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_温伯陵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温伯陵
内容节选
蒙古人的图腾——成吉思汗 01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七百里,攻取河套地区,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随后秦始皇命令蒙恬修筑长城,秦、赵、燕国的长城被连接起来,成为“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绵延一万余里”的万里长城。 一条长城,分隔了两个世界。从此以后,中原始终是汉族的基本盘,不论国号如何更改,中原始终为汉人所统治。 然而北方草原风云变幻,秦汉时是匈奴人,南北朝时是柔然人,隋唐时是突厥人、回纥人,宋朝时是契丹人,仿佛草原人始终没有固定民族。不过,这一切都被成吉思汗结束了。 成吉思汗之前,他们有五花八门的名称,可在成吉思汗之后的八百年里,草原上只有一个名称:蒙古。蒙古帝国不必说,随后的瓦剌、鞑靼、察哈尔、准噶尔等都是部族名称,或是国号,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骄傲的名字:蒙古人。 草原有了精神图腾、共同记忆,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民族。 02 在匈奴、突厥时代,部落首领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单于、可汗的家族和部落是统治的核心。他们的部落往往不是人口最多、文明最昌盛的,他们是通过战争来征服其他部落。被征服者投降后,换一面旗子即向新领袖效忠。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换了统治家族。 在单于、可汗之下,每个部落都是世袭领袖的私人财产,他们的牛羊和牧民,单于和可汗都没有权力直接调动。单于和可汗只有赢得部落领袖的效忠,才能维持统治。那时的草原,各部落是独立的诸侯国,而单于和可汗只是“周天子”。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加冕,蒙古诸王、贵族、大臣为他奉上“成吉思汗”的尊号,“成吉思”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强大”。 45岁的成吉思汗将和前人不同。他没有和之前的大汗一样,让部落首领继续当独立诸侯,而是把所有部落的牧民全部打散,编为95个千户,88个功臣被任命为千户官,统领95千户。在此之上还有万户、诸王。而众星拱月的成吉思汗对万户、千户拥有绝对的调动权。 他们的职位可以世袭,但必须得到大汗的认可,驻地和牧场也由大汗分配。这是政治、军事、经济合一的体制,经过成吉思汗的改造,草原版郡县制出炉。 中原的郡县制两千年不衰,草原的千户制也凝聚了蒙古人的全部力量。此时的成吉思汗,是草原的秦始皇。 03 成吉思汗有了组织制度就成功了吗?当然不是,他还需要软实力。草原部落的记忆都来自口口相传,只要一个部落被灭,他们的荣耀和苦难、悲伤和爱恨、来路和远方统统化为乌有。 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在讨伐乃蛮部的战役中,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被俘虏。后来,成吉思汗让他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 塔塔统阿的文字,让蒙古文化有了载体。成吉思汗的命令和法律可以记录在册,以供后人使用。由新文字写成的《蒙古秘史》让民族有了共同的记忆。牧民不再是无根野草,而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共同记忆,才是一个民族的源头。文字给了蒙古人下限,辉煌武功则提高了蒙古人的上限。大纛指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成吉思汗的大纛 下聚集了十几万蒙古骑兵,他们来去如风,西夏、金国、花剌子模都在蒙古的铁骑下灰飞烟灭。随后几十年,蒙古铁骑攻灭数十国,版图扩张到三千万平方公里,最远处兵锋直抵维也纳城下。 蒙古帝国东、西长16000里,海滨东方早已月上枝头,西方边境才正值烈日当空。