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今日_梁振华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梁振华 主编

内容节选

余华:我与《活着》 “活着”“无负今日”都是有关时间的词语。时间一方面给生命以倒计时的紧张感,另一方面让生命认识到自身的脆弱和坚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生活,一直都是每个人面临的来自生命的提问。小说《活着》就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出版以来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读者。我们之所以如此关心这种问题,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期待自己多年后能够坦然说出,我曾深度参与过生活。 《活着》已经面世将近30年了,到今天也非常受欢迎。想请问老师: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写这么一个故事的呢?灵感来源是什么? 余华:我一直想写一个中国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关系,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原因是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对作家来说,灵感有时候是由一个书名引发的。有时候可能一个细节、一种直觉,或者一句话,就会引发他写作的欲望。也就是睡了个午觉,醒来有了“活着”这个书名以后,我突然发现这个角度可以写了。假如当时没有想到“活着”这个书名的话,可能这个小说我不知道会怎么写,甚至可能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把它写完,而不是用现在这样的方式。 1992年春节以后,我和妻子住在北京西边一个大概八平方米的平房里面。那个地方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都有。有朋友来看我的时候,在里边坐着,床上得坐两个人,因为椅子只有一把。我写作的书桌的后面是一个书柜,书桌紧挨着书柜,书柜下面的柜子放衣服,所以每次要换衣服的时候,得把书桌挪开。要找书呢,那个电视机跟冰箱不是把它给挡了么,还得把它们挪一下再去找书。我写作的时候,就在那个书桌上写。 《活着》 我就在这样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把《活着》的解放前的部分写完了。解放前的部分写得很顺利,我记得大概不到一个月写了有三四万字吧。这对我这样的一个写作速度很慢的人来说,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您提到写《活着》的时候也卡住过,我们同学平时写作的时候好像也会突然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了,往往一个构思可能就这样半途而废了。那您是怎么接续上创作的呢?可以请您分享一些写作经验吗? 余华:像《活着》这篇小说,其实我是跟着福贵的命运走的。我之前没有想得很清晰。我在写长篇的时候,不希望想得很清晰,这会缺少一种意外的惊喜。写作时还是希望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我希望命运能够给我很多东西。我是一个比较贪婪的人,希望命运给我更多的恩赐,给我更多的灵感。 解放前的部分写完以后已经不知道解放后的部分怎么写了,因为我把精力全部放在解放前的部分了。那时候我要回浙江了,有一天很有意思,就是把解放后的那个段落前面的一段话写下来后,就有东西就喷涌而来了。有时候,其实写作就像一个水龙头,你没有摸到那个开关,它就不会出水。它不是停水,是你没有摸到那个开关。摸开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不断地写,写这一段不对,再换一段,再换一段,开关肯定会被你摸到的。 除了不断尝试,找开关也是需要运气的。有时候我感觉我是对的,却可能越走越远了。这有点像他们那些做理论数学的,前面可能只偏了0.01毫米,但计算到最后可能会偏了十千米。就是你只有从一开始就没有偏,一直到最后始终没有偏,才能够找到真理。所以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一种人生的运气。有些运气是学校教不了,你们只能自己到社会上去碰的。写作其实很容易被一种感觉迷惑,尤其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觉得前面写出了几句很好的话,舍不得扔掉它。其实你把它放下,我不是说什么抛弃它,把它放下,为什么呢?它可能适合另外一部小说的开头,而不是这一部。就像你自己的水龙头储存着比较丰富的水,源源不断,随时都可以打开它来,有一天你发现没水了,那就把水龙头关上。你也不可能一直开着,你要保证的只是有一天需要的时候打开它还能出水。 在写作的同时阅读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是有作者和读者双重身份的。作者的身份负责把叙述向前推进,那么读者的身份用来干什么呢?用来判断,用来纠错。你们在写作过程中,可能总会觉得这句话没写好,这个标点符号点错了,这个地方是不是还需要什么情节,这些其实都是一个读者在发言。所以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要你自己感觉好的话,你肯定写得是对的。所以做一个好读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只有是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判断出什么时候可以过关,什么时候是不能过的。这个读者的身份和你们平时阅读什么书有很大关系。你们在读别人的文学作品时会产生某种感受,把这种感受转化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我觉得这个东西很难言传,只能意会。只要能够掌握这一点,你的写作就会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老师您说是先有“活着”这个名字,才想到写的这本小说。后来很多读者,还有很多评论家,对这本小说有方方面面的评论和感受。那对您自己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特别想去表达? 余华:20世纪的中国人的命运很值得去写。他们的命运最为坎坷,像战争、瘟疫、饥荒,没完没了,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我就一直想,如果把一个人物放在那个时代,那这个人物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思考的。......

  1. 信息
  2. 大学
  3. 师说
  4. 师大七君子
  5. 青春
  6. 光影流年
  7. 梁启超说“无负今日”
  8. 鲁迅:青年吸铁石
  9. 黎锦熙:教员的教员
  10. 国语运动
  11. 启功:小红楼里的“老顽童”
  12. 诗人钟敬文
  13. 朱智贤:继往开来的心理学大家
  14. 教师万岁
  15. 鲁研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6.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从这里,开始创作梦
  17. 对谈录
  18. 莫言:聊聊青春
  19. 余华:我与《活着》
  20. 郎平:回首过往,寄望未来
  21. 创作者谭
  22. 恰同学少年
  23. 银河下的那盏灯
  24. 青春,一直在
  25. 远方与今日
  26. 师道
  27. 一位母亲的自白
  2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9. 从“横眉冷对千夫指”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30. 我与我的大学
  31. 至诚至真少年气
  32. 青春不是年华
  33. 唯有挺身,以肩膀担当
  34. 二十岁末的良师益友
  35. 以青春之名
  36. 语丝
  37. @教师说
  38. @学友说
  39. 附录
  40. 无负今日说歌词
  4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