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族内的罪与刑(世间之盐系列)_魏道明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魏道明

内容节选

第四章“亲亲”与“尊尊” 一 儒家亲属伦理的出发点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06页。 “亲亲”与“尊尊”是儒家亲属伦理的两大原则。“亲亲”是指爱自己的亲人,“尊尊”是指敬重亲人。《礼记·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孔颖达疏:“上治祖祢,尊尊也者,治犹正也,上正治祖祢,是尊其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者,下正于子孙,是亲其亲也。上主尊敬,故云尊尊;下主恩爱,故云亲亲。” “亲亲”与“尊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如子女对父母,就同时存在着恩爱与尊敬之情。但从性质上说,“亲亲”与“尊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见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409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592页上栏。(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人部》,第365页。(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酋部》,第752页。(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我部》,第633页。 《说文解字·见部》释“亲”为“至”,段玉裁注:“情意恳到曰至。” 《尔雅·释亲》邢昺疏:“亲,爱也,近也。然则亲者,恩爱狎近不疏远之称也。” “亲”与“仁”大约意义相当,《说文解字》释“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曰:“按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 而“尊”,原意为酒(礼)器,含有礼、尺度、法度之义, 与“义”略同。《说文解字》释“义”为“己之威仪也”,段注:“义作仪,度也。” 因此,从儒家的道德概念上讲,“亲亲”属于“仁”的范畴,而“尊尊”属于“义”的范畴:《孟子·尽心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765页。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荀子·议兵》,中华书局,1988,第279页。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礼记·表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639页。 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 儒家虽然既讲“尊尊”又讲“亲亲”,但其亲属伦理的出发点,应该是“亲亲”:《公羊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220页。 故王者始起,先本天道以治天下,质而亲亲,及其衰敝,其失也,亲亲而不尊;故后王起,法地道以治天下,文而尊尊,及其衰敝,其失也,尊尊而不亲,故复反之于质也。 《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中华书局,1982,第2091页。 这里的所谓“后王”是指周天子,“王者始起”中的王者是泛指夏商两代。故《史记》中也言“殷道亲亲,周道尊尊” 。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说: 殷人尚质,亲亲,谓亲其弟而授之;周人尚文,尊尊,谓尊祖之正体,故立其子,尊其祖也。 按此,“亲亲”属于“质”,而“尊尊”属于“文”。“质”通朴或野,“文”当华或雅讲,也就是说,“亲亲”是人的天性,是人伦的出发点和起始点,而“尊尊”是“亲亲”的发展与升华。九族的范围有多大、应该包括哪些人,在汉儒那里就存在着争论。在古文经学派看来,家族是专指宗族而言的,范围只包括同姓亲属,同族即是同宗,故九族是指同宗高祖至玄孙的上下九代亲属;但在今文经学派看来,家族的范围除了同姓亲属外,还应包括异姓有服亲属,即母亲和妻子方面的近亲,故九族是指内、外有服亲属共同组成的亲属集团,其中父族四:五属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也即姑及子)、己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也即姊妹及子)、己之女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也即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也即姨及子);妻族二: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今文经学家关于九族的说法多有谬误之处(具体论述请参见魏道明《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第151~154页),故采用古文经学家的说法,认为九族是指同宗高祖至玄孙的上下九代亲属。 “亲亲”的范围一般以九族 为限,《尚书·尧典》有“以亲九族”的说法,《左传》“桓公六年”条也说“亲其九族”。《礼记·丧服小记》所以言:“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古礼倡导人们“大功同财”,如郑玄在注《仪礼·丧服》中的“大功之亲”时就说:“大功之亲,谓同财者也。” 九族之内,对亲等属于缌麻、小功的亲属,大概做到不疏远就算是“亲亲”了,礼制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更近范围的大功亲属,则要同居共财, 亲密相处,不分彼此。亲等在大功以上的亲属,则称至亲或期亲,更应亲密无间,与己视为一体:《仪礼·丧服》,(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第1105页。 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礼记·礼运》,(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422页下栏。《论语·雍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1. 信息
  2. 前言
  3. 上篇
  4. 第一章 亲属范围与五服制度
  5. 第二章 杀伤
  6. 第三章 奸盗
  7. 下篇
  8. 第四章 “亲亲”与“尊尊”
  9. 第五章 容隐
  10. 第六章 缘坐与独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大清律例》所见亲属相犯罪名的归类及特点分析
  14. 清代的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