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_【法】伊娃·易洛思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法】伊娃·易洛思

内容节选

不确定性和消极社会性特奥多·W.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1903—1969),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重点关注对技术理性、文化工业和意识形态等的批判。“非同一性”继承自黑格尔的观点,是他否定辩证法的核心概念。“非同一性”是对“同一性”的辩证否定,简单来说,就是认识到主客体关系之间的对立、扞格、矛盾、差异、冲突,从而达到他所谓“绝对否定”的批判立场。Theodor W. Adorno,Negative Dialectics,vol. 1(London:A&C Black,1973;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王凤才译,商务印书馆,2019)。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1902—1968),法国哲学家、外交家。早年研究哲学,师从雅斯贝尔斯,后投身外交事业,协助欧洲共同体成立。科耶夫1933—1939年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讲授以存在主义观点阐释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稿其后整理成书《黑格尔导读》。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Phenomenology of Spirit(1807;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新校重排本)》,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我把这样的关系称为“消极的/否定的”(negative)。我对这个术语的用法与这个词在大众话语中的意思(“有害的”)并不相同,但与它在哲学传统中的意涵也不一样。特奥多·W.阿多诺 认为,否定思维是非同一性思维(non-identity thinking)的一个特征,而非同一性思维能帮助我们理解特殊性,从而避免陷入抽象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宰制。 我的用法和经过亚历山大·科耶夫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阐释 而得到发扬的“否定”这个术语的意义也相当不同。 科耶夫在评论黑格尔时,强调:Alexandre Kojève,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亚历山大·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21),38(中文出处第196页)。 为了有自我意识,继而有哲学,在人身上不仅要有积极的、被动的、仅揭示存在的沉思,还必须否定“欲望”,从而否定改变给定存在的“行动”。我必须成为“欲望”的我,也就是一种主动的我,一种去否定的我,一种通过摧毁给定的存在而改变“存在”,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存在的我。然而,“欲望”之我——例如饥饿者之我——是什么?如果它不是一种渴望获得内容的空虚,如果它不是这样的一种空虚:它想被充实的东西填满,想通过清空这种充实来填满自己,想让自己在被填满之后就取代这种充实,用自己的充实来占据虚空,而这种虚空是因为它克服了不是它自己的充实而形成的——那么,这种“欲望”之我还会是什么?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分析学家,认为主体的欲望只有靠否定方能实现。参见Jacques Lacan,“The Subvers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Dialectic of Desire in the Freudian Unconscious,”in Hegel and Contemporary Continental Philosophy,ed. Dennis King Keenan(Albany:SUNY Press,2004),205—235。 “否定性”的这个意涵——自我作为一种虚空渴望被填满——进一步被雅克·拉康 所推广,发展成一整个思想流派,最终基本上算是定义了欲望本身。 它所标志的主体性,是一种永远在追寻他人承认、追寻他人欲望,而又永远无法安定地满足于僭占他人的承认或欲望的主体性。人们会发现,自己要么在欲求一个永远无法夺得、无法占有的对象,要么就必须面对僭占这种对象而引致的虚空。这种否定性是通过将自我投射到它想要吸收或与之抗争的另一个人的欲望上而展开的,因此它既可以生成身份(或对身份的追寻),也可以生成社会纽带。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否定性是自我的一种积极运动。指《存在主义咖啡馆》。 我在这里说的“消极/否定性纽带”完全是一种不一样的东西(一种非黑格尔的意义):“消极”在这里意味着,主体因其自身欲望的结构不想建立关系,或不能建立关系。在“消极纽带”中,自我完全逃避了欲望和承认的机制。处在这样的纽带中,主体并不想去发现、知晓、僭占、征服他者的主体性,他者只是自我用来表达、确认个人自主性的方法——而不是承认的对象。我们其实可以在此借用让—保罗·萨特“虚无”的概念(虽然他......

  1. 信息
  2. 第一章 不爱:消极选择的社会学导论
  3. 作为自由的爱
  4. 对自由批判之难
  5. 选择
  6. 消极选择
  7. 第二章 前现代的求爱、社会确定性与消极关系的兴起
  8. 求爱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9. 确定性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10. 作为一种消费自由的性自由
  11. 一条社会与性的新语法
  12. 第三章 搞不懂的性爱
  13. 不经心性爱及其难以捉摸的后果
  14. 不经心与不确定性
  15. 不确定性和消极社会性
  16. 第四章 视觉资本主义与本体不确定性的崛起
  17. 身体的价值
  18. 生产符号价值和经济价值
  19. 价值评估
  20. 性价值的贬低
  21. 改变评估的参照点
  22. 让人困惑的主体地位
  23. 第五章 处处设限的自由
  24. 同意什么呢?
  25. 混乱的意志
  26. 不稳定性作为一种情感状况
  27. 不发一言地退出
  28. 信任与不确定性
  29. 第六章 离婚作为一种消极关系
  30. 爱的终结
  31. 离婚与女性在情感领域中的位置
  32. “抽身而去”的叙事结构
  33. 性的大分离
  34. 消费客体:从过渡客体到退出客体
  35. 自主与依恋:分歧无解
  36. 情感本体论和非约束性情感契约
  37. 情感能力和女性在关系过程中的位置
  38. 结语 消极关系和性的蝴蝶政治
  39. 致谢
  40.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