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临证经验集_王洋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洋

内容节选

二、中医部分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西医可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则予以对症退热、经验性抗感染或加用激素治疗。中医学把发热作为一个独立疾病来认识,认为发热是人体正气驱邪的表现。在病变不同阶段,人体正气(气血津液阴阳)的耗损不同,祛邪的能力不同,也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在认识和治疗外感及内伤发热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黄帝内经》中的“热病”,《难经》中的广义“伤寒有五”,《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伤寒”,刘完素的“火热论”,李杲的“阴火论”,朱震亨的“相火论”,温病学派的“广义温病”等,均对发热的理论有所贡献和发展。《黄帝内经》将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称热病。热病是以主要症状“发热”而命名的,古老而雅正。《难经》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首先,其不再依照《黄帝内经》将“热病”作为外感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之名。其次,其将各种外感热病总称“伤寒”,赋予其广义伤寒的概念。另外,在广义伤寒之下,其又分为5种不同的疾病。刘完素大胆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以及“六经传变,由浅至深,皆是热证”的火热致病理论,并认为热病的病因和病性均属热,治疗以寒凉为主,以辛凉、清下为治疗大法,常用石膏等药物,创制了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名方。李杲详辨外感和内伤,提出不可以用外感法治疗内伤不足之证,从而形成“阴火”理论,针对性提出“甘温除热”的治疗方法,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在临床上取得良效。朱震亨在总结前人治疗内伤发热的基础上,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导致的阴精亏损之发热,以潮热伴见五心烦热、骨蒸盗汗、两颧潮红等症状为特点,方以大补阴丸为代表,“补阴即火自降”,同时通过泻火达到滋阴之效,即“有泻火为补阴之功”。温病学派将以发热为主症的热病等同于广义温病,经多个医家共同努力,在学术界强调了外感热病的病因可为热邪,并将温病按病因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再按发病特点分为新感和伏邪,根据不同季节分别命名,并总结出每一种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对每一阶段提供方剂。如此也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齐全的学说,至今广为应用。笔者从事肺病临床40余年,在前人基础上谨守病机、辨体质,活用名方治疗发热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诊疗经验 (1)外感内伤,治法各异: 外感发热是由于外感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一般发病急、病程短、变化多,根据感受邪气之不同,有风寒、风热、风毒、湿温;根据体质不同,又分阳虚表证和阴虚表证;根据疾病发展深浅,有热入气分证、热入营血证和半表半里证。当病邪在表,偏于风寒者,采用具有辛温发散的药物开泄腠理,驱邪外出;偏于风热者,当辛凉透表,用银翘、桑菊之类;风毒较甚,则要加入清热解毒的芩连栀子之类,方随证出,药随证变,谨遵三因制宜,即使同一风寒表证,也不可拘泥一方。总之,发汗以适度为要,不论偏寒偏热,均不宜过汗,否则伤阴亡阳。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导致的发热,可以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五心烦热而体温不高。内伤发热一般发病慢,病程长,但热不恶寒,或稍有冷感,多热有定时或时发时止,以低热、身困、脉沉等虚弱症状为主,多与情志不畅、久病失养、脏腑气血紊乱、阴阳失调等有关。如阴虚发热,当滋阴清热,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气虚发热,当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积滞发热,当消积导滞清热,用大柴胡汤加减;肝郁发热,要疏肝理气清热,用逍遥散加减;血瘀发热,当活血祛瘀,退热除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于内伤发热,阴虚者,不可过于苦寒泻火,以免加重发热;阳虚者,不可过用辛温刚燥和寒凉滋腻之品,避免发热加重。 (2)外感发热,寒温并用: 笔者治疗外感发热善于寒温并用,以辛温解表之品,配合寒凉药疏表,开郁透热,并防寒凉冰伏,收效甚捷。外感发热既有阳气亢奋的一面,又有外邪阻遏、气机郁滞之机转,热与郁往往互为因果,热甚则“玄府”闭密而气机郁遏,气机郁遏又反过来促使火热更盛,从而形成火愈炽则郁愈甚、郁愈甚则火愈炽的恶性循环。因此,临床上如何使郁遏的阳气开通,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邪热亢盛而郁结尚轻,运用寒凉宣泄之品,郁结多能随之而解。但在郁结较甚情况下,单纯寒凉之剂便不能胜任,不仅不能清除邪热,反会产生凉遏冰伏之弊,加重壅滞,不利于邪热外透,因此不可偏执寒凉一法。而辛温之品,气香行速,性善疏通,具有较强的疏表达邪、开郁透热之效,与寒凉药相伍,又可防寒凉冰伏。临床遇温病初起表邪郁闭甚者,单用辛凉清解有时效果不佳,借助辛温解表药物的较强发散作用,常有明显增效作用,但应注意用量及配伍。寒温合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表,或半表半里,或寒热夹杂,或风湿郁热、湿......

  1. 信息
  2. 主编简介
  3. 前言
  4. 上篇
  5. 慢性咳嗽之咳嗽变异性哮喘
  6. 慢性咳嗽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7. 慢性咳嗽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8. 支气管哮喘
  9. 支气管扩张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2. 间质性肺疾病
  13. 肺结节
  14. 肺癌
  15. 肺结核
  16. 感冒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8. 呼吸与情志
  19. 发热
  20. 失眠
  21. 汗证
  22. 咳血
  23. 水肿
  24. 悬饮(胸腔积液)
  25. 夜尿频多
  26. 便秘
  27. 下篇
  28. 伏九贴敷疗法
  29. 肠疗
  30. 慢性鼻窦炎外治法
  31. 自血疗法
  32. 呼吸系统疾病药膳食疗方
  33. 肺系疾病常用药对
  34. 对药
  35. 角药
  36. 组药
  37. 我的从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