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2023年第3期)_文化纵横编辑部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文化纵横编辑部

内容节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22JJD750017)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人的脊梁:老杜之于老吕 赵刚 [关键词] 杜甫 陈映真 台湾左翼 [编者按] 吕正惠是活跃在两岸知识界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生长在被称为“绿营大本营”的台南,是一个道地的本省人,却成为坚定的统派;他是大名鼎鼎的中文系大学教授,却不甘心做一个只会“做论”的学者,多年来花费大量心力“做事”——参与、领导中国统一联盟,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又主持“人间”出版项目,特别是编辑出版了陈明忠、林书扬、陈映真等前辈同志的文集,延续台湾左翼香火,推动两岸人文交流。其坚定的中国认同与左翼立场,在“台独”甚嚣尘上的时代,是比较少见且令人感佩的。 赵刚此文,通过梳理吕正惠的学术思想,带出了几十年来两岸左翼之间的曲折关联,以及吕正惠这样独特个体的思想来源。相对于陈映真等人通过革命传统进入现代中国的路径,接引战后出生的老吕进入现代中国并成为一位“统左派”的,却是以杜甫为高峰的中国文学与精神传统。老杜之于老吕,一如鲁迅之于陈映真。 作为老吕的同志与同代人,赵刚之论老吕,倾注着深刻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不单单是对老吕个人的,更指向老吕的生命意义之所系——作为精神家园的中国文化。 当代窄细学术分工下,相较于我们一般学者教授,老吕算是当得上“于学无所不窥”之名了。老吕就是吕正惠,但海峡两岸的朋友都舍其名而直呼其“号”。老吕虽然读得很博很杂,但一以贯之热爱杜甫。他的第一篇学术写作《杜诗与日常生活》,就是写于1970年大学三年级。后来这篇少作收入了2015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诗圣杜甫》,读来让人讶异于他的早慧。“早慧”一词让我不由得联想起陈映真。陈映真的第一篇小说《面摊》也是写在大学三年级,时为1959年。老吕1948年生,小陈映真11岁。相对于陈映真有过殖民地童年经验、亲历台湾光复以及“二·二八”,且受过20世纪40年代末叶尚未被全面冷战与白色恐怖体系整饬过的国民教育,老吕则是党国体制国民教育下成长的第一代。因此,老吕比陈映真小11岁,却是历史意义上的两代人,而小老吕九岁的我则是道地的老吕同代人。吕正惠:《诗圣杜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1页;第305页;第169页;第9页;第148页。吕正惠:《诗圣杜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1页;第305页;第169页;第9页;第148页。 老吕对杜甫的热爱是发自生命深处并不时挥发于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醒醉。老吕说,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读到老杜自惭“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对民生多艰表露“忧端齐终南”时,“总是声音微微颤抖,而教室里也总是鸦雀无声”。于是,他接着说:“能说他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吗?” 多年后,吕教授犹深刻记得,1983年他初登讲台讲杜甫,“某次课后,心情激荡,对案而不能下箸” 。老吕的朋友们,任谁都可做证,酒酣时老吕常吟杜诗;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则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吕正惠:《诗圣杜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1页;第305页;第169页;第9页;第148页。 老吕为何热爱杜甫?他是中文系教授,当然有文学上的原因。老吕固然不薄李白,但显然更推崇杜甫,最重要的原因是杜甫“集大成”,广泛吸纳各种文学传统,能从正,也能从反,而后取合,达成一种艺术上的伟大超越,成为大唐璀璨文明的一颗最闪亮的宝石。老吕对老杜的这一层肯定其实与他自己的阅读经验、文学观,乃至文明观契合。一个充实而有光辉的文明主体,犹如一个大作家,必须要能够兼容并蓄,方能在面临各种困境危机时,从众多“家珍”之中——“拿来”。 老吕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从包括台湾地下党的中国革命的,或从第三世界的左翼传统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而是向上溯源,从以杜甫为高峰的文学与精神传统中得到他的现代立足点,并达成与陈映真的殊途同归。吕正惠:《诗圣杜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1页;第305页;第169页;第9页;第148页。 但这应该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在于杜甫给了老吕一块可以立足终生的磐石。老吕盛赞杜甫“忠爱出于天性”,经常表彰杜甫文学中所流露的忠于祖国与关爱人民。 老吕对民生多艰的感受却也是很及身的,源自他南台湾海边贫瘠农村的佃户出身经历。日据时期,那个村子穷到连日本人办的“公学校”都上不起,所以老吕回忆童年时期他的乡人没人会说日语,是一个犹然浸润在古老农业汉文明的村庄。十二岁,老吕一家就迁移到台北万华——一个聚集着“打工仔”的“城乡接合部”。应该也就是陈映真小说《面摊》里那贫病主人公一家在夜深时疲惫推着摊车所要归去的所在。当年老吕初读此篇小说时,应会想起他的黯淡青少年吧!陈映真在20世纪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前后......

  1. 信息
  2. 本期文章
  3. 中国社会主义与人类的前途
  4. 拒绝沦为美国附庸?——艰难的欧洲战略自主之路
  5. 欧洲“再武装”或陷入窘境
  6. 21世纪社会主义
  7. “数智社会”与21世纪社会主义文化领导力
  8. 新时代,新自觉——如何在当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
  9. “劳动-剩余”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领导权问题
  10. 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
  11. 中国人的脊梁:老杜之于老吕
  12. 大模型:人工智能思想及其社会实验
  13. 种下一颗体系大树的种子
  14. 有天花板的强人政治:国家-社会结构中的印度政党
  15. 新自由主义之后:墨西哥往何处去
  16. 都市圈:中国城市化的“下半场”
  17. “下乡”与“回城”——基层干部职业生涯的二重奏
  18. 中国电影:走出失败主义
  19. 漫谈20世纪80年代的“两个运动”——“后文革”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新启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