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_谌旭彬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谌旭彬
内容节选
开办洋务以来最得意之事八大船商分别是:郁森盛、沈生义、王公和、李久大、郭万丰、王永盛、经正记、萧星记。见沈宝禾《忍默恕退之斋日记》,《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0—241页。 1862年夏天,上海沙船业元老、八大船商之一的王永盛 ,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该商号的一名船夫吞下毒药后跳水自杀,素以厚道饱受赞誉的王氏家族因此事被卷进汹涌的道德审判当中,“为富不仁”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王永盛其实也很无奈。沙船是一种极古老的传统船型,它方头方尾,船身扁长,船底平坦,多桅多帆。在咸丰道光年间,沙船运输业空前繁荣。一艘沙船自北往南输运大豆,自南往北输送漕粮,月余往返一趟,一年可往返七八次,获利极其丰厚。时人称:齐彦槐:《海运南漕议》,转引自易惠莉:《沙船商人与上海传统城市化和近代社会变迁》,《国家航海》第14辑,第152页。 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六百号,其船大者载官斛三千石,小者千五六百石。船主皆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上海土著之富民,每造一船须银七八千两,其多者至一主有船四五十号,故名曰船商。 李鸿章:《上海一口豆石请仍归华商装运片》,同治元年(1862)六月十三日。 最盛之时,上海港有沙船5000余艘,船夫10万余人。但好景不长。1842年《南京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帝国对外开放港口,欧美轮船涌入,传统沙船客货运输业迅速被挤压到几乎崩溃的地步。无论是速度、载重、安全还是价格,传统沙船根本不是西洋货轮的对手。仅数年光景,各口通商之处“凡属生意码头,外国已占十分之九” ,大批沙船闲置港内,无所事事。王永盛的船队也是如此,那名自杀的船夫已几个月没有活干,家里揭不开锅,自己又有病在身,还欠着船主几十两银子。船主早上心情恶劣吼了该水手一顿,水手转身就寻了短见。沙船商们没有办法,只好集体推举王永盛等大船商为代表,向官府呈文恳求,希望将大豆生意重新划归沙船专营,外商不得插手。《近代中外贸易冲突及中国应对举措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161页。 1862年之前,清廷实施豆禁政策,自山东登州与牛庄往南的大豆运输,只有本土商船可以参与。上海的沙船业正是靠着这笔业务,才能在洋轮的冲击下维持一线生机。欧美轮船公司当然也很想进入这一领域。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与恭亲王就此事有过交涉。为免得罪英国,同时又能保住本国沙船业,清廷想出一条两全之策,即允许英国商人参与大豆南运,但他们只能雇用中国船只前往登州与牛庄装载大豆,不可雇用洋船。1861年底,太平军攻占杭州、宁波,进逼上海。英方再度就解除豆禁一事与总理衙门交涉,提议说若通商口岸有各国商民从事贸易,各国自会协助清廷保卫该口岸以维护自身利益。清廷正欲“借师助剿”,担忧拒绝这一要求会刺激英国“转而与贼暗通”,遂同意解除豆禁,允许外国商船参与大豆运输业务。 随后,上海的沙船业便集体陷入了没生意可做的境况。 在给官府的呈文里,船商们列举了多项理由,试图说服清廷重新维持豆禁。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一、沙船业破败会影响朝廷的漕粮海运。漕粮长年来一直由沙船垫款采办,再由海路北运至天津。沙船在天津卸下漕粮后,会在山东装运大豆南返。解除豆禁意味着沙船北上无利可图。沙船不肯北上,漕粮海运必会受到冲击。二、沙船业关系到10多万名船夫的生计,这些人集体丧失谋生手段,很可能激起民变。当时担任署理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也承认这两条理由是成立的。他将船商们的呈文转给总理衙门,建议朝廷认真考虑船商们的要求。《海运回空沙船请免北税折》,《李鸿章全集·2·奏议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69页。郑观应:《论中国轮船进止大略》,《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重启豆禁意味着出尔反尔,意味着得罪欧美列强。刚刚经历过“庚申之变”的总理衙门绝不愿采纳这种请求。而且,沙船船夫的就业问题对总理衙门来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要这些失业者不武装闹事,他们的境遇便不必太关心。当然,安抚政策还是要有的,比如清廷减免了沙船三成的“助饷银”和三成的“捕盗银”——所谓免税不过是换个好听的名目,毕竟沙船没了生意,这些苛捐杂税早就收不上来了。朝廷不愿支持,面对轮船航运业也无优势,古老的沙船只能接受退出时代的命运。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两年后,欧亚海底电缆远东段铺设到上海,更多的欧美商轮涌入中国。1865年,上海的沙船“日就疲乏,无力出洋,大半废搁” 。到1873年,上海的沙船规模已从极盛时的5000号跌至仅500号,且“有日少无日多” ,有活干的日子少,没事做的日子多。《遵旨复议南漕运京请准变通成例并饬王大臣及户部集议新章折》(同治二年九月十二日),《曾国藩全集》(六),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418页。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台北)“中研院”近史所专刊197......
