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治要_高宏存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高宏存

内容节选

(一) 【原典】逮:达到。此处指补充,弥补。 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 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 【注释】 【译文】 因此,圣人精修德性树立中道以培植公正,明确公正来治理国家。所以,“正”是用来制止过分和补充不足的。过分与不足,都不是正。不正,就会损害国家。 (二) 【原典】节:节度,法度。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注释】 【译文】 人的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叫作中;表现出来而又处处合乎规范,叫作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适用的规律。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才能发育生长。 (三) 【原典】中庸:庸,即“平常”。中和。时中:随时恰如其分。忌惮:顾虑,畏惧。 仲尼曰:“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也。” ——《礼记·中庸》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君子坚持中庸之道,小人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坚持中庸,是因为君子总是恰如其分;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敬畏。” (四) 【原典】迩言:浅近之言;常人之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礼记·中庸》 【注释】 【译文】 孔子说:“舜一定是最明智的人吧!他不耻下问,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掩盖别人说错的话,宣扬别人说对的话。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取其折中的意见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道理吧!” (五) 【原典】问学:询问,学习。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礼记·中庸》 【注释】 【译文】 所以君子尊崇天赋予人的道德本性,并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既达到广大博厚的境界,又达到精细入微的境界;使自己的德行既高大光明,又要通达于中庸之理。 (六) 【原典】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译文】 过于清高必然伤害仁德,过于谦和必然伤害义理,因此,贵在谨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国学常识】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关于“中庸”的含义,孔子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朱熹引用程颢“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之观点,并作了一番解释。 实际上,“中庸之道”是一种用平衡规律观察宇宙和社会的哲学观。中庸之道是对宇宙运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度的把握和对关系的协调。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需要掌握“度”,过与不及都将导致紊乱;任何事物的共处,都需要关系的协调,只有关系顺畅、融洽,才能顺利发展。因此,“中庸之道”就是平衡规律,有其自然赋予的顽强生命力,也有其明显的永恒性价值。古往今来,大到国际事务,小到个人行动,都能证明这一点。 【国学故事】宽猛相济,贵在得中 双耳陶罐 春秋 在子产执政期间,他将以宽为主、宽猛相济的治国方针贯彻得很好。在经济上,丈量土地,兴修水利,重新划定田界,通过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去发展生产;在税收制度上,他以丘为单位,规定每丘负担军一匹马、三头牛的上缴任务,改变过去乱摊乱派的现象。他又广开言路,让那些贵族子弟能在学校里发表关于国家政事的议论,以改进政府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他又将国家法令镌刻在鼎上,向全国人民公布,要他们遵纪守法。 子产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用德行去感化人,用宽宏的态度去教育人,才能使百姓心悦而诚服。其次要配之以刑罚,用威猛的法律约束百姓。他以水和火做比喻,由于水性柔弱,人们轻视它,结果往往因玩水而溺死;火则不然,它使人望而生畏,故死于火中的人较少。意思是说,以宽为主,宽猛相济,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针。 与子产同时代的孔子对他的治国方针十分赞许。孔子说:子产说得好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并用,国家的政局就安定和美了。 【现实启悟】致中和,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对“中庸之道”有着很深的误解,认为中庸就是平庸无奇,庸庸碌碌,不敢为先。实际上,中庸之道蕴含着至为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做人处事、社会管理,还是普遍的自然规律,都反映着中庸之道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它强调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对度的把握,是一种“无过无不及”的适度与精准。这一点看似简单,要真正做到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这对人的素质和修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孔子......

  1. 信息
  2.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3. 序言
  4. 第一篇 治国安邦
  5. 一、顺道而守常
  6. (一)
  7. 二、得民为治国之本
  8. (一)
  9. 三、无为而无不为
  10. (一)
  11. 四、德法治国,宽猛相济
  12. (一)
  13. 五、明主治吏不治民
  14. (一)
  15. 第二篇 富民兴邦
  16. 一、正本而强末
  17. (一)
  18. 二、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19. (一)
  20. 三、制其有余而调其不足
  21. (一)
  22. 四、量入而为出
  23. (一)
  24. 五、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5. (一)
  26. 第三篇 纵横捭阖
  27. 一、近者悦而远者来
  28. (一)
  29. 二、结之以仁信,示之以武威
  30. (一)
  31. 三、不为天下先
  32. (一)
  33. 四、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34. (一)
  35. 五、兼相爱,交相利
  36. (一)
  37. 第四篇 运筹帷幄
  38.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
  39. (一)
  40.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1. (一)
  42. 三、无所不用间
  43. (一)
  44. 四、兵无常势,奇正相生
  45. (一)
  46. 五、避实而击虚
  47. (一)
  48. 第五篇 管治之道
  49. 一、治道贵得其中
  50. (一)
  51. 二、权之所在,利之所在
  52. (一)
  53. 三、有治人即有治法
  54. (一)
  55. 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56. (一)
  57. 五、赏罚二柄,治之大纲
  58. (一)
  59. 第六篇 应急权变
  60. 一、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61. (一)
  62. 二、因势以利导
  63. (一)
  64. 三、观其变而待其势
  65. (一)
  66. 四、避其锐而解其纷
  67. (一)
  68. 五、谋宜深而胆宜壮
  69. (一)
  70. 第七篇 用人识鉴
  71. 一、听其言而察其行
  72. (一)
  73. 二、施之以德,示之以恩
  74. (一)
  75. 三、取大节而宥小过
  76. (一)
  77. 四、赏以兴德,罚以禁奸
  78. (一)
  79. 五、用其所欲,行其所能
  80. (一)
  81. 第八篇 为人处世
  82. 一、谨其言而慎其行
  83. (一)
  84. 二、韬其光而养其晦
  85. (一)
  86. 三、贤者知行知止
  87. (一)
  88. 四、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89. (一)
  90. 五、夫惟不争故无尤
  91. (一)
  92. 第九篇 智察筹谋
  93. 一、唯善察者能见微知著
  94. (一)
  95. 二、所图者远,所谋者深
  96. (一)
  97. 三、察人性而顺人情
  98. (一)
  99. 四、察其由,辨其伪,去其隙
  100. (一)
  101. 五、以其昏昏,独我昭昭
  10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