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治理机制法律研究_余嘉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余嘉勉

内容节选

三、慈善信托法律治理机制的组织社会学视角社会组织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人或小群体构成的一种有特定目标的协作系统。《中世纪企业组织对历史的贡献》是马克斯·韦伯在1889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 顾名思义,组织社会学以“社会组织” 为研究对象,作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是对社会组织的建立、运行、发展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早期的组织理论在流派上可以概括分为“古典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和“结构学派”三个学派。三个学派都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组织活动效率等方面,但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有所不同。“古典管理学派”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中代表人物当属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其学术观点有较强的代表性:尽管各种社会组织的目标不同,发展过程各异,但是它们整体上在结构与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我们可以从这些共同特征之中窥见一些普遍的、对各种社会组织都可以适用的管理原则。“人际关系学派”源于早期的工业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他是“霍桑试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霍桑试验”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次成功地让学术界和实践界开始积极关注和研究组织中的人、人际关系、非正式结构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结构学派”最著名的代表学者。《中世纪企业组织对历史的贡献》作为马克斯·韦伯早期的代表性著作 ,是公认的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社会组织的论著。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和总结是其组织理论的最大亮点,他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古典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和“结构学派”三个学派的研究发展一直引领着现代人们对社会组织的关注和研究。经过“古典管理理论”先锋人物亨利·法约尔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等人的不断研究和发扬,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逐步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奠基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开创者乔治·埃尔顿·梅奥等学者们,对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理、行为等领域不断研究,后来发展构建成“组织行为学”,也是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和研究,开创了全新的社会学角度,相关理论经过其他学者的发扬和推进,发展成为现代的“组织社会学”。立足于先前结构学派的基础之上,“组织社会学”不断借鉴、融合另外两个学派的方法和理论,创建、完善自身的方法和理论,迅速发展并流行起来。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兴起 大部分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并没有继承早期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而是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全新的、独特的制度经济理论。概括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贡献者有“决策理论”的创建者、提出“有限理性”经济学理论的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新制度经济学鼻祖、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研究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的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现代奥地利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致力于“创新理论”研究的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以及发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对“制度变迁理论”(演进理论)作出卓越贡献的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 R.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eny G.Winter)等。西蒙在1947年出版的《管理行为》一书中首次提出“有限理性”这一理论。之后经过深入研究,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决策者在决策之前没有全部备选方案和全部信息,而必须进行方案搜索和信息收集;决策者没有一个能度量的效用函数,从而也不是对效用函数求极大化,而只有一个可调节的欲望水平,这个欲望水平受决策者的理论和经验知识、搜索方案的难易、决策者的个性特征(如固执)等因素调节,以此来决定方案的选定和搜索过程的结束,从而获得问题的满意解决。换言之,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事实上,现实中的任何人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不可能先知先觉,决策者只能通过分析研究来预测结果,因此决策者也只能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等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抉择。所以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是......

  1. 信息
  2. 第一章 绪论
  3.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4. 二、 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5.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6. 第二章 我国慈善信托法律性质分析
  7. 一、 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现状分析
  8. 二、 慈善信托的界定
  9. 三、 慈善信托的本质分析:慈善组织形式还是信托产品种类
  10. 第三章 慈善信托的发展概况与公益性特质
  11. 一、 慈善信托的发展概况和功能分析
  12. 二、 慈善信托公益性特质的理论阐释与制度体认
  13. 第四章 慈善信托治理机制的逻辑起点:双重属性
  14. 一、 组织与治理机制
  15. 二、 双重属性的理论界定
  16. 三、 慈善信托财产的双重属性
  17. 四、 慈善信托的双重属性:公益性和营利性
  18. 五、 慈善信托监管的双重属性
  19. 第五章 慈善信托治理机制的构建
  20. 一、 慈善信托治理机制的内涵和外延
  21. 二、 双重属性引发法律治理机制新挑战
  22. 三、 慈善信托法律治理机制的组织社会学视角
  23. 四、 组织合法性维度
  24. 五、 组织效率性维度
  25. 六、 双重属性与治理机制的回应
  26. 第六章 内部治理机制:权义平衡与精准配置
  27. 一、 慈善信托委托人
  28. 二、 慈善信托受托人
  29. 三、 慈善信托受益人
  30. 第七章 我国慈善信托监管机制的不足与域外监管模式
  31. 一、 我国慈善信托监管机制的不足
  32. 二、 域外监管模式
  33. 第八章 行政规制机制:治理绩效与机制创新
  34. 一、 慈善信托备案主义制度的改进
  35. 二、 慈善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完善
  36. 三、 慈善信托投资监管与引导
  37. 四、 信息公开机制的强化
  38. 第九章 行业自律机制:声誉激励与自律优化
  39. 一、 行业自治与自律机制
  40. 二、 行业自律中声誉机制的功能与重要性分析
  41. 三、 行业自律通过声誉机制实现对慈善信托的有效治理
  42. 结语
  43. 参考文献
  44.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