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空间中的主权问题研究_牛博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牛博文

内容节选

第三节信息主权权力的两种结构模式特纳、毕福勒、鲍尔斯:《社会学理论的兴起》,侯钧生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3页。杨深:《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关于信息的调控方式和政策均不同。就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而言,孔德延续了圣西门、孔多赛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类社会进步及理性在其中的功能研究,“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类精神的历史所支配”,“人类理智在任何思辨领域总要经历三个一般状态,即最初的神学状态、过渡的形而上学状态和最后的实证状态。” 因人类精神进化而推动的社会发展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即“神学和军事的社会制度”时代、“批判或革命的过渡”时代和“科学和工业”时代。这三个阶段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各异,第一阶段表现为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阶段表现为对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对,对自然的崇拜代替了神,形而上学研究和法学者占据政治舞台;第三阶段表现为精神权力与世俗权力分离,前者由科学家和学者掌握,而后者由工业家、银行家和商人控制。 当集权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包括信息自由在内的民主制度建设,成为清除政治领域中专权成分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法律框架逐步被建立起来,法治建设全面铺开,法治体系更趋完善,信息的自由流动、知识产权、独立媒体及其他相关行业逐步受到较为全面的法律保护。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的平面化和层级化,以不同程度和方式排列组合,得出各式形态的信息主权权力结构。其中,身处两级的基本模式是集权的信息主权权力结构和制约的信息主权权力结构。因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形成的信息主权权力结构在静态上表现为不同的权力结构模式,在动态上反映了不同的权力运行方式。信息主权权力结构是以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为核心,以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的相互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权力结构模式,即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和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模式,并在信息主权权力运行的前提、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间的关系、信息主权权力行使方向及信息主权权力运用方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一、集权结构模式 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在信息主权权力层级化方面体现为,处于较低层级的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完全服从于较高层级的信息主权权力;在信息主权权力平面化方面,信息主权权力之间地位不平等,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机制。 首先,从信息主权权力运行的前提出发,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是以信息主权权力集中为前提,强调集中的信息主权权力及其至高权威。在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下,无论信息主权权力是否被划分为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其本质是推崇一元化规制和权力的统一。其次,从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间的关系看,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在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中的地位,在法律上大致是不平等或相互隶属的。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具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信息主权权力主体之间存在隶属关系,信息主权权力即便具有层级性,但层级之间存在依附关系。下级的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是源于较高层级权力行使者的授权,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之间关系是不平等的。再次,以信息主权权力运行方向为视角,在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中,信息主权权力侧重单向运行的方向。因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是以集权为前提,表现为上级信息主权权力对下级信息主权权力的单向控制。最后,以信息主权权力运行方式为角度,在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中,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通过对信息主权权力的垄断,以此达成一种统一的规制模式。信息主权权力的行使者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或摆脱法律的约束,可能造成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的专断或滥用权力。 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的极端形态是政府或政府首脑同时是主权者。权力机关内部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分权,下级权力机关仅是贯彻上级机关意志的工具,不存在法律意义上权力制约关系。在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中,即便存在分官设吏或执行意义上的权力分层,但所有信息主权权力最终均指向一个集立法、司法和行政于一体的主体负责。该信息主权权力主体既是来源者也是行使者,是自然正当或万能的,它不仅充当各种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来源,同时也可直接行使各种类、各层级的信息主权权力。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来源于两种历史原型,一是部落社会的权力,二是极端君主制社会的权力。主权从规范主义视角看,是一种可为各种类信息主权权力的正当性来源。因此,信息主权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权力行使者的主观任意性程度较高,是一种与法治模式相对立的状态,即便是执行意义上的法制状态也难以实现。 二、制约结构模式 权力之间的制约关系实质上是权力结构的问题,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是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之间通过彼此钳制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的划分成为钳制关系的前提,当......

  1. 信息
  2. 总序
  3. 引论
  4.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主权概念研究
  5. 第一节 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
  6.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主权的挑战
  7. 第三节 信息主权存在的可行性
  8. 第二章 信息空间中主权权力结构考察
  9. 第一节 信息空间中主权的制约因素研究
  10. 第二节 信息主权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11. 第三节 信息主权权力的两种结构模式
  12. 第四节 信息空间中主权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13. 第三章 对内:信息空间中主权的法律规制
  14. 第一节 对内法律规制的现状
  15. 第二节 对内法律规制的国内依据
  16. 第三节 实现对内法律规制的国内路径
  17. 第四章 对外:信息空间中主权的法律规制
  18. 第一节 对外法律规制的现状
  19. 第二节 对外法律规制的国际依据
  20. 第三节 实现对外法律规制的国际路径
  21. 结论
  2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