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构_孟兆平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孟兆平

内容节选

第一章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体系重构的逻辑基础参见〔美〕大卫·强生等:《全球电脑通讯网络法令的兴起》,载〔美〕布莱恩·卡衡等编:《数位法律:网际网路的管辖与立法、规范与保护》,巫宗融译,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齐爱民:《电子商务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人们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无法摆脱物理空间的限制,所从事的各类行为均受到地理疆界的束缚。当社会问题和冲突产生之时,规制手段的运作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地理疆界基础之上。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其疆界渐渐成形,造就了一个独特的网络空间。 人们通常认为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倒影,但是事实并不尽然如此,网络空间是一个社会概念,侧重的是网络中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网络空间就是用二进制数字方式去代码(表达和构成)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又具有实在性的数字化的社会空间。 对于网络空间是否能够规制的问题,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激进主义者曾提出“自治主义”来回应。但是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既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网络空间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制手段规范人们实施各种行为,这其中当然包括互联网环境中的作品创作、传播和使用行为。《版权产业创造了多少真金白银?》,载http://ip.people.com.cn/GB/11924615.html,2016年3月1日最后访问。李旭:《网络版权实现机制研究报告》,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中心2007年度资助项目,未刊稿。 作品流通的完整链条,体现了作品从创作到传播再到使用的全过程,而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作品的流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环境。在这个新技术环境中,著作权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就机遇而言,著作权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出口行业,以美国为例,2007年美国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9%,而同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值只有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品的数字化形式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主流。以数字音乐为例,2003年,全球手机铃声下载业务的市场销售收入高达25亿美元,同期美国市场该业务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美元;2004年,欧美的合法下载音乐数量上升到2亿多首,收入达3亿多美元,是2003年的6倍;2004年,中国唱片市场规模为16.5亿元,而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为24.9亿元。 同上。 在著作权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因互联网技术发展而造就的互联网环境亦成为盗版的温床。互联网环境中作品以0和1的数字化形态存在,所有数字化作品都可以以数据流的方式快速地在全球互联网中传播。权利人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于作品的控制力弱化使得权利人无法有效控制作品的传播和使用行为。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统计,互联网上侵权音像制品的传播给全世界相关行业造成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 互联网环境中除盗版问题外,新的创作模式和传播模式亦使得网络空间内无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况屡见不鲜,在适合互联网环境特征的许可模式出现以前,互联网上作品的无授权使用似已成为常态。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就构建互联网环境中作品流通的合理秩序有着不同的诉求,而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在如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重构著作权保护体系,新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必须符合互联网的技术特点所决定作品流通的特质性。 一、作为逻辑起点的互联网架构 互联网对新技术环境中著作权社会问题和冲突规制所造成的深刻影响,是来自互联网架构的技术特征。如前所述,互联网是指运用一定的通信技术以及标准化的网络协议,将全球原本互相独立的计算机网络互连而形成的“网络的网络”,人们必须以遵循标准化的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为基础才能实现信息通过互联网在不同客户端之间的传输。互联网的前身是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资助设立的研究型项目阿帕网,当时阿帕网的主要功能在于将军方、军方供应商和从事国防技术研究的大学实验室的电脑以及电脑网络连接起来。随着阿帕网的不断发展,1983年阿帕网转而采用TCP/IP协议作为维持网络通信的基础网络协议,由此互联网正式诞生。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应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流模式,其已经成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以TCP/IP协议为基础所建立的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的原因在于: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The Internet's Coming of Age 34(Nat'l Acad.Press,2001). 功能性与低成本两个因素的结合。所谓的功能性是指互联网独特的设计原则和特征使得设施和服务方面的互联互通、创新更为......

  1. 信息
  2. 缩略语表
  3. 引言
  4. 导论
  5.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体系重构的逻辑基础
  6.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人经济权利重构研究
  7. 第三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的认定与限制制度研究
  8.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许可机制的演变之路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