- 信息
- 序言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复盘
- 前言 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 第一章 1861年:改革始于人事更迭
- 咸丰皇帝至死不回京
- 奕艰难创设总理衙门
- 冯桂芬深埋改革主张
- 第二章 1862年:步履艰难同文馆
- 满人本位意识下的改革
- 真诚勇敢的无知顽固者
- 没能录取到任何体面人
- 第三章 1863年:赫德执掌大清海关
- “领事保关制度”因贪腐崩溃
- “外籍税务监督制度”的由来
- “如果我们有一百个赫德”
- 第四章 1864年:太平天国偃旗息鼓
- 天王与东王的冲突
- 人力与物力的汲取
- 条例与制度的缺陷
- 第五章 1865年:引进新器械与新技术
- 地方干了中枢没法干的事
- 劝化英夷让他们改邪归正
- 用魔法是打败不了魔法的
- 第六章 1866年:首个官派考察团出洋
- 恭亲王找了个变通之法
- 有选择性地“开眼看世界”
- 仍不免被骂作“甘为鬼奴”
- 第七章 1867年:改革先驱发挥人生余热
- 《瀛寰志略》远胜《海国图志》
- 有“死不瞑目”四字念念不能忘
- 开眼看世界不够,得正眼看世界
- 第八章 1868年:首支外交使团出访欧美
- 奕不敢独断,追求集体决策
- 皇帝的面子也是国体的一部分
- 美国人病逝于中国钦差使节任上
- 一个被传统困住的改革派
- 第九章 1869年:拒铁路于国门之外
- 地方督抚集体决策抵制铁路
- 基于开放形象的体谅与放弃
- 拆掉清帝国境内第一条铁路
- 第十章 1870年:曾国藩被算计进退失据
- 有人想要尽戮在京夷酋
- 两条改革路线激烈交锋
- “谤讥纷纷”背后的算计
- 法国想要的并不是头颅
- 第十一章 1871年:消弭教案的努力流产
- 清廷想主导一次条约外交
- 无力让法国坐到谈判桌前
- 旧基层统治秩序开始崩溃
- 教案退潮背后的制度玄机
- 第十二章 1872年:种子播下后迟早会发芽
- 容闳心中藏着一个梦想
-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 是体制有病,非人品问题
- 恭亲王不再支持汉人留学
- 去国十载,归来已是“叛徒”
- 第十三章 1873年:同治皇帝放弃跪拜礼
- 空前绝后的失礼行为
- 恭亲王战战兢兢做汇报
- 别等他国用武力逼迫才改
- 洋人被皇帝的天威“吓坏了”
- 第十四章 1874年:清廷被日本耍得团团转
- 日本使团给总理衙门挖坑
- 步步落在对方的算计里
- “古今所罕有的大业”
- 众人坚信明治维新是乱源
- 第十五章 1875年:躁狂的年轻皇帝死了
- 朕将皇位让给你恭亲王如何?
- 挨过揍的人要更靠谱一些
- 大转型时代最需要的是见识
- 第十六章 1876年:首次向欧美派驻外交官
- 结束漫长的盲人摸象时代
- 未出国门已是人神共愤
- 一部日记不知是何居心
- 京师同指目为汉奸之人
- “两面人”刘锡鸿
- 第十七章 1877年:丁戊奇荒里的天灾与人祸
- 山西已成人间地狱
- 戒鸦片难,戒鸦片财政更难
- “小孩饿死尚是小事”
- 第十八章 1878年:连小小的武举也废不掉
- 湘军其实是一支传统军队
- 刻意摧毁曾国藩的建军之道
- 统治术的优先级高于强军术
- 第十九章 1879年:琉球交涉错失良机
- 李鸿章不在乎琉球的朝贡
- 总理衙门选择回避外交考验
- 原本有机会拿到琉球的一半
- 恭亲王一度欲将海军托付给赫德
- 第二十章 1880年:终于允许建设电报线路
- 改革者们纠结了整整20年
- 被逼至走投无路才肯解禁
- 作茧自缚
- 从天津到北京要走三年
- 第二十一章 1881年:现代医学进入中国
- 同行之间才有赤裸裸的仇恨
- 李鸿章对现代医学心悦诚服
- 王清任很少,张锡纯太多
- 第二十二章 1882年:美国出台《排华法案》
- 稀里糊涂放弃了《蒲安臣条约》
- 清廷对自己的国际形象没感知
- 掉进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陷阱
- 第二十三章 1883年:太后欲雪庚申之耻
- 地方督抚与清流台谏普遍主战
- “自信”源于洋务改革20年
- 局内人忧惧改革的含金量有限
- 第二十四章 1884年:改革来到了分水岭
- 恭亲王奕□被逐离政坛
- 算命的瞎子进入军机处
- “不败而败”只是个神话
- 总督遗折请求开设议院
- 第二十五章 1885年:企业转型成了衙门
- 开办洋务以来最得意之事
- “官进民退”与疯狂“报效”
- 郑观应的诊断与药方
- 第二十六章 1886年:拿昆明湖换渤海
- 北洋海军无奈前往长崎
- 清廷海兵与日本警察互斗
- 昆明湖里练海军的玄机
- 人人皆知中国不足惧
- 第二十七章 1887年:广学会的成立
- 博得中国士大夫的尊敬
- 批评洋务改革走了歧路
- 第二十八章 1888年:北洋海军以残阵成军
- 与大清格格不入的近代化军队
- 海军停滞,李鸿章怀念醇亲王
- 没有好的土壤,花是结不出果实的
- 第二十九章 1889年:光绪大婚不给慈禧面子
- “若非太后垂帘,大清哪有今天”
- 年轻皇帝内心充满愤懑
- “朕连那汉献帝都不如!”
