第三。 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的确是令人鼓舞的。当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而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更好地发展是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曾认真拜读过伯顿·克拉克先生和潘懋元先生以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的著作,给我以深刻的教育与启发。于是,我不揣冒昧,也想与我的同事一起,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进行一次多学科的研究。当然,在这里,我不仅与先生们的起点不同,而且目的也不同。他们是着眼于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而我则在做一项“工作研究”。当然,如果能为理论研究提供“质料”也是让我格外欣慰的。于是,我在学科视角的选择上也与他们不同。我着眼于大学发展的“实践性”,可能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我确定了七个学科研究视角: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反复叮嘱我的同事,要站在各自学科的立场上,着眼于变化寻求发展的动因,用科学的理论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当然,我的同事绝非等闲之辈:孙绵涛、林群、贾玉明、王大超、朴雪涛、周润智、康翠萍、张君、马焕灵等,他们的学术造诣想必同行都是了解的,在这里我不必自夸,想必他们会有真知灼见呈现给大家的。郝德永教授对这部丛书的出版也格外关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我还想说为什么选择“沈师”作为研究个案。大家知道,我们的学术研究脱离实际是一个通病,我也担心自己的研究也会掉进这个“坑里”。于是,我要寻找一个现实的“靶子”。“沈师”可以成为这个“靶子”。因为我和我的同事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学校,不仅了解情况,且说深说浅,大家都能“谅解”。“沈师”这些年来的发展也有让人称道的地方。比如:在学校资产经营方面,运用级差地租原理,以异地资产置换方式建设新校园,那是2000年的事情,曾一度被政府和媒体称为“沈师模式”。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了现场会推广经验,从而揭开了辽宁高校换建新校园的序幕。在大学制度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理顺了党委、行政、学术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具有学术事务决策权的学术委员会;整合学科资源,试行了学部制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试行了机关大部制改革等。在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在辽宁省高校中率先确立了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学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支柱性专业与学科省内一流,标志性学科与专业全国一流”的发展愿景,都是符合国家要求,也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内涵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学校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有很多方面应该很好地总结和梳理。但愿这个总结能给人以启发,不仅让我们避免再走过去的弯路,而且未来能发展得更好。 我期望这个说明能够帮助您走进各位专家的书中。他们研究思路是这样的: 《从计划到市场:现代大学发展与法人资产经营》(林群、王大超等)该书以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为背景,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给大学发展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资产经营问题是大学管理者或者是整个大学,更是大学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不会经营,不懂经营,大学的发展独处难行。该书从经济学的学科视角,对大学资源配置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并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资产配置的方式的变化给大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沈阳师范大学资产经营的理念与实践为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国别比较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大学法人资产经营的典型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资产经营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宏观态势下进行了展望,并针对大学资产经营范畴中的关键议题,提出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言。 《从人本到人性:大学发展的队伍建设研究》(孙绵涛等)该书从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校领导班子等三个层面对大学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综合......

  1. 目录
  2. 前言
  3. 上篇 秩序追求:大学与治理的逻辑关系
  4. 中篇 走向法治:沈师治理的成就与经验
  5. 下篇 实现善治:大学法治秩序的反思与展望
  6. 结束语 走向自觉:大学法治合理制度场的构建
  7. 后记
  8. 作者简介
  9.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