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对谈录(全二册)_俞敏洪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俞敏洪

内容节选

对话施展换个视角看中国 “野蛮从来战胜不了文明。 作为一个大国,你越成就他人,就越能成就自己。”施展 政治学学者,1977年生于辽宁阜新,北京大学史学博士。曾任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出版作品《枢纽》《溢出》《破茧》等。 俞敏洪:朋友们好,今天我和青年学者施展老师一起谈论有关中国历史、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话题,这些也是施展老师研究的课题。 施展本科是工科,毕业后转向了人文,在北大学习了国际政治,并将中国历史作为博士研究课题。从工科转向文科中的人文方向,他的视野和视角就不太一样了,所以他能用新的逻辑来解释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中国今天在世界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我相信大家今天一定会很有收获。 —对谈环节— 1.寻找中国问题的起点 俞敏洪:施展老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跟你进行对话,你的书我已经读了好几遍,太厉害了。 施展:不敢不敢,谢谢俞老师。 俞敏洪:你本科是工科,后来转向了国际政治、文明文化、中国历史的研究,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你从比较好找工作的工科转到了一个不太好找工作、研究起来又让大家觉得离生活比较远的国际政治和中国历史研究呢? 施展:我本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学系统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可能像你说的一样,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很不错,但我对这个不是特别有兴趣。我高考的时候本来也没想去北航学工科,但我当时没考好,差了几分,就没去成想去的学校。但不管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内心一直都想搞清楚一个问题——中国到底如何变成今天的状态? 俞敏洪: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进入你脑袋的?这是一个超大的问题。常常有一个说法,我们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民族到今天一直还在辉煌之中,所以很少会有人去想,中国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的话题。你当时作为一个大学生,怎么会在脑袋中产生这样一个问题? 施展:这个问题也是我读研之后提炼出来的。我读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些西方的东西、一些世界史,觉得中国似乎和别的国家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可到底不一样在哪儿,怎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以及总觉得有可能变得更好,怎样才能变得更好,我就一直想搞明白。 我上大学的时候确实一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而我原来就读的系统工程专业并不能给我这方面的答案,所以我自己开始到处乱找书读。北航是一个纯工程学校,人文方面的内容非常少,当时我在北航学习,除了听老师讲课,还会自己找一些书来读。 我当时的感觉是,中国近代以来经常挨打,包括21世纪所经历的过程,大概是因为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我的思维习惯喜欢一下子找到它的起点,这能够帮助我直接厘清它的底层逻辑,所以我想搞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到底怎么发展起来的。 以前学历史的时候会讲,资本主义的起点在英国,所以我读硕士的时候,就去学了英国史。当然,我从工科纯靠自学硬跨专业,这个过程很艰难,当时考了两次折了两次,第三次终于成功了。学了三年英国史,我感觉用没有发生资本主义来解释中国,尤其是解释20世纪的中国,似乎远远不够,我之前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对于20世纪的中国史来说,有可能它的核心关键词是“革命”,所以我又想搞清楚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革命到底怎么来的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按照我的思维方式,我又习惯一下子找到事件的起点,而现代革命的起点、开端就是法国大革命,所以我读博的时候学了法国革命史,我想搞明白法国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现代革命是怎么回事,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转过来。 我的思维习惯一方面是习惯直接找到开端、起点,还有一个思维习惯,就是喜欢跟人反着来。我在北大读法国革命史的时候,我的同门师兄弟、师姐妹都是研究某个革命者、某种革命思想,研究革命中某段历史或者某件事,我们师门里大概只有我研究反革命。我想,反革命是革命的边界,如果我能把反革命搞清楚,我就能知道革命的边界和极限到底在哪儿,一定能更好地帮助我理解革命。如果我仅仅研究革命,可能就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儿,有可能导致我对革命的理解有所局限,我反倒不如先从反革命入手来研究。 俞敏洪:你的逻辑推理习惯是从一个点走向另一个点,不断深入下去,这实际上和你学理工科是有关系的,你不自觉地在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分解历史逻辑,是不是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你寻根究源的思路和一般学文科的人似乎不是同一种思路类型。 施展:很多人都这样问我,我自己倒没这个感觉,问多了,我觉得也许有点影响吧。 2.《枢纽》中的中国史 俞敏洪:从你读博士到今年,已经18年了,你探究了这么久,也出书了,你觉得部分意义上,你寻找到你所寻求的答案了吗? 施展:部分意义上寻找到了。我后来出了《枢纽》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史,很多人以为我是学中国史出身的,后来他们一听我是学法国革命史出身的,都很意外,怎么学法国革命史的人会往这个方向转型?对我来说,学英国史、法国史,最终都是为了理解中国,我希望获得......

  1.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
  2.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
  3. 信息
  4. 前言 我为什么做直播对谈?
  5. 第一部分 精神偶像
  6. 对话 刘子超 在旅行中寻找千万种生活
  7. 对话 刘大铭 让精神超越生命
  8. 对话 陈年喜 那些静悄悄的生命也有光
  9. 对话 陶勇 内心有光,眼里才会有光
  10. 对话 桑兰夫妇 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不要放弃!
  11. 对话 陈行甲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12. 对话 余秀华 在平淡的生命中激出一朵浪花
  13. 第二部分 心灵导师
  14. 对话 李玫瑾 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
  15. 对话 周国平、郭红夫妇 孤独是一种强劲的动力
  16. 对话 彭凯平 如何才能过得更幸福
  17. 对话 刘嘉 成为更好的自己
  18. 对话 陈海贤 给自己的人生写个好故事
  19. 第三部分 预言家
  20. 对话 郝景芳 个人的成长来自内心强烈的意愿
  21. 对话 尹烨 不要在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活过
  22. 对话 李开复 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
  23. 对话 施展 换个视角看中国
  24. 后记
  25. 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
  26. 信息
  27. 前言 我为什么做直播对谈?
  28. 第一部分 文化名人
  29. 对话 张宏杰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暗下“笨功夫”
  30. 对话 赵林 往讲台上一站,我就能找到自己
  31. 对话 六神磊磊 心中有侠,世界就不会变得太坏
  32. 对话 郭建龙 用热爱行走在世界大地
  33. 对话 陈晓卿 做一只有文化的馋嘴猫
  34. 对话 杜君立 人类的进步与自大
  35. 第二部分 创业先锋
  36. 对话 陈磊 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
  37. 对话 石嫣 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38. 对话 古典 做有趣的人,过有趣的人生
  39. 对话 樊登 被读书改变的人生
  40. 对话 罗振宇 阅读和学习是成长的最好途径
  41. 对话 李国庆 激荡的人生从不畏惧一无所有
  42. 对话 刘润 商业是人类社会繁荣的发动机
  43. 对话 韩焱 成长是一场拥有希望感的旅行
  44. 对话 凯叔 为了孩子:凯叔创业的不易和坚守
  4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