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六十年_【日】内田繁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日】内田繁
内容节选
DECOMAS委员会与CI的普及 2010年春天,中西元男和我以及桑泽设计研究所的所长一起,成立了一个叫作STRAMD的新教育课程。就像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以设计为核心的d.school,东京大学以设计思维为主题开设的i-school一样,这类新商业学校也是日本希望21世纪成为文化大国,依照从工业到行政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设计新经营策略的愿望而诞生的。当时的所有学生都是在工作岗位上活跃的成人。无论经营者还是企业,都希望从设计的价值或视角出发,将设计与事业相连。在这个时代,这种愿望已经成了一个普遍性的存在。 设计与商务,将这两个看上去似近却远的领域连接在一起的,最有功劳的就是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形象设计)的普及。谈及日本的CI发展,离不开PAOS和它的创办者中西元男。中西继承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成功被美国认可的CI的本质上的价值与意义,并历尽种种艰辛,终于以符合日本的方式固定了下来。他的业绩,包括马自达、大荣、KDD、松屋、PIA、Benesse、普利司通、东丽、INAX、象印、NTT、日本生命,以及神奈川县地方施政及地方灾后重建策略等,数也数不清,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日本有代表性的企业和组织。 中西元男既是日本在CI方面的先锋,同时也将设计与商务、企业与美、生活者与商品连接在一起的作业流程在社会上通过实践而向人们展示。“不要用海报堆积起这个企业,而要在企业经营的一环中设计海报”,这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应考虑如何去表现设计,而应该考虑为了什么而设计”,这种现代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设计思想,最初开始思考的就是中西。中西经营的PAOS这家公司,名称是Progressive Artists Open System的缩写,它的口号是“Think Creative”。在总是以数字说话的商务中,如何认识看不见的价值这个难题,从这家公司的名称中可以感觉到知难而上的积极态度。公司成立于1968年,中西那时还是早稻田的硕士生,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为TDK设计手册。20世纪70年初期即使是当时的专家,对CI这个词了解的人也甚少,更无法找到可以评估CI价值的即成方法,顶多就是改改Logo(标志),也就是将CI当作最早的VI(Visual Identity,企业视觉设计)的人不在少数,更没有提供相关教育的课程,于是中西成立了DECOMA委员会。DECOMA是Design Coordination as A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就是作为经营策略的整体设计的意思,并将委员会的成果编辑成了书籍出版。在书中阐释了CI的价值和结构,首次将美国CI的成果介绍给了日本,这本书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那之后过了20多年,又在1993年出版了一本题为《New DECOMAS─CI设计意识企业的创造》(New DECOMAS — デザインコンシャス企業の創造,PAOS BOOKS)的书,正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这是一本可以称为“CI实务教科书”的书籍。此时DECOMAS的意图已经转变为Design Conscious Management System,这可以说是思考的主体有了改变,也可以看成是向着注重软件的方向发展。从Design Coordination到Design Conscious的这20年的改变,基本上也就是一部日本的CI发展史。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的社会及消费动向都有了较大变化。在60年代,购物本身就能够带来愉悦,社会是只要制作就能销售的工业主导型的市场扩大机制,那个时代即使看不见企业长什么样,只要人们需要商品就能销售出去。到了70年代后期,大部分的生活相关用品都已经普及,再加上石油危机和尼克松事件带给人们的震惊,在规格和质量方面追求差异化的争夺市场的竞争变得一般化,是开始出现需求主导型市场的时期。企业再也无法无视终端客户,紧接着流通行业变成了主导,企业态度的可视化及与消费者的沟通开始变得重要。西武百货店、大荣、松屋等商店都开始采用了CI。 本来因为商品本身附带的期待或形象方面,企业已然形成了差异化,但逐渐地这些差异化也变成了同质化。80年代,人们开始根据设计带来的附加值,以及由企业形象带来的对品牌的信赖来选购商品。加上泡沫经济的景气大好,众多的制造商及当时刚刚民营化的NTT(日本电报电话公司)、JR(日本铁路公司)、JT(日本烟草公司)等原国有企业也开始采用CI,在宣传自身企业的商业性的同时也开始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优良形象。 回顾CI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70年代前半期,是VI的时代,70年代后半期是重审企业理念的时代;80年代前半期是意识改革与企业体制改善的时代,80年代后半期是规划事业领域的时代。CI逐渐地变成了不是看上去的形象这样的表面问题,而是关乎企业经营态度和体制的问题......
- 信息
- 致谢
- 越过震后堆积如山的瓦砾
- 1 战后设计之启程——20世纪50年代
- 在被占领的废墟下
- 进驻军的设计
- 设计运动之黎明期
- 平面设计的集团化
- 设计的社会性发展
- 战后的制造业与设计
- 2 对工业化社会的质疑——20世纪60年代
- 高速成长的余波
- 战后时代早已结束
- 世界设计大会
- 东京奥运会
- “PERSONA小组展”——年轻人刮起的旋风
- “空间到环境展”
- 室内设计的独立
- 典范的转换
- 地下话剧与海报
- 日宣美解散
- 3 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20世纪70年代
- 战后终结
- 1970年大阪世博会
- 企业策略与艺术总监
- 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室内设计
- 消失的混沌
- 70年代的服装设计动向——高田贤三与三宅一生
- DECOMAS委员会与CI的普及
- 走向生活方式与个性化的工业
- 4 设计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
- 泡沫景气与泡沫时代
- 错综复杂的平面设计
- 不断挑战的室内设计
- 推动文化的家具设计
- 走向世界的服装设计
- 被创作的流通与工业
- 5 在环境时代生存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0年代
- 后泡沫期社会的设计
- 看向日常的眼光
- 三宅一生的周边产品
- 不断扩大的平面设计师的领域
- 地方主义与全球主义之间
- 环境时代的新工业
- 后泡沫期的城市与设计
- 战后设计贯穿了什么
- 终章 以人为本的设计
- 何谓设计
- 21世纪设计的应有姿态
- 结束语 从“无常观”到“无常美观”
- “美”是一种哲学
- 何谓“侘”之样式
- 附录
- 图片说明
- 中译人名索引
- 参考文献
- 日本年号与公历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