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再定位:双循环与高质量发展(凹阅读系列)_王玉燕 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玉燕 等

内容节选

第七章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本章首先梳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其次对国内东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最后对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模式 一 美国 (一)发展模式 美国是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对第三产业的过度追捧,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虚拟经济过热。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如图7-1所示,2006~202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2.34万亿美元,但是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尤其从2006年开始,占比急剧下降,2010年占比短暂回升,2011年后又开始走向衰退,近几年占比保持在11.25%左右。制造业的衰退让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制造业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为重振制造业提出了制造业回归战略。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美国制造业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竞争力,维持着制造强国的地位。那么,美国是如何重塑制造业优势的?中国制造业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发? 图7-1 2006~202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快易数据。 其一,加快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美国过去推崇的去工业化发展模式,造成制造业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下降,让美国政府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意识到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如航空航天、生命技术与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美国的制造业回归战略,其目的不是简单地重振传统制造业,而是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核心,致力于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别国无法生产的制造产品,抢占高端制造业的制高点(杨晓龙等,2012)。此外,美国政府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建立了专门的工程技术中心,制订了专项计划,为促进制造业的发展研发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制造业高科技化发展(董书礼,2006)。 其二,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德国一样,美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这得益于政府为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实施的各种政策。为了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各州成立了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得到更好发展,必须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美国政府通过颁布《社区再投资法案》,要求银行必须承担起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义务。而SBA也会为它们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服务。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联邦政府通过提供经费鼓励创新(黄宝振,2021)。 其三,强调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统筹。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位于世界前列,足以满足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资本不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大多流向房地产业,造成房地产泡沫现象。金融危机爆发后,联邦政府意识到金融业必须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支持制造业发展。美国政府通过对金融服务业进行改革,确立了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紧密联系,金融资本不再流向房地产业,而是为工商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此之后,美国商业银行纷纷扩大了对制造业的贷款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康岳宗,2018)。 其四,建立严密的法律体系。美国能够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离不开严密的法律体系。为鼓励创新、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先后针对激励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减免科技创新投资税收等建立了相关法律体系。美国根据经济形势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创新法律,主要包括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法律,但是美国始终将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放在核心位置,这也是美国能够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原因。《知识产权法》能够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进行有效保护,鼓励创新发明。美国不仅为知识产权保护颁布了各种法案,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还建立了严格的法律执行体系,对违反《知识产权法》的企业处以刑事处罚,这显著提升了《知识产权法》的威慑作用(冀瑜、徐爱微,2008)。科技型企业由于自身存在较高的风险,所以难以获得融资。美国为鼓励这类企业进行投资,除了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制定了专门的法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发展经验 制造业重振计划作为美国政府一项长期的发展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积极从美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中吸取经验,制订合乎我国国情的制造业发展计划。 第一,坚持自主创新。改革开放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十分落后,主要依靠技术进口并加以改良,再投入我国的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科技落后的问题,但是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我国要始终把坚持自主创新摆在第一位,实现科技强国。 第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面临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中......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篇 中国制造业与全球价值链
  4. 第一章 传统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分析
  5.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6.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7. 第二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发展新思路
  8.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
  9.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内外循环程度与发展趋势
  10.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
  11. 第七章 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12. 第三篇 国内大循环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3. 第八章 产业链关联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4. 第九章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5. 第十章 营商环境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6. 第十一章 区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17. 第十二章 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高质量发展
  18. 第四篇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9. 第十三章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 第十四章 传统生产要素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21. 第十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2. 第十六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
  2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