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年谱_傅璇琮 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傅璇琮 撰

内容节选

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三十一岁 李德裕约于本年应张弘靖之辟,为河东节度使掌书记。 《旧传》:“(元和)十一年,张弘靖罢相,镇太原,辟为掌书记。由大理评事得殿中侍御史。”《新传》:“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按李吉甫于元和九年十月卒,德裕丁父忧,当于十一年冬终制。其应张弘靖之辟为河东军掌书记,当在十一年冬之后。按德裕《掌书记厅壁记》云:“丙申岁,丞相高平公始自枢衡以膺谋帅,以右拾遗杜君为主记。明主惜其忠规,复拜旧职,寻参内庭视草之列。次用殿中侍御史崔君。德裕获接崔君之后”(别集卷七)丙申即元和十一年,张弘靖为河东节度使后,先后用杜(元颖)、崔(公信)为掌书记,后杜入朝,崔为观察判官,书记一职乃由德裕接任,其时当在十二年。德裕《祭唐叔文》(别集卷七)作于元和十年六月,乃代张弘靖作,则是年六月以前已在河东幕中。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一)《唐武侯碑阳记》跋云:“唐诸方镇以辟士相高,故当时布衣韦带之士,或行著乡闾,或名闻场屋者,莫不为方镇所取,至登朝廷、位将相,为时伟人者,亦皆出诸侯之幕。”又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唐藩镇幕府》:“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置为重。” 唐人小说载李德裕初至太原不久,曾有相者推算其禄命,荒诞不足信。 唐李濬《摭异记》:“太尉卫国公为并州从事,到职未旬月,忽有王山人者诣门请谒,公命与坐,乃曰:‘某善按冥也。’公初未之奇,因请正寝,备几案、纸笔、香水而已。因令垂帘静伺之,生与公偕坐于西庑下。顷之,王生曰:‘可验矣。’纸上书八字甚大,且有楷注,曰‘位极人臣,寿六十四’。王生遽请归,竟不知所去。及会昌朝三策一品,薨于海南,果符王生所按之年。”按此荒诞迷信,不足为据。且德裕卒时年六十三,此云六十四,即得之传闻之讹,于此也可证其谬误。 三月,太常定李吉甫谥为“敬宪”,度支郎中张仲方非之,且以为近数年用兵,即由吉甫开其端。宪宗怒,贬张仲方为遂州司马,仍定吉甫谥为“忠懿”。 《旧·李吉甫传》:“有司谥曰敬宪,及会议,度支郎中张仲方驳之,以为太优。宪宗怒,贬仲方,赐吉甫谥曰忠懿。”《新·李吉甫传》同。《旧纪》载此事于元和十二年三月戊辰,云:“太常定李吉甫谥曰敬宪,度支郎中张仲方非之。上怒,贬为遂州司马。赐吉甫谥曰忠。” 按议谥意见不一,应是常事,为何张仲方的意见触怒宪宗,竟至远贬为遂州司马?新旧《唐书·李吉甫传》及《旧纪》均未载明。此事《唐会要》有详细记载,原来张仲方借议谥一事,根本否定近数年来对淮西之用兵。此时淮西战事方酣,朝臣中议罢兵者甚众,裴度等主战派并不占多数,赖宪宗态度坚决,征讨之事得以贯彻进行。张仲方之议全面反对用兵,当然使宪宗盛怒,非加远贬不足以儆戒其余。《唐会要》卷八十《朝臣复谥》条载张仲方驳议,中有云:“兵者凶器,不可从我始,及乎伐罪,则料敌以成功。至使内有害辅臣之盗,外有怀毒虿之孽。师徒暴野,戎马生郊,皇上旰食宵衣,公卿大夫且惭且耻。农人不得在亩,纺妇不得在桑。耗赋敛之常资,散帑廪之中积;征边徼之备,竭运挽之劳。僵尸流血,胔骼成岳,酷毒之痛,号呼无辜。剿绝群生,逮今四载,祸乱之兆,实始其谋,遗君父之忧,而岂得谓之先觉者乎?”《唐会要》载:“宪宗方用兵,恶仲方深言其事,怒甚,贬为遂州司马,敕谥曰恭懿。”按张仲方所言,确是颠倒是非,不顾事实。他把民生凋敝,战祸连结不解,归因于对淮西的讨伐战争,此无异于为擅命的方镇张目,在当时反对用兵的朝臣中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一般反对用兵者在征讨淮西一点上无异议,但认为不应同时对王承宗、李师道用兵,如萧俛等即持此种意见。张仲方则根本反对对藩镇用兵,且认为淮西之战起始于元和九年李吉甫当国时之所谋议,则完全颠倒因果,宜其受到贬斥。又《新书·张九龄传》附张仲方事,谓“既驳吉甫谥,世不直其言,卒不至显”。可见张仲方的意见,当时人就不以为是。 又,张仲方此次驳议李吉甫谥,还挟有个人的私怨。《新·张九龄传》附张仲方事,载:“进累仓部员外郎。会吕温等以劾奏宰相李吉甫不实,坐斥去,仲方以温党,补金州刺史。……入为度支郎中。吉甫卒,太常谥恭懿,博士尉迟汾请谥敬宪,仲方挟前怨未已,因上议曰……”窦群、羊士谔、吕温等劾吉甫,其曲本在窦、羊等人,已见前谱。张仲方也曾牵涉而受到贬黜,这次又挟私怨丑诋吉甫之为人,可见其品格之卑下。又《全唐文纪事》卷六三《衅隙》引《册府元龟》:“严公衡为右司郎中,韦弘景为吏部郎中,元和十三年,出公衡为和州刺史,弘景为绵州刺史。初,张仲方以驳李吉甫谥得罪,或谓仲方之议,皆弘景教之,公衡又助成焉,故有是命。”韦弘景有传见两《唐书》,《新书》卷一一六本传谓“张仲方黜李吉甫谥得罪,宪宗意弘景擿助,出为绵州刺史。”可见张仲方对李吉甫之攻讦,尚有为之出谋者。 又李肇《国史补》卷中:“(李吉甫)及卒,太常议谥,度支郎中张仲方驳曰:‘吉甫议信不著,......