- 第三十章 1890年:清帝国开炼钢铁
- 贵州巡抚炼钢铁弄出大爆炸
- 要政治平衡,不要专业能力
- 不是炼铁厂,而是炼铁厂衙门
- 第三十一章 1891年:皇帝开始学英语
- 洋文堆满御案,引起国际关注
- 帝师们竭力防止皇帝“过激”
- 光绪的思想逸出牢笼
- 第三十二章 1892年:周汉被精神病
- 与谣言共舞,全躯岂算大清人
- 到处是周汉,张之洞焦头烂额
- 愚昧爱国——士绅的思想底色
- 第三十三章 1893年:关东铁路为太后大寿让路
- 边患日重,亟须往东北修铁路
- 万寿最大,铁路建设只能停工
- 全国大小官员掀起“报效”热潮
- 第三十四章 1894年:大清“战胜”了日本
- 清军在版画新闻里所向无敌
- 朝廷对战争信息实施了管制
- 报纸为取媚民众搞畸形报道
- 第三十五章 1895年:朝野反思甲午之败
- 光绪认同改革唯有“仿行西法”
- 李鸿章主张变更“立国政教”
- 严复撰文挑战皇权的神圣地位
- 谭嗣同愿做“陈涉杨玄感”
- 第三十六章 1896年:“甲午后改革”遇挫
- 皇帝的十万新军计划流产
- 皇帝的财政整顿计划流产
- 皇帝的京师大学堂计划流产
- 第三十七章 1897年:“湖南腹地自立”
- 康党入湘“保中国不保大清”
- 清廷内改革派容不下民权思想
- 无双国士“未尝须臾忘革命”
- 第三十八章 1898年:百日维新
- 光绪皇帝很不满“变法诏书”
- 制度局、懋勤殿与大裁员
- “中日合邦”与慈禧政变
- “戊戌六君子”之间的理念分歧
- 第三十九章 1899年:底层社会全面失序
- 庙堂失职,只提供畸形秩序
- 江湖自救,遍地皆是刀会与拳会
- 拳会异变,我们的菩萨不灵
- 第四十章 1900年:“庚子之变”
- 太后之怒与许景澄之死
- 宣战诏书与东南互保
- “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 第四十一章 1901年:新政不过是权术
- “量中华之物力”的真实含义
- 最终付出代价的是底层百姓
- 改革上谕的核心目的不是改革
- 督抚们想要改变决策模式
- 第四十二章 1902年:新式学堂挽不回青年
- 最高教育长官张百熙很愤慨
- 以培养忠君意识为改革方向
- 青年们很自卑,也很自信
- 第四十三章 1903年:《苏报》案痛击清廷
- “清国报纸不讲真话”的真意
- 报纸繁荣背后是社会心态剧变
- 清廷与慈禧早已跌入“子贡陷阱”
- 第四十四章 1904年:再一次编练新军
- 铁良南下筹款夺权大成功
- 满汉猜忌让袁世凯渐生异心
- “有兵在”是个大笑话
- 第四十五章 1905年:慈禧被迫放弃科举
- 科举是一种统治手段
- 日俄战争下的“两害相权”
- 群疑难化,积愤难消
- 第四十六章 1906年:两种“预备立宪”
- 端方希望变更中枢决策机制
- 载泽一厢情愿误读君主立宪
- 醇亲王掏出枪来威胁袁世凯
- 误矣,毕竟不当立宪
- 第四十七章 1907年:刺杀安徽巡抚
- 革命军不足畏,唯暗杀实可怕
- 人心离散,太后仅求目前之安
- 清廷中枢听不懂的大论战
- 第四十八章 1908年:老太后的终极布局
- 出台法律压制结社集会
- 出台法律压制报纸媒体
- 通篇皆是“议院不得干预”
- 临死之前毒杀光绪皇帝
- 第四十九章 1909年:谘议局与地方自治
- 帝制中国的第一次民选
- 朝野对谘议局的定位背道而驰
- 地方民众普遍痛恨地方自治
- 第五十章 1910年:请开国会运动
- 十六省谘议局入京请愿
- 成立各省谘议局联合会
- 资政院也支持即开国会
- 学生成了请愿运动主力
- 第五十一章 1911年:清帝国土崩瓦解
- 再次凑齐亡国三要素
- 革命打断改良之说不成立
- 剪辫子是件漫长的事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