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华经典藏书)_姚春鹏 译注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姚春鹏 译注

内容节选

调经论篇 调经即调治经络。本篇内容,说明了经络是气血运行和沟通脏腑内外的道路,邪气可以由经络传入脏腑或传出体表,所以治疗上要调治经络;并且讨论了运用针刺治疗脏腑经络寒热虚实病变的原理、症状和补泻手法,所以名《调经论篇》。本篇名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病属不足的用补法。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你要问哪一种呢? 黄帝道:希望都听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和不足,气有有余和不足,血有有余和不足,形有有余和不足,志有有余和不足。这十种情况,随气流变,变化无穷。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1],三百六十五节[2],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3]。 【译文】 黄帝问道: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能够发生各种疾病,而各种疾病发生,各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夫子您只说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说:都是从五脏发生的。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因而生成人的形体。而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互相连系,而形成了人的身体五脏。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都是出自经脉之间,从而运行血气。如果血气不调和,就会变化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治疗,要以经脉作为根据。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4],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5]。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6],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7],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译文】 黄帝问:神有余和不足的情况如何? 岐伯说:神有余就大笑不止,神不足就悲忧。如果病邪还未与血气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这时病邪只是滞留在身体表面,只是肌肤毫毛恶寒,尚未进入经络,这叫做心经的微邪。 黄帝又问:治疗时怎样使用补泻之法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就刺它的小络之脉,使之出血,使之出血但不要推针深刺,更不要刺伤大的经脉,这样,神气就自然平调了。神不足的要用补法,看准那虚络,按摩以达病所,再配合针刺通利经气,不令出血,也不使其气外泄,只是疏通它的经脉,神气就平调了。 黄帝又问:针刺微邪应该怎样? 岐伯说:按摩病处,不要停止,针刺时不向深推针,只是引导转移病人之气,使之充足,神气就能恢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不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故将深之。适入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8],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译文】 黄帝道:很好!气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气有余就喘咳、上逆,气不足就呼吸不利、气短。如果邪气尚未与气血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这时皮肤只是微病,病势尚轻,这叫做肺气微虚。 黄帝又问道:补泻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气有余就泻经隧,但不要伤了经脉,不能出血,不能气泄。如气不足的,就要补经隧,不能出气。 黄帝又问道:针刺微病时应怎样? 岐伯说:应按摩病处,不要停止,同时拿出针让病人看,并佯说,准备深刺。但是刚进针还是改为浅刺,这样病人的精气自然贯注于内,而邪气就散乱于浅表,无处留止,邪气从腠理发泄了,真气自然就能恢复正常。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9]。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译文】 黄帝说:很好!血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血有余就易发怒,血不足就易悲忧。如果邪气尚未与血气混杂,五脏还安定,只是孙络邪盛外溢,络内就会有淤血现象......

  1. 信息
  2. 前言
  3. 素问
  4. 上古天真论篇
  5. 四气调神大论篇
  6. 生气通天论篇
  7. 金匮真言论篇
  8. 阴阳应象大论篇
  9. 灵兰秘典论篇
  10. 六节脏象论篇
  11. 五脏别论篇
  12. 异法方宜论篇
  13. 移精变气论篇
  14. 汤液醪醴论篇
  15. 脉要精微论篇
  16. 玉机真藏论篇
  17. 三部九候论篇
  18. 经脉别论篇
  19. 宝命全形论篇
  20. 八正神明论篇
  21. 热论篇
  22. 咳论篇
  23. 痹论篇
  24. 调经论篇
  25. 标本病传论篇
  26. 天元纪大论篇
  27. 至真要大论篇
  28. 疏五过论篇
  29. 征四失论篇
  30. 灵柩
  31. 九针十二原
  32. 邪气脏腑病形
  33. 寿夭刚柔
  34. 本神
  35. 终始
  36. 经脉
  37. 营卫生会
  38. 师传
  39. 海论
  40. 逆顺肥瘦
  41. 病传
  42. 外揣
  43. 本脏
  44. 五色
  45. 天年
  46. 贼风
  47. 五味论
  48. 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