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精要_陈嘉禾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陈嘉禾

内容节选

科技公司与电商的护城河 坦白地说,我并不太懂大部分的科技公司,因为那些技术实在太专业,需要准确理解它们在行业内的定位,需要的知识又太广博。要知道,能描述一个行业、给出一些解释是一回事,能准确地判断一个行业的动向并做出成功的投资是另一回事。但是,撇开繁杂的科技细节,传统的经济规律仍然可以为高端洋气的科技公司带来护城河,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的护城河,而不是高精尖的科技,在很多时候能够成就伟大的科技公司。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连串科技公司的名单:微软、苹果、甲骨文、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美国在线(AOL)。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从商业模式来说,这些公司的成功类别无外乎三类:依靠天然垄断构建的独立王国,依靠资本堆砌和知识产权保护组成的规模效应,以及经过充分竞争奠定的领先地位。 对投资者来说,第一类公司无疑是最理想的:垄断难以建立,一旦建立则难以动摇。这意味着这类公司会持续带来更稳定的回报,同时可以对客户收取更高的费用。阿里巴巴、亚马逊、腾讯、谷歌是这类公司的典型。如果下次你能再发现类似的客户越多垄断性就越强,同时垄断性越强客户就越多的公司,请一定不要放走它。 第二类公司依靠长期的资本累积组成强大的资本帝国,同时发达国家先进的专利保护,使得它们能够依据这种优势取得优异的回报。这类公司包括微软、甲骨文、转型以后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美国在线。资本的多少对这种公司至关重要,而缺乏资本的对手一般无法生产出类似的产品。此外,已经投入的资本一般都有不错的累积性,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丧失太多的价值。相对地,这类公司的资本开支一般都要大于第一种,同时缺乏垄断性使得它们偶尔也会面临同样规模对手的竞争。总体来说,这类公司的利润会差一些,同时增长也不够快。不过,稳定性还算不错。 最后一类公司最辛苦,这些公司一般以生产相互之间没有太大关联性的消费类产品为主。比如说,它们生产手机和个人电脑,而不是操作软件,这就使得它们的客户黏性非常差。这类公司需要不断生产最优质的产品,而它们的产品不断遭遇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稍有大意,它们的优势就不能保持。同时,单个产品的独立性强,导致客户的黏性极低。最后,它们生产的产品多为独立消费类产品,导致在之前累积的资本也不能给它们带来太多的护城河。这类公司包括苹果、转型以前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等。虽然这类公司———比如苹果———也能成为伟大的公司,但无论它们多么杰出,仍然面临无可逃避的挑战。[1]对于企业家,这种挑战可以成就他们传奇的经验,但是对投资者却意味着更多的波动性和更少的确定性:你能确定你买了苹果,而不是诺基亚或者黑莓吗? 回到A股如火如荼、动辄百倍市盈率的网络科技股上,属于前两类的公司又有多少呢?大部分公司并没有足够的护城河,它们都在第三类公司的领域内拼杀。这些公司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它们真的值得动辄上百倍PE、十几倍乃至数十倍PB的估值吗? 电商行业具有垄断性 和传统的市场一样,电商行业是一个极具天然垄断性的行业,一个电商平台有越多的买家,就会聚拢越多的卖家,而有越多的卖家,就会有越多的买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淘宝、京东几乎垄断了这个市场的原因。挑战一家已经具有垄断优势的电商企业,需要改变数亿消费者和几千万商家的习惯,这是非常困难的。垄断优势一旦形成,电商企业对客户的议价能力就会非常强,这也是龙头电商企业利润率很高的原因。但是,成长初期的电商企业则具有天然的劣势,消费者需要改变消费习惯使用一家新的平台,商家也需要忍受新平台更少的客源,这种改变需要强大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极难获取。 另外,我们需要看到,虽然电商行业的垄断性会导致竞争缺失,但一旦有两家同等规模的电商企业同时存在,它们之间是没有本质差异的。甚至可以说,两家同级别电商之间的差异,比传统商场和市场更小。传统市场至少仍然拥有地域方面的优势,一家市场对于离自己更近的客户来说,总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客户点点鼠标就可以浏览的电商来说,两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电商企业也看到了差异化太小这一问题,因此电商企业也不断在各个方面试图增强自己的差异性,比如互联网金融、市政缴费联网等等。不幸的是,任何一家电商的模式都可以被对手模仿,在技术方面,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天然的屏障。 对于投资来说,电商行业有两个致命的劣势,估值太贵,创立者都太熟悉资本运作。一方面,由于电商行业潜在扩张空间巨大,又是顶尖的科技产业,因此很难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优质企业。而由于不是重资产行业,能以便宜价格买到的问题企业发生反转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由于电商行业的创立者大多与资本运作方关系紧密,又对自己的企业比投资者更为了解,因此优质电商企业一旦价格下挫,往往会选择私有化,这就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难以进行逆向投资。 不管怎么说,电商行业仍然是引领中国消费的顶尖行业,创造了大......