数千年历史上,人类从未有过如此浩瀚的国度,那是欧亚民族的苦难岁月,也是蒙古人的黄金时代。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时代,成为蒙古人心目中不可磨灭的烙印,也是一座高大雄伟的丰碑。先辈的辉煌武功,让他们感到无上荣耀。此时的成吉思汗,是草原的汉武帝。 04 2010年,我在内蒙古生活了几个月,才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作“成吉思汗崇拜”。稍有档次的场所,会悬挂成吉思汗的画像,庄严肃穆到让人恨不得一进门就三鞠躬。文印品上有头像,广场有雕塑,我想买几幅毡画带回去,选来选去,80%的图案都是成吉思汗。长城以北,成吉思汗早已和土地上的人们血脉相连,因为他缔造了蒙古族。 对比一下汉族,我们的精神源头和历史记忆来自炎黄二帝。在炎黄之前,没有所谓的汉族,只有遍布中原的部落。那时的先辈茹毛饮血,如同野兽。炎黄二帝征战千里,或驱赶,或同化,把周围的部落全部纳入中原的框架中,然后兴农业、劝织布、修兵甲,才形成汉民族的基本盘。 炎黄二帝就是汉族的神明,那么成吉思汗在蒙古的成就,不亚于炎黄二帝。我们有多么崇敬炎黄,蒙古人就有多么信仰成吉思汗,他们都是民族的创世神。 05 所谓民族,到底是什么?血统、种族、姓氏或者地域?没错,这些都可以成为民族的标志,但这绝不是根本。以血统、种族区分的只能成为部落,高大的门槛横亘在那里,把门里、门外分成泾渭分明的世界,也把想容纳进来的潜在人口排除在外。这样的部落发展终究有限,真正构建民族内核的是精神图腾和共同记忆。 在万里草原,成吉思汗的乞颜部依然是大海中的水滴,蒙古部族也只是草原的一分子。他用制度、文字和武功构建了所有部落的共同记忆,然后自己又化身蒙......
- 信息
- 推荐序 读历史,总得悟出点儿什么
- 自序 历史并不遥远
- 第一章 权力篇:权力可谋身,亦可谋国
- 中国侠客消亡史
- 刘邦和项羽,好老板与坏老板
- 历史的酷吏:战友、夜壶和替罪羊
- 历史风口上的司马懿
- 做太子的潜规则
- 李世民:统一战线是个宝
- 社交关系是阶层的遮羞布
- 杯酒释兵权:一群戏精的表演
- 八旗:清朝兴亡的密码
- 第二章 转折篇:历史的洪流,起于细小的尘埃
- 天子守国门的经济规律
- 帝国的豪门、阶层和分裂
- 创业黄金时代的终结
-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一颗毒瘤
-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 历史周期律:什么才是普通人最好的时代
- 1644年:千年国运的转折点
- 令贵妃的争宠记,大清国的贸易战
- 第三章 改革篇: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歇
-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 大汉帝国的财政和国运
- 意识形态是把刀
- 王安石变法:农业和金融的碰撞
- 蒙古人的图腾——成吉思汗
- 历史进程中的燕云十六州
- 张居正:一代名相的宿命
- 权力的游戏:慈禧和光绪的二人转
- 第四章 奋斗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年少只知项羽勇,中年方懂刘邦难
- 曹操,带着一身烟火乐在人间
- 刘备的奋斗,才是你最该喝下的鸡汤
- 桓温的魏晋风度
- 武则天的上位史
- 《岳阳楼记》今犹在,不见当年范仲淹
- 若你觉得生活苦,不妨读读曾国藩
- “犟骡子”左宗棠
- “汇通天下”乔致庸
- 第五章 气质篇:寻找感动的力量
- 不读懂屈原,不足以谈情怀
- 关羽,你站住,我要和你做朋友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有一种气质叫嵇康与《广陵散》
-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陶渊明
- 苏轼:忘记年龄后,我的人生开挂了
- “造反者”文天祥
- 徐文长:半生困顿,一世铿锵
- 王国维:中国文化最后的坚守者
- 第六章 情感篇:女性从来不止一面
- 年少不懂吕太后,读懂已是伤心人
- 诸葛亮和黄月英:颜值是婚姻的最低标准
- 独孤家的皇后们
- 苏轼与王弗:让夫妻感情长久的,不只是爱情
- 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清照
- 陆游和唐婉:写下宋朝最动人的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