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史再考:由公议、王政走向集权、去身份化_【日】三谷博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日】三谷博

内容节选

一“名贤侯”汇集京都与“政体一新” “名贤侯”对“公议”的追求与幕阁恢复“幕威”的愿望 文久三年八月攘夷激进派离开京都后,朝廷在表面继续对幕府提出攘夷要求,实际上已经把焦点转移到恢复国内秩序上,因此首先要求岛津久光进京(三谷,1997,第七章)。政变之后,攘夷派的大大名继续留在京都,攘夷派的德川庆胜(尾张)临时进京,提出就攘夷问题与幕府斡旋。于是朝廷决定派出攘夷督促使,但同时拒绝长州的申诉使节进入京都。十月三日久光进京后,开始向萨摩与原一桥派表明希望恢复秩序的意志。其间,攘夷派大名逐一退出京都,久光企图召集将军与原一桥派大名至京都,他催促高知的山内容堂与宇和岛的伊达宗城前来京都,还向朝廷进言,以朝廷命令于十月七日召集一桥庆喜和松平春岳前来,并于十一日发出要求将军家茂再次上洛的命令。久光的构想是,通过将军、幕府首脑与原一桥派的“名贤侯”的协商,使日本的政权自身份、家格低微的“阁老”转向由“身份、家格高贵的诸侯”掌握,同时把朝廷的主导权由藤原五摄家转移至皇族手中(续再梦二,第181—182页)。这实际上是要实现桥本左内曾经提出的政体改革构想。 对此,孝明天皇于十一月十五日给久光发出亲笔信,内容如下。第一,关于攘夷,不打无胜算的战争,但必须迅速采取措施。第二,关于政权,有“委任关东”与“王政复古”两个说法,朕采用前者,公武合力建设和熟之国(孝明天皇纪四,第930页)。信中没有表明对大名参政的态度,但其中希望恢复秩序以及借助大名之力的意思已经十分清楚了。 对此,江户的阁僚鉴于上年春夏的经验,把注意力集中于攘夷一点上,同时心怀恢复“幕威”的强烈愿望。作为不依靠战争而体现攘夷姿态的策略,幕府制定了封锁最大港口横滨港的方针。自文久三年三月春岳辞职以来,政事总裁一职一直空缺,于是幕府任命攘夷论者松平直克(川越藩)担任此职,年末又派遣谈判锁港问题的使节前往欧洲。接着发布命令,把象征“幕威”的殿中服制改为改革以前的样式(十一月十日)。 这样,在攘夷激进派退出京都以后,中央政界相关人士在公武和解这一点上趋于一致,但是在政权构想方面,希望参与政权的大大名与以恢复幕府权威为至上课题的幕府阁僚的意图迥异。此时,出面调停二者关系的是一桥庆喜,他已经超乎调停之上,表明了希望建立新政体的态度。他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进入京都,为了实现公武和解乃至公武合体,构想将军逗留于大阪,并表明了接受“名贤侯”参与政权的态度。如果这一计划获得成功,的确有可能在关西建立新政权。 改革朝议机构与“朝议参与”的成功 孝明天皇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把九月就任内览一职的二条齐敬升任为左大臣,还任命其为关白。直至王政复古时为止,二条与中川宫朝彦亲王(这一年改称贺阳宫)一直一道辅佐天皇。朝廷于十二月三十日任命一桥庆喜(将军监护人)、松平春岳(越前藩退位藩主)、松平容保(守护职,会津)、伊达宗城(宇和岛藩退位藩主)、山内容堂(土佐藩退位藩主)等人为“朝议参与”。翌年元治元年(1864年)正月十三日,授予岛津久光(萨摩藩主之父)官位,并列入朝议参与。萨摩与越前藩自安政五年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参与政权,在此之前首先要参与朝政,这次终于实现了这一目的。 此外,朝廷还重视萨摩提案中提到的皇族作用一事,于是安排山阶宫晃亲王还俗,然后命他加入国事挂。结果,元治元年初春,朝廷新设立了朝议机构,朝议决策的过程如下。正式的朝议由皇族、三公(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议奏、武家传奏组成的国事挂主持,他们在京都皇宫的小御所向担任参与的大名们下发审议事项文书,安排咨询任务。担任参与的大名们集合于京都的官邸,讨论审议事项,作出决议、回答咨询。国事挂收到答复后,再作出最后决定。 然而,实际主导政局的是岛津久光。他于正月七日秘密与朝彦亲王和内大臣近卫忠房会面,递交了下发给即将来到京都的将军家茂的敕书草案。预定于二十七日下发给家茂的敕书纲要如下。第一,文久二年的幕政改革与将军上洛为值得称赞之事。第二,必须谴责三条实美等人的攘夷倒幕的企图,必须处罚唆使这一行为的长州。第三,需倾注全力,加强应对西洋的军备。第四,将军与大小名均为朕之赤子,朕将与彼等共同“一新”天下(孝明天皇纪五,第26—27页)。久光一方面称赞幕府的行动,另一方面强烈谴责长州主导的激进攘夷与倒幕的企图,以此策略促成公武和解。 不难想象,将军上洛时,怀揣这一计划的萨摩、参与大名与幕府阁僚之间必将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于是,一桥庆喜于正月九日制定了以下内容的调停方案,并获得了参与大名的赞同。第一,根据朝议结果,决定征讨长州,任命纪州藩主德川茂承担任将军代理者,任命会津为副总督。第二,一桥辞去将军监护人一职,改任禁里守卫总督,与担任京都守护职的春岳一道守卫京都。第三,安排岛津久光与山内容堂担任幕府官职,并担任一桥与春岳的顾问。这一提案的首要目的是把长州列为共同的敌人,以此缓和幕府......

