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社会工作研究系列)_高万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高万红

内容节选

第二节本节内容曾以《精神科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昆明K医院为例》为题发表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第4期,收入本书时有修订。综合医院精神科的社会工作 在我国,大部分综合医院都没有独立设置的精神科,少数设立了精神科的综合医院一般只有精神科门诊而没有病房;既有精神科门诊,又有病房服务的综合医院在中国为数不多。昆明Y医院是云南省的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该医院有独立的精神科门诊和病房,从2001年开始在其分院住院部开展了精神医疗社会工作服务。本节主要以Y医院精神科社工服务为个案,阐述精神科社会工作的内容、方法,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其服务模式的本质,揭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Y医院精神科简介所谓开放式管理是指对精神科的病人的管理方式与其他科室的病人一样,不同于大多数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病人进行隔离式、封闭式管理。 Y医院是云南省一所设备先进,科室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教学医院,始建于1941年,有70余年的历史。1993年1月,它成为首批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的医院。Y医院的精神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叫神经精神科,也收治少量的精神病患者。“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精神科被关闭,只保留了神经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恢复高考后,卫生部要求在医学院开设精神病学这门课。作为教学医院的Y医院就从神经科分出一部分医生,成立了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到了1985年,由于教学的需要,精神科正式从神经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1986年开设专门的精神科门诊,1987年在Y医院的分部开设了16张开放式管理 的病床。1993年Y医院又在总院开了一个精神科病房,目前分部和总院共有150张病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综合医院中设有精神科住院部的医院之一。服务对象除了本地患者外,还有来自广西、四川、贵州、重庆等省份的患者,一些沿海地区的患者也会慕名前来求医。 Y医院精神科的常规的服务主要是临床门诊和住院治疗服务,也开展一些临床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量(主要提供智力和人格方面的测量)。作为一个设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病科,Y医院的服务对象定位于既有精神疾病又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由于它是综合医院,又实行开放式管理,精神疾病患者到Y医院就医没有太大的压力,正如Y医院的精神科主任说的:“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不把服务对象关起来,而是使他们感觉受到平等、人性化的对待,和其他科室的病人是一样的。因此,很多患者都很乐意到我们这来接受治疗。我们这的住院病人的构成和传统的精神病院不同,他们80%是精神分裂症,我们这除了精神分裂症之外,还有酒精中毒、各种躯体不适、情感障碍、焦虑等神经症患者,病种比较杂。由于医院地处城市的中心,具有小区服务的功能。昆明城区的病人很容易来院随访,每周来一次也没有太大的困难。另外,我们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很多其他科的病人也很容易产生精神疾病,我们能够提供及时的会诊。我们每年的会诊量在200~300人,使其他科室病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我们的医院具有对病人提供身心整合服务的功能。”此外,Y医院的精神科还是中国精神卫生网的核心成员单位,积极利用网络开展精神疾病的咨询和宣传服务。在中国,即使是在大城市中,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也比较低,Y医院的精神科主任说:“目前,在大城市中,我个人认为前来就诊患者只占全部患者的30%,因此,宣教工作很重要。”Y医院精神科还是国家心理治疗师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与德国合作成功举办了三期中德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工作,为推动心理治疗在中国卫生医疗领域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 Y医院精神科开展的社会工作 (一)开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动机 Y医院精神科的主管和医生们普遍认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不是只靠医生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参与和合作。但是,由于目前卫生医疗体制的限制,无法在精神科设置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专职岗位,精神科的一些医生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的训练后,也开展少量的心理治疗服务,而患者对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很大,于是,Y医院精神科采用在体制外聘用社会工作者的方式,于2001年在其分部尝试开展精神科社会工作服务,把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结合起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服务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肯定,病人的来源地也不断在扩大,一些在大城市、大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也常常慕名前来就医。Y医院精神科的主任说:“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人际沟通和交往上的困难,比如精神分裂的患者不愿意与人交往,社交恐怖症的人害怕与人交往。把他们集合在一起,让他们进行相互的沟通,培养其团队精神。这样做下来的结果,病人特别满意,今后等病房扩大后我们还要继续把它做好,如按病种进行分类指导等。” 精神科社会工作最早的服务形式是大组治疗,其创办人L主任说:“早期开展大组,是考虑到住院......

  1. 信息
  2.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编委会
  3. 禀承优良传统 创建一流学科
  4. 序言
  5. 第一章 导论
  6. 第一节 研究背景
  7.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8.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9.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0. 第一节 医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11. 第二节 社会工作视角下精神障碍康复服务
  12. 第三章 精神疾病康复的实践与理论发展
  13. 第一节 对精神疾病认识和服务的演变
  14. 第二节 精神疾病康复的主要理论
  15. 第四章 精神科社会工作
  16. 第一节 精神科社会工作简介
  17. 第二节 综合医院精神科的社会工作
  18. 第三节 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中的社会工作
  19. 第五章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20. 第一节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发展
  21. 第二节 会所模式在中国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22. 第三节 社区康复服务中面临的挑战
  23. 第六章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康复的行动
  24. 第一节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过程
  25. 第二节 分裂与整合:精神分裂者的康复服务
  26. 第三节 能耐为本视角下的精神障碍者积极自我意识的建构
  27. 第四节 重构长期住院精神障碍者的社会支持
  28. 第五节 精神障碍者的家属互助小组实践
  29. 第七章 角色·挑战·发展
  30. 第一节 社会工作在精神障碍者康复中的角色与作用
  31. 第二节 精神医疗社工的角色困境
  32. 第三节 发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建议
  33. 参考文献
  34.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