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5.0:自金融+区块链票据_段伟常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段伟常
内容节选
4.6综合模式之二: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金融创新迈克尔,波特,《完全竞争战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各企业由于技术设备相互依存、市场批量购买、劳动力专业化集中、基础设施共同利用等特点而自发进行地域性的集中,因此形成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产业链中企业的上下游关系、服务关系等),是多类企业与服务机构的集合区。 4.6.1 产业集群丰富化的生态关系与融资需求侯守伟,《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产业集群以生产性服务、服务外包等模式来实现生态的丰富化,为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引进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提高系统化制造效率,数据处理、新品研发、融资服务、管理支持、供应链与物流等多采用外包模式,使得产业集群是多核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叠加。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多核结构示意图如图4-8所示。 图4-8 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多核结构示意图 在图4-8中,每家上游供应商实际上不仅仅服务于一家厂商,而是同时为多家厂商提供服务,进而形成网络化供应及产业集群的基础。随着产品性能的快速提高和功能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产业链上的企业分工不断细化,产品链、产业链逐渐拉长、横向扩充,在品牌厂商的主导下,在全球不断更新布局,以保持价值链的最优化和竞争力,体现出产业全球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的动态演进。杨青芬,《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共生性》,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刘龙涛,《手机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机制研究》,厦门大学,2015年。 产业集群作为众多企业空间聚集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形态,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产生规模效应,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分成短距离市场供应链、层级和准层级供应链、网络供应链。 在多层次的供应链关系下,关联的上游与下游企业间整体化市场合作模式,产生复杂的纵向交叉、横向平行的链式结构,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就是现实中的集群供应链网络。在产业集群的影响下,供应链也逐渐从以核心企业的单联式纵向供应链向供应链间的跨链合作和竞争的横向一体化供应链发展,形成了网络化供应链。也可以这样理解:网络化供应链的集合,实质上就是产业群体在观察视角上的放大。 4.6.2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生态的关系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具有共生性与互动性关系,互动的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聚焦效应是供应链生态形成与发展的良好基础 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益于该区域具有的发展该项产业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配套设施、信息与知识交流的通畅性等,所以大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出现;同时,政府及社区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大量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共同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 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方面相互协作,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应关系,上下游合作企业进一步实施共同研发、共享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和相互传播专业知识,形成效率较高的供应链竞争模式。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包括企业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供应链协同能力。产业集群的存在和区位优势,使得企业间的协同水平不断提高。 2.供应链中企业的协同和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 供应链实现产业不断升级、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供应链中长期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网络(包括人际关系),传播知识与技术、分享区域信息。特别是在地理空间上,企业家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市场业务人员之间等形成跨企业的紧密联系,知识与技术的互补性使得创新知识获取的成本更低甚至免费,且能够方便地获得创新所需的产业基础设施,甚至可以直接利用集群的品牌形象,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集群内的企业协作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成本优势,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家之间)的信任成本非常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沟通成本,这是网络经济不具有的优点。 3.产业集群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交易成本是企业竞争、企业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集群中的交易关系、约定俗定的规则和惯例,可以大量降低制度性摩擦的高成本,减少反复沟通与谈判的程序。在集群中,企业更重视自己的信誉与声望,对制约企业的一般性违约行为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使得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服务中,借贷成本更低,流程操作更为快速,信用成本、沟通谈判成本、流程操作成本、合同监督执行成本、资金利率都得到降低。违约者负面信息可能在集群中迅速传播,将面临高额的失信成本和机会成本。集群中企业融资成本在一般情况下低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成本。 在区域产业聚集中,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外包服务的规模化也为供应链管理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成长机会,平台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精细的模块化服务,在纵向以专业化分工来整合产业链,整合的最优水平是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在集群中,即便存在多个供应链或核心企业竞争的情况,但企业家之间仍然是熟人关系,且更加重视声誉与社会效应。同时,地方政府对于产业集群......
- 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
- 第1章 绪论
- 1.1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产业背景
- 1.2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机制的局限性
- 1.3 区块链票据应用概况
- 1.4 产业链“自金融”模式兴起的意义
- 第2章 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模式与价值
- 2.2 票据的核心功能是融资
- 2.3 票据的无因性及法律问题
- 2.4 核心企业推进产融服务的动力机制
- 2.5 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对动产质量的影响
- 第3章 区块链架构下的数字票据
- 3.1 数字票据的内涵与颠覆式创新
- 3.2 数字票据的重要价值
- 3.3 数字票据的特性与功能
- 3.4 数字票据平台
- 3.5 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
- 第4章 供应链自金融的设计与模式
- 4.1 供应链自金融的内涵
- 4.2 基本模式一:核心企业直接提供资金
- 4.3 基本模式二:多级票据拆分与流转
- 4.4 基本模式三:企业间借贷
- 4.5 综合模式之一: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
- 4.6 综合模式之二: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金融创新
- 4.7 综合模式之三:产业银行
- 第5章 区块链系统架构
- 5.1 应用架构
- 5.2 技术解决方案
- 5.3 交易真实性解决方案
- 5.4 “区块链+发票”的应用模式
- 第6章 风险管理
- 6.1 企业间借款的合法性及法律风险
- 6.2 财务公司风险因素与风险控制
- 6.3 人工智能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 第7章 产业链金融与产业升级实践案例
- 7.1 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思路:以磁云科技为例
- 7.2 产业路由器与“自金融”案例:冻品汇
- 7.3 汽车新零售供应链金融:众云车服案例
- 7.4 财务公司产业链自金融:国清控股
- 7.5 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创新:磁云唐票
- 7.6 小结
- 第8章 票据多级流转及交易创新实践案例
- 8.1 中企云链云信方案
- 8.2 丰收科技的多级流转方案
- 8.3 链融科技的区块链票据方案
- 8.4 伊斯特威尔化工产业供应链产融实践
- 8.5 “开放银行”背景下平安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内容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建议
- 9.4 展望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