  1. 信息
  2. 关于书中书名、人名表述问题
  3. 序言
  4. 中文版序言
  5. 序章 明治维新的前提
  6. 一 全球化的第一波
  7. 二 第二波
  8. 三 第三、第四波
  9. 四 十九世纪中叶的交通革命与太平洋世界
  10. 第一章 近世东亚的世界秩序
  11. 一 东亚的世界秩序构图
  12. 二 近世日本的世界秩序构图
  13. 第二章 近世日本的双头
  14. 一 大名的“国家”
  15. 二 中心一:“公仪”
  16. 三 中心二:“禁里”
  17. 第三章 近世的日本社会
  18. 一 “地下”的社会
  19. 二 身份的动态
  20. 三 由“地下”向“国民”转变
  21. 四 知识网络的形成
  22. 第四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环境与对外论的积累
  23. 一 东亚国际环境的变化
  24. 二 选择锁国政策
  25. 三 知识界的世界认识
  26. 第五章 幕末:对外政策的转变
  27. 一 鸦片战争与维持锁国的摸索
  28. 二 公仪的政策转变
  29. 三 国内的抵抗与外交
  30. 第六章 幕末:政治秩序的崩溃
  31. 一 对外部压力的技术性对应与政治体制崩坏应力的积蓄(1853—1858)
  32. 二 安政五年政变
  33. 三 到底为何种悲剧?
  34. 第七章 幕末:公议·尊皇攘夷·强兵运动
  35. 一 公武和解的尝试、幕府的强兵改革与大大名的公议运动的交错
  36. 二 尊攘运动对政局的决定性影响
  37. 第八章 幕末:重建秩序的摸索
  38. 一 “名贤侯”汇集京都与“政体一新”
  39. 二 “公武合体”体制与外部势力
  40. 三 围绕“合体”“公议”的攻防战
  41. 四 “合体”与“公议”的较量(一)
  42. 五 “合体”与“公议”的较量(二)
  43. 六 对长州藩的最终处分方案与萨摩、长州的接近
  44. 第九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一)
  45. 一 长州战争
  46. 二 德川庆喜继位与丧失向公议政体转变的良机
  47. 三 最后的将军的外交与政体一新
  48. 四 公议派四侯与将军庆喜
  49. 第十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二)
  50. 一 萨摩与土佐的政策转变
  51. 二 返还政权运动与举兵的促进与展开
  52. 第十一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三)
  53. 一 德川庆喜返还政权
  54. 二 萨摩与岩仓具视
  55. 三 王政复古政变之路
  56. 四 由政变转向内战
  57. 第十二章 明治:政体变革的三年半
  58. 一 “一新”的制度
  59. 二 戊辰内乱
  60. 三 地域间的竞争与“公议”“集权”“去身份”
  61. 第十三章 明治:急进改革与武力叛乱
  62. 一 去身份化
  63. 二 培育“国民”的措施
  64. 三 地域间统合政策
  65. 四 财政统合与家禄处分
  66. 五 留守政府的宫廷政变与征韩论政变
  67. 六 西南内乱
  68. 终章 明治维新与人类的“近代”
  69. 一 被纳入全球化的交通与通讯网络
  70. 二 “东亚”的诞生
  71. 三 人类的“近代”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72. 明治维新史主要事项年表
  73. 事项索引
  74. 人名索引
  75. 后记
  76. 参考文献
  77.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