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慈善法制研究:困境与反思_吕鑫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吕鑫

内容节选

序章 一引言:我国慈善法制的三重困境 当我们去回顾人类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乃至其不同时期的道德准则之时,我们可以发现任何道德准则对人类内心的自私、贪婪和利己的谴责都具有一种无一例外的普遍性。与之相对的是,任何道德准则对于人类本身的仁慈、无私和利他精神的赞誉也具有一种超越一切差异的共同性。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去思考人类的这些深受赞美之道德准则在客观上的具体表现时,其最终指向的往往正是我们所称之为“慈善”(Charity)的社会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说,慈善事业[1]的繁荣往往成为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考量标准。而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慈善事业在进入21 世纪之后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其救灾活动中,人们面对着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时,能够做到精诚团结,并纷纷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而慈善的理念也在奉献中渐入人心。可以说,近年来慈善活动的开展已经使得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但当人们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欣喜之余,其所面临的重重问题也亟待我们进行反思,甚至仅仅从表面来看,我国慈善事业已可谓乱象丛生,细致分析这些问题,其可以概括为我国慈善法制的“三重困境”,而这些困境也成为推动《慈善法》制定的重要历史背景。 (一)第一重困境:公民慈善的合法性困境 在《慈善法》制定之前,我国的慈善立法采取了分散立法的模式,[2]其中最为主要的慈善立法是1999年制定的《公益事业捐赠法》(Public Welfare Donation Law),该法主要调整针对“公益事业”(Public Welfare)而开展的“捐赠”(Donation)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但对于何为“公益事业”,《公益事业捐赠法》采取了列举式的界定,即通过列举具体的公益目的(Public Purpose)予以界定,具体来说: 第三条 本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 (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如若对以上界定予以分析可以发现,在规范层面上,《公益事业捐赠法》所列举和调整的公益目的与(日常语义上的)慈善目的[3]存在重叠;而在实践层面上,重叠的慈善活动也的确被纳入该法调整的范围之中,典型的如救济贫困、促进教育等目的之活动,事实上,公民等主体作为捐赠者意图开展上述目的之慈善活动也通常被认为必须遵守《公益事业捐赠法》。 但问题在于,《公益事业捐赠法》对受赠者(Donatee)尤其是募捐者(Solicitator)的范围做了限定。根据该法第2条之规定,“公益捐赠”被限定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的活动,换言之,如若缺乏上述法人资格则无法接受捐赠。而在实践中,如此之规定的确限制了公民等缺乏相应法人资格之主体开展慈善活动,但网络又为公民开展募捐提供了便利,进而引发了公民慈善的合法性困境,如在汶川地震中即出现了公民开展的募捐活动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而被政府叫停之案例。 案例一 2008年5月,我国发生汶川大地震后,民间组织“牛博网”由于私自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其相关的账号被查封,组织者接到的公安部门查封之理由是由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借募捐“诈骗”的活动,因而对私自慈善募捐的账号予以查封,而此后“牛博网”账号虽然被解冻,但被禁止开展募捐活动。“牛博网”不久也停止运行。[4] 当然,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2条之规定,公民可以通过成立“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而开展募捐,而2004年制定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又增加了“公募基金会”[5] 可予以成立并开展慈善募捐的规定。但实际上公民成立公益(慈善)组织存在各种困难,2010年的“壹基金事件”就深刻地反映出这一困境。 案例二 2007年,“壹基金”以挂靠的形式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下的慈善计划和专案。但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无法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发展署、克林顿基金会等开展合作,陷入了尴尬境地。而挂靠也使得开展公益活动需要繁杂的主管单位审批,由于过程异常烦琐,“曾历时半年才最终通过”。 2010年,“壹基金”希望获得独立的身份,以方便开展活动。但申请遭遇不顺。与此同时,民政部相关官员表示,对于可以公开募集捐赠的基金会,国家从政策上并不鼓励。并表示,公募是向社会募捐,基金会数量太多的话,可能会造成公众对慈善捐助的反感,而“991家(指现有的公募基金),这个数量已经够多的了”[6]。 虽然,“壹基金”在2011年年初最终获准成立了公募基金会,困扰其的法人资格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壹基金”作为当时已经国内知名、获得各界大力支持的慈善机构,其在申请过程中都面临如此曲折和艰难的境遇,这足以说明在《......

  1. 目录
  2. 参考文献
  3. 序章
  4. 第一编 概念与历史
  5. 第二编 价值与原则
  6. 第三编 困境与对策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