  1. 信息
  2. 推荐序
  3. 自序
  4. 第一章 投资的哲学思想:高、深、远、大
  5. 投资的四个维度
  6. 投资思维四要素:高、深、远、大
  7. 投资市场如战场
  8. 如何做一个好的策略研究员
  9. 伟大投资者的特质:特立独行
  10. 什么是投资者的专业
  11. 投资莫要“如虫蚀木,偶然成文”
  12. 学郭橐驼做投资
  13. 旱买船,涝造车
  14. 2 000多年前的两支赵军:你们本可选择不战
  15. 不要忘记投资中的空性
  16. 投资需要放弃寻找认同感
  17. 长期投资如何抉择:陈胜为什么争不到天下
  18. 投资研究的误区:一样的现象,不一样的结果
  19. 这不光是概率大小的问题!
  20. 赚钱的原因比赚钱更重要
  21. 第二章 市场的混乱与机会:世界上最美好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
  22. 世界上最美好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
  23. 没有市场真正成熟
  24. “理性人”根本不理性
  25. 从秦相李斯的奏章说开去
  26. 人太少的地方轻易不要去?
  27. 不一样的恐慌:无声的恐慌与喧嚣的恐慌
  28. 集体性的逆向思维:当所有人都发现市场错误的时候
  29. 相信市场的无序与非理性
  30. 曾经有一个时代,因为金融市场极度稳定/不稳定……
  31. 你读懂文章背后的真相了吗?
  32. 第三章 价值投资的技巧:用长期持有的态度交易
  33. 一个模型证明价值投资的威力
  34. 必修课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5. 必修课2:持续增长比短期盈利更重要
  36. 必修课3:低估值与好股票
  37. 必修课4:好公司不代表永恒存在
  38. 请你用心记下四个字:低、好、散、长
  39. 寻找皇冠上的钻石
  40. 历史证明高股息率带来超额收益
  41. 高分红与复利投资的威力
  42. 善用“套利”这把利器
  43. 鸡蛋的故事与股票的估值
  44. 关心市场涨跌?你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45. 用长期持有的态度交易
  46. 浅谈长期延续性对逆向投资的重要性
  47. 投资中的一击必杀
  48. 赚钱机会就在身边,你得学会观察生活
  49. 谁都知道那儿钱多!
  50. 第四章 寻找好行业与好公司:你能和那家企业竞争吗?
  51. 九方皋相马与巴菲特选股
  52. 你能和那家企业竞争吗?
  53. 三个具有长期优势的行业
  54. 好行业坏公司与坏行业好公司
  55.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56. 集中还是分散?论巴菲特和施洛斯的区别
  57. 假如彼得·林奇在中国
  58. 本地化与自然垄断:科技产业A股掘金要素概论
  59. 如何寻找具有长期优势的公司
  60. 规模效应细说
  61. 科技公司与电商的护城河
  62. 股票中的债券:机场行业优劣细谈
  63. 消费品行业细说
  64. 公认的成本线并非牢不可破:从黄金的例子讨论开去
  65. 掘金金融行业:证券、银行、保险
  66. 被遗忘了的传统行业
  67. 行业的恶性竞争一定不可避免吗?
  68. 怎样的并购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
  69. 第五章 文景之下必有牛市
  7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景之下必有牛市
  71. 中国下一个30年
  72. 中国式“政策市”有迹可循
  73. 从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看中国金融系统稳健性
  74. 改善人口结构政策不是特效药
  75. 重新解读城镇化
  76. 站在巨人的肩上看经济与投资
  77. 第六章 如何投资国际市场:搞得懂、分得散、忍得住
  78. 海外投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79. 港股投资三策略
  80. 投资港股必须知道的六件事
  81. 从基本面和两地比较研究香港市场
  82. 熊久易大涨:从美股历史经验中发掘规律
  83. 便宜不是投资的唯一理由
  84. 事件驱动有多难把握
  85. 希腊老船王的投资智慧
  86. 你看过索罗斯写的研究报告吗?
  87. “股票指数”可以很厉害
  88. 牛津教授的希望
  89. 被动型价值投资者如何应对私有化
  90. 第七章 量化投资与多元化投资:为什么彼得·林奇不喜欢债券?
  91. 指数投资的效用:如何做到“以黄金抠者巧”
  92. 三种量化投资策略细说
  93. 量化交易:一条只适合少数人的路
  94. 技术分析真的有效吗?
  95. 牛市上涨靠周一:情绪发酵下的新兴市场特有现象
  96. 衍生品投资真是你的菜吗?
  97. 你买黄金的理由是什么?
  98. 另类金融交易所能成功吗?
  99. 股与房,向左走向右走?
  100. 中国地产市场正在割裂吗?
  101. 投资拿不定主意?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
  102. 从ETF套利中的价差,看稳定状态与最优均衡状态的区别
  103. 为什么彼得·林奇不喜欢债券?
  104. R001=50.5% :不得不借的代价?
  105. 初探高端收藏品市场
  106. 第八章 投资中的制度设计:以辽人守辽土
  107. 以辽人守辽土:论投资行业的制度设计
  108. 胜不必对,败不必错
  109. 选择资产管理者的关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110. 专业投资者不应该为保本和平仓线付出代价
  111. 扁鹊六不治与价值投资六不管
  112. 财富管理不应该追求绝对回报
  113. 分散还是集中投资?这不是关键问题
  114. 请关上你的行情机
  115. 为什么成熟的市场需要更加市场化的IPO机制
  116. 注册制如果实施,资本市场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117. 杂谈金融杠杆
  118. 投资最好远离杠杆
  119. 本质的区别——消费类杠杆与金融类杠杆
  120. 杠杆对衰退周期的影响
  121. 胆愈大而心愈小:机会越多杠杆就得用得越少
  122. 个人投资者的优势
  123.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