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伦理(第2期)_侯欣一 主编;夏纪森 执行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侯欣一 主编;夏纪森 执行主编

内容节选

我国多地生态破坏的治理研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抉择卫乐乐,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卫乐乐 摘要:2010年到2012年春连续三年云南出现大旱天气以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各种生态破坏事件,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在造成生态损害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出现连续长时间大面积大旱以及其他的生态破坏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主因。造成这样严重损失的原因主要有过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忽视对传统文化中环境保护思想的继承等。对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实行经济与环保并重,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因素。 关键词:生态破坏 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 环境保护 2010年到2012年春连续三年云南出现大旱天气,给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519页。〔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苟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第37~38页。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气候领域内专家学者在解读云南大旱的原因时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连续时间内的气候反常是导致云南大旱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当时存在的异常气候活动导致了云南连续三年大旱,然而,结合云南哈尼梯田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自然因素是导致云南大旱并造成严重损害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绝对因素,这是因为我们决不能忽略人为因素对云南大旱造成的重要影响。对于天灾所造成的损害尤其是产生天灾的原因,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大自然的独立现象,但若从本质上来看,可以认为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整个生命世界在起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地方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情形,诸如:福建紫金矿业污染案件以及其他地方所发生的各个因环境污染所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一 云南大旱中人为破坏作用的分析 (一)过度的开发导致环境严重破坏冯天瑜:《传统生态之后的价值及限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过程中,产业升级换代发生在我国东、中、西地区。在产业更新换代过程中,基于利润最大化以及环境保护等的压力,产业也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许多污染性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这些污染性企业可以为当地带来巨额的税收收入,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云南为发展当地经济,也在不断地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在金光纸业发展造纸业的过程中,当地为满足投资方生产原材料方面的需要,将部分宜林荒地种植巨桉树这种丰产速生林,但是同时也将部分当地的原始林业划入了该企业发展所用的原料生产用地,将原始林中的原始树林砍伐后种植巨桉树。但是,根据相关专家的介绍与评估,单一的巨桉树种植将给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加之云南独特的地理条件,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低矮灌木丛,导致地表裸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情况同样存在于其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情形中,诸如:福建紫金矿业污染案、腾格里沙漠污染案等。人们未能克服自身对自然的盲目性,人们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有意无意地侵害、损坏环境。 (二)经济发展的短视张翠叶:《藏民族传统文化生态观的形成研究》,《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第4期。 自人类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要求与主张之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如何平衡始终处于较为艰难的选择之中。基于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我国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情形。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未得到根本性调整的情况下,二者关系始终处于一种难以选择的境地之中,要么因注重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破坏,要么因重视环境保护而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未能给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由此当地发展的重点在于加速经济发展以促进当地发展。在当前政绩考核模式仍以GDP为重点的情况下,政府发展的目标以及发展重点均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当地政府的追求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发展。这将会导致当地政府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从而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的影响。在GDP至上的时期,这一价值观更激发了整个社会对待自然资源急功近利的态度,“成就”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理论和行为模式。而且,现代社会的产品很少直接与自然资源本身相联系,即使生产过程污染和破坏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的主体和消费主体对自然的负罪感也会因此弱化,难以激发其对自然......

  1. 信息
  2. 编辑委员会
  3. 发刊词
  4. 自然法专题
  5. 德沃金法律阐释性研究
  6. 目的性言说与自然法理论
  7. 论公民诉权的正义价值及其限度
  8. 法律方法研究
  9. 秦汉时期司法审判形成的“比”考析
  10. 法律与信用伦理专题
  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下个人信用信息权利的冲突与协调
  12. 法律与环境伦理专题
  13. 我国多地生态破坏的治理研究
  14. 现代环境法治的习惯法资源发掘
  15. 法律与财税伦理专题
  16. 财政与国民性关系机理探析
  17. 法律职业伦理专题
  18. 论辩护人对翻供的态度与策略
  19. 域外法苑
  20. 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之预防
  21. 人物访谈
  22. 论法治与德治
  23. 论学书信选
  24. 与邓正来先生问学书信选
  25. 新书会谈
  26. 《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会谈
  27. 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