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_刘旺洪 主编;刘宏宇;殷楠 副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刘旺洪 主编;刘宏宇;殷楠 副主编

内容节选

“互联网+”时代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 何邦武 俞陶涛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方式的变革未能触及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的根本。法学教育固有的二重矛盾被现实需求所掩盖,培养目的不明使课程设置无法该当法学教育目的。以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培养本科生的法律思维,构建法学的知识体系,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在教学模式上,不可对域外经验做简单移植,而需理解“互联网+”的技术内核实为信息要素的统合,以之形成对既成路径的“演化”;在教学方法上,需要以法学方法论串联课程设置的内外部环境,防止知识与技术的“两张皮”现象。 【关键词】法学教育改革;互联网法学教育;法学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法学)建设专项课题“互联网+”法学专业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JG13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邦武,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教授,南京审计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俞陶涛,南京审计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在读。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参考网:http://www.gov.cn/zhuanti/2020lhzfgzbg/index.htm.“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参考网: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75/201204/134451.html.教育,尤其是法学教育,非要求将知识独立于社会生活,仅在形而上层面思辨;相反,教育本就具有其自身的制度功能,需要统合研究范式知识的对象,而非做演绎推理。参见霍宪丹:《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十四五发展规划确认,“互联网+”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战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以其特有的信息传导方式,形塑着社会日常生活。作为法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反作用于法学知识体系形成发展的内生逻辑,与之伴随着的法学教育,也需要回应这一客观情势的变化。早在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已经指出,当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在模式与方法上面临对法律人才市场需求回应力不足。 尽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整体上由于“路径依赖”,有关理论仅将“互联网+”业态模式作为外部对象加以观察,缺乏在概念与和功能上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同构性分析。 法学本科教学不仅在教学模式上未能成功将域外经验本土化,在教学方法上也日渐零散纷杂,有“越改越乱”之虞。本文试图解剖当下法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针对“互联网+”时代本科阶段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要求,探究理论与实践双重语境下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困难所在,并以“实践基础下的理论教育”这一概念,处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以本为本的理论教学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提出具体路径。 一、“互联网+”时代法学本科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参考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3/c_1115383959.htm.王周秀、许亚锋:《维基技术应用于高校在线教学的实验研究》,载《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6期。 “互联网+”在功能实现上,通过统合虚拟与物理空间的诸信息要素,完成相关业态升级,也改变了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包括本科教育模式与方法。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所指出,需建立网络化、数字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知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知识共享的进程,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由此转为新型的“线上”或“线上+线下”并行的模式。教学不再受制于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依师生双方协商的方式开展。高校及其教师也借助慕课等平台,扩大了课堂内容的传播范围,以回应“科教兴国”的要求。由此,教育方式的改变,使教学工作开展的灵活性得到了巨大提升,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高等教育资......

  1. 信息
  2.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人才培养研究
  3. 新文科视域中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新文科建设下的法学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路径
  5.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涉外法治观对国际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引领作用
  6. 《刑事诉讼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7.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8. 双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参与教学管理探究
  9. 审计法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10. 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11. 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12. 关于法庭辩论赛提升法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
  13. 论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14.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三大误区
  15.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发展与创新
  16. 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17. 如何上好《法学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践教学课
  18. 法学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新思维
  19. 把课堂当社会,把社会当课堂
  20. 心理咨询技术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21. 普通法系之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适用
  22. 法律诊所教育在《法律职业伦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3. 信息技术与法学实践融合路径探索
  24. “互联网+”时代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
  25. 如何打造高质量法学实践课程
  26. 模拟法庭课程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
  27. “互联网+”背景下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改革探索
  28. 高校网络在线课程的兴起与规范
  29. 新冠背景下在线远程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30. 法学第二学历线上教学效果提升之道
  31. 课程教学改革
  32. 行政法案例教学中的规范思维
  33. 论复合型法学(法务金融方向)专业人才培养
  34.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法学》的课程建设
  35. 审计法学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
  36. 《知识产权法》课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知识产权思想的几点做法
  37. 高校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建设探究
  38.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索与完善
  39. 中国问题视角下的国际私法实践教学
  40. “金课”建设视域下经济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探析
  41. 国际经济法课程复合型考核模式探析
  42. 纪检监察学科发展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43. KOLB学习圈理论在民法学教学上的应用与反思
  44. 行政法教学的中国话语研究
  45. “非必选”型课程定位下环境法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46. 新时代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
  47. “法学+”复合型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