  1. 信息
  2. 傅璇琮文集出版说明
  3. 中华版题记
  4. 二版题记
  5. 初版序
  6. 年谱
  7. 李德裕家世
  8. 唐德宗贞元三年丁卯(七八七) 一岁
  9. 贞元五年己巳(七八九) 三岁
  10. 贞元六年庚午(七九〇) 四岁
  11. 贞元七年辛未(七九一) 五岁
  12. 贞元八年壬申(七九二) 六岁
  13. 贞元九年癸酉(七九三) 七岁
  14. 贞元十年甲戌(七九四) 八岁
  15. 贞元十一年乙亥(七九五) 九岁
  16. 贞元十二年丙子(七九六) 十岁
  17. 贞元十三年丁丑(七九七) 十一岁
  18. 贞元十四年戊寅(七九八) 十二岁
  19. 贞元十五年己卯(七九九) 十三岁
  20. 贞元十六年庚辰(八〇〇) 十四岁
  21. 贞元十七年辛巳(八〇一) 十五岁
  22. 贞元十八年壬午(八〇二) 十六岁
  23. 贞元十九年癸未(八〇三) 十七岁
  24. 贞元二十一年 永贞元年乙酉(八〇五) 十九岁
  25.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八〇六) 二十岁
  26. 元和二年丁亥(八〇七) 二十一岁
  27. 元和三年戊子(八〇八) 二十二岁
  28. 元和四年己丑(八〇九) 二十三岁
  29. 元和五年庚寅(八一〇) 二十四岁
  30. 元和六年辛卯(八一一) 二十五岁
  31. 元和七年壬辰(八一二) 二十六岁
  32. 元和八年癸巳(八一三) 二十七岁
  33. 元和九年甲午(八一四) 二十八岁
  34. 元和十年乙未(八一五) 二十九岁
  35. 元和十一年丙申(八一六) 三十岁
  36. 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 三十一岁
  37. 元和十三年戊戌(八一八) 三十二岁
  38. 元和十四年己亥(八一九) 三十三岁
  39. 元和十五年庚子(八二〇) 三十四岁
  40. 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八二一) 三十五岁
  41. 长庆二年壬寅(八二二) 三十六岁
  42. 长庆三年癸卯(八二三) 三十七岁
  43. 长庆四年甲辰(八二四) 三十八岁
  44. 敬宗宝历元年乙巳(八二五) 三十九岁
  45. 宝历二年丙午(八二六) 四十岁
  46. 文宗大和元年丁未(八二七) 四十一岁
  47. 大和二年戊申(八二八) 四十二岁
  48. 大和三年己酉(八二九) 四十三岁
  49. 大和四年庚戌(八三〇) 四十四岁
  50. 大和五年辛亥(八三一) 四十五岁
  51. 大和六年壬子(八三二) 四十六岁
  52. 大和七年癸丑(八三三) 四十七岁
  53. 大和八年甲寅(八三四) 四十八岁
  54. 大和九年乙卯(八三五) 四十九岁
  55. 开成元年丙辰(八三六) 五十岁
  56. 开成二年丁巳(八三七) 五十一岁
  57. 开成三年戊午(八三八) 五十二岁
  58. 开成四年己未(八三九) 五十三岁
  59. 开成五年庚申(八四〇) 五十四岁
  60. 武宗会昌元年辛酉(八四一) 五十五岁
  61. 会昌二年壬戌(八四二) 五十六岁
  62. 会昌三年癸亥(八四三) 五十七岁
  63. 会昌四年甲子(八四四) 五十八岁
  64. 会昌五年乙丑(八四五) 五十九岁
  65. 会昌六年丙寅(八四六) 六十岁
  66. 宣宗大中元年丁卯(八四七) 六十一岁
  67. 大中二年戊辰(八四八) 六十二岁
  68. 大中三年己巳(八四九) 六十三岁
  69. 大中六年壬申(八五二)
  70. 大中九年乙亥(八五五)
  71. 大中十四年 咸通元年庚辰(八六〇)
  72. 咸通九年戊子(八六八)
  73. 昭宣帝天祐二年乙丑(九〇五)
  74.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九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