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伦理(第8辑)_夏纪森 执行主编;侯欣一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夏纪森 执行主编;侯欣一 主编
内容节选
法治论坛同情与正义 ——休谟与斯密的“同情”观比较研究夏纪森,法学博士,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 夏纪森 摘要:斯密伦理学受到休谟思想的巨大影响,在处理的问题和提出的理论方面,以及对前辈们的批评和继承方面,《道德情操论》和《人性论》全是相似的,而且《道德情操论》中有不少地方是对休谟不同程度的参照。不过,斯密认为休谟的道德理论是一种没有抓住人类道德本来情形的哲学家的建构,他改造了休谟的“同情”概念,针对休谟法则和休谟难题的解答进行了一种极其有益的尝试。斯密把情境引入“同情”中来,避免了休谟的“同情”概念所针对的是具体的对象而无法同情抽象的正义规则的困难,同时又避免了休谟“同胞感”脱离具体语境的困难。此外,斯密提出的“公正的旁观者”理念为当下探究全球正义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视角。 关键词:同情 明智的旁观者 公正的旁观者 引论〔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周祝平、赵正吉译,华夏出版社,2008,第10页。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第65页。〔英〕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周祝平、赵正吉译,华夏出版社,2008,第12页。 就斯密的伦理思想而言,他的思想来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实验科学的原则与方法;以培根、洛克、贝克莱为代表的欧洲近代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17、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包括沙夫茨伯利、蒙德威尔、哈奇森、巴特勒等。就斯密的思想传承来看,弗朗西斯·哈奇森(1699—1746)和大卫·休谟(1711—1776)对他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哈奇森出生在北爱尔兰,后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斯密曾是他的学生并深受其影响,“在斯密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的时候,他回忆母校对自己的恩情时这样称呼哈奇森——‘永远难忘的哈奇森’” 。“哈奇森以《对我们的美和德的观念的起源的探讨》一书而闻名。他强调道德的来源不是理性而是感性,是人所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感’。他在沙夫茨伯利工作的基础上,将道德感理论完整化和系统化了。” 对斯密影响最深的是休谟,休谟不仅同哈奇森友情深厚,而且在道德理论方面受惠于哈奇森,尽管休谟与哈奇森在道德理论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而也正是哈奇森把斯密推荐给了休谟 ,斯密与休谟更是有着深厚的友谊,甚至相互指定对方为自己的遗稿继承人。〔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第7页。〔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69页。Kund Haakonssen,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45.Kund Haakonssen,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45. 斯密伦理学受到休谟思想的巨大影响,这可以从《道德情操论》与《人性论》的内容中看出来。休谟在《人性论》里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人性的科学体系,因为在休谟看来,“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无不包含在于人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因而,休谟“直捣哲学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 由此我们在《人性论》里看到了一位年轻人去征服他称作科学的“首都”从而赢得荣誉且名噪一时的尝试。而就其道德学而言,“实现这一尝试的关键在于说明,明确地从我们的自然的人类利益和我们对社会的需要来看,道德是一个自然事实。这个解释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 ,休谟对道德区分来自理性的观点进行反驳,而将情感看成道德的根源,并且认为同情对社会中的人在基本的道德原则取得一致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亦即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同情。哈康森指出,“在处理的问题和提出的理论方面,以及对前辈们的批评和继承方面,《道德情操论》和《人性论》全是相似的,而且《道德情操论》中有几处地方是对休谟不同程度的参照” 。当然,斯密与休谟的道德理论除了语言风格上的不同之外,斯密还认为,“休谟的道德理论是一种没有抓住人类道德本来情形的哲学家的建构” 。 在休谟与斯密之间的思想传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拟从同情与旁观者这个论题入手,深入辨析斯密和休谟在“同情”和“旁观者”概念上的差异,探究他们思想之间的传承与差异。 一 休谟的“同情”与......
- 信息
- 本期文章
- 主体性与中国法律哲学的建构
- “马克思-孔子范式”
-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建构的理论资源与可能路径
- 知识、权力与自我
- 论风险的法律意义
- 同情与正义
- 行政复议权的组织安排
- 技术创新背景下法律预防原则的发展
- 世界法哲学纵览
- 预防刑法视野下罪后情节的出罪功能及其规范适用
- 基于生态文明的法理学
- 行政刑法发展的新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