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_吴军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吴军

内容节选

不做伪工作者 “每天的事情太多,总是做不完”,这恐怕是现代人遇到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那些发展特别快的行业里,比如IT领域、媒体行业和金融行业。相对于在大机构、大公司里工作的人,创业者或者为小公司工作的人,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可能更深。“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先生在2016—2017跨年演讲中把我说成是效率极高的人,此后很多人问我如何提高效率,以便能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这里想和大家分享谷歌和脸谱网等公司所提倡的一种做事方法,或许对大家能有所启发。谷歌中国真正的研发工作是从2007年李开复解禁之后(因为和微软的官司)开始的。 谷歌在2006年成立了中国分公司后,我就把自己手里负责的和亚太市场有关的产品都转交给了李开复。 虽然我不再负责和地区相关的产品的研发,但是每年还会到中国出一次差,帮助李开复指导一些项目。而李开复作为大中华区的负责人,自然希望北京和上海的工程师们的工作得到总部的认可。 但是这个被认可的过程却非常漫长。 谷歌总部一开始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并不高,主要是有苦劳但没有功劳。最初,北京三四个工程师抵不上山景城谷歌总部的一个工程师,虽然这和中国大学的教育多少有点儿关系,但是中国工程师的效率按理说不该这么低。这个情况李开复当年在微软并没有遇到过,于是让我帮助分析原因。 我到了北京,发现中国的工程师们其实并不比山景城的清闲,但是从效果上看产出量却不高。大家都是要求上进的人,因此他们自己也很焦虑。我把一些工程师叫到会议室,让他们把手中的工作一项项都列出来,他们每个人至少列出了四五项要做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更多。拿到这些工作清单后我问他们,如果你们完成了其中的一半,是否就不再那么焦虑了,他们大部分人都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这也合情合理,工作少了一半,压力也应该少一半。不过,我告诉他们,当大家每人完成了两三项任务也就是一半工作之后,他们手上的任务依然是四五项,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更多,因为新的任务又来了。 在互联网公司里,永远不可能有把工作全部做完的时候,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而变化又常常难以预测,这和微软那样的传统软件公司情况不一样。按照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软件,任务是事先定义清楚的。任务不定义清楚就开始工作是被禁止的,虽然在开发的过程中目标可以有所变动,但是变动不大。因此,工程师们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自己的模块就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工作会越来越少,最终会有一个终点。 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则不同,它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在开发过程中,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不断地加进来,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因此不存在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在山景城,新员工永远只占公司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因此他们很容易在有经验的员工带动下快速掌握工作方法;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工程师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人告诉他们从学校到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后该怎样工作,因此虽然大家很忙,却没有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什么重大效果。 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上述这种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那些工作(也被称为“伪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在IT行业,如果一个公司里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完成的伪工作很多,用不了多久,它在竞争中就要处于下风。 2016年,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雅虎被威瑞森电信公司(Verizon)收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雅虎从互联网的标志性公司走到被收购的悲惨地步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太多员工做了太多的伪工作。为了理解这一点,大家只要看看他们产品的变化就能知道。虽然雅虎不断地在改版,但那些修改既不增加什么新的功能,也没有让人觉得使用起来更方便。在被收购前的10年里,雅虎鲜有新产品出现。如果要说雅虎的人不努力工作,倒也不是。在工作狂梅耶尔担任雅虎首席执行官期间,在她的高压下,员工不可能懈怠,但是几年来就是不产生效果。这就是全公司处于伪工作状态的结果。 谷歌和脸谱网在管理上显然比雅虎更积极主动,它们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使平时再忙,也会被淘汰。 回到谷歌中国的管理上。2008年后,谷歌搞了“工程大使”(engineering embassador)计划,让更多的来自山景城......

  1. 信息
  2. 序言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3.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4. 人生是一条河
  5.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6.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7.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8. 向死而生
  9.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10. 不做选择的幸福
  11. 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12. 西瓜与芝麻
  13.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14. 我们一定比18世纪的人过得好吗?
  15. 第三章 谈谈见识
  16.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17. 起跑线和玻璃心
  18. 论运气
  19.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20. 对话庄子:谈谈见识
  21. 阅读的意义
  22. 第四章 大家智慧
  23. 莎士比亚的智慧:论朋友
  24.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25.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26. 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
  27. 销售大师的智慧
  28. 第五章 拒绝伪工作者
  29. 不做伪工作者
  30.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31. 三板斧破四困境
  32. OKR:谷歌的目标管理法
  33. 做好最后的1%
  34. 第六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35.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36.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37. 职场上的四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38.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39. 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40. 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41. 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42.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43.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44. “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45. 第八章 理性的投资观
  46. 金钱观
  47. 风险意识
  48. 第一堂投资课
  49. 投资中的误区
  50. 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51. 第九章 好好说话
  52.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53. 谈谈讲理的方法
  54.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55. 如何做好演讲
  56. 后记 从《硅谷来信》到《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