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全集(全26册)_吕思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吕思勉

内容节选

八古代之生業 古人食鳥獸之肉,草木之實,〔見《禮記·禮運》〕後者謂之疏食。〔蓋鳥獸之肉,時患不足,當不能飽時,遂食草木之實,受經濟狀况之限制也。此漁獵搜採之時之食也。〕〔疏食有二義:一指谷以外物,一指谷類之粗疏者,《禮記·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少施氏食我以禮。吾祭,作而辭曰:疏食不足祭也。吾飧,作而辭曰:疏食也,不足以傷吾子。”《疏》曰:“疏粗之食。”是後一義也。前一義,後人作蔬以别之(《管子·七臣七主》曰:“果蓏素食當十石。”《墨子·辭過》曰:“古之民,素食而分處。”素食即此疏食,見《月令》鄭注),蓋草木較谷食爲粗疏,故得疏食之名,後遂引伸以稱谷食之粗疏者也。〕從此進化爲谷食。在谷食中,再存其精而去其粗,故始稱百谷,繼言九谷、五谷也。〔又言六谷。〕藥物似係疏食時代所發明。〔因疏食之世,所食之物甚雜,乃漸知草木之性也。〕故稱神農本草。(此神農乃農業之意,非人名。)〔《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水潦盛昌,神農將持功”;又曰:“毋發令而待,以妨神農之事。”此神農乃農夫之名。《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疏》引舊説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鍼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脉訣,又云夫子脉訣。”神農乃農業之名,神農本草,猶言農家原本草木之書。《淮南·修務》言:“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乃附會之辭也。古書傳於後之《神農本草經》,即神農本草之學。〕疏食,後世在饑饉之時仍有之。研究之者,亦有《救荒本草》等書。(明人所撰。) 衣之材料爲麻、絲、綿、裘、革。革僅以制甲;非武器則用之爲屨及弁耳。〔《禮記·禮運》曰:昔者先王“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治其麻絲,以爲布帛”。《墨子·辭過》曰:“古之民未知爲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温,夏則不輕而清。聖王以爲不中人之情,故作誨婦人,治絲麻,捆布帛,以爲民衣。”案古冠之最通用者爲弁,弁以皮爲之。甲則後世猶用革。帶用韋,韤(襪)亦从韋。屨用皮。此皆衣皮之遺俗。〕綿蓋頗貴。〔知用麻絲,實爲衣服一大變。既有絲,即絮纊(《禮記·玉藻》:“纊爲襺,緼爲袍。”《注》云:“纊謂新綿,緼謂纊及絮。”《疏》云:“好者爲綿,惡者爲絮。”《説文》:“絮,敝綿也。”《公羊》昭公二十年《解詁》,又以絮爲新綿,蓋皆對文别,散則可以相通),古絮纊頗貴,故必五十乃得衣帛。〕不能衣裘者則衣褐,以雜毛制成。〔貴者衣裘,賤者衣褐。《詩》“無衣無褐”, 《箋》云:“褐,毛布也。”《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 《注》云:“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木棉則非此時所有。裁制之式樣:蓋最初有後世之所謂黻,〔亦曰韠,以皮爲之。〕後世以此着於裳外,用爲裝飾;古則惟有此物,所謂“田漁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也。〔《詩·採菽》、《左氏》桓公二年《疏》引鄭注《乾鑿度》。案衣服之始,非以裸露爲褻,而欲以蔽體,亦非欲以御寒。蓋古人本不以裸露爲耻,冬則穴居或煬火,亦不藉衣以取暖也。衣之始,蓋用以爲飾,故必先蔽其前。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實加飾焉以相挑誘。〕但知蔽前爲黻,兼知蔽後則爲裳。〔裳幅前三後四,皆正裁。祭服、朝服,襞積無數,喪服則三襞積。(《喪服》鄭注)〕能知作袴管,則有褌(短袴)〔亦曰襣(《方言》),又曰犢鼻(《史記·司馬相如傳》)。〕及袴矣。〔引長褌,而爲之襱以便行動,而成袴。〕蔽上體者爲衣。衣之長者,有着(綿絮)曰袍,無着曰衫。古人雖着袍衫,外必加以衣裳。〔凡禮皆重古,故知初惟有短衣,長衣爲後起也。〕然服裝實以上下衣合一爲便,故有連衣裳而一之深衣,以爲過渡也。〔深衣之制,詳見《禮記·玉藻》《深衣》二篇。古衣裳皆異色,惟婦人之服,上下同色(《詩·緑衣》箋),深衣亦然。士以上别有朝祭之服,庶人即以深衣爲吉服,蓋古男子之好修飾,本甚於女子(古男子爲求愛者,女子則操選擇之權),又惟貴族爲能盡飾也。然貴族燕居,亦服深衣,即非燕居,深衣之爲用亦甚廣,則所謂“可以爲文,可以爲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全弗費”者(《深衣》文),以簡便切用言,固有不得不然者矣。〕 冠以豢髮,〔見《説文》。〕其形略如後世之喪冠,中有梁,較後世爲狹。〔梁廣二寸(喪冠廣二寸,見《喪服》, 《疏》云:古冠當同)。〕束髮而韜之曰縱,以梁壓之,中貫以簪。(男曰簪,女曰笄。)冠爲貴人服,〔亦爲成人之服。〕平民則用巾。〔故《吕覽》謂庶人不冠弁(《上裳》), 《釋名》謂二十成人,庶人巾,士冠也。巾以葛爲之,形如帢(《後漢書·郭泰傳》注引周遷《輿服雜事》。《玉篇》:帢,帽也)。〕巾以覆髻曰幘。〔《獨斷》謂幘古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後世以巾爲野人處士之服,蓋沿之自古也。〕朝祭之服,别有冕弁。冕以木爲幹,其形長方,〔《周官·弁師·疏》引叔孫漢禮器制度,廣八寸,長尺六寸。《續漢書·輿服志》:明帝永平二年,用歐陽、夏侯説制,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

  1. 信息
  2. 第一册
  3. 白話本國史
  4. 總序
  5. 前言
  6. 序例
  7. 緒論
  8. 第一篇 上古史
  9. 第二篇 中古史(上)
  10. 第二篇 中古史(中)
  11. 第二篇 中古史(下)
  12. 第三篇 近古史(上)
  13. 第三篇 近古史(下)
  14. 第四篇 近世史(上)
  15. 第四篇 近世史(下)
  16. 第五篇 現代史
  17. 附録一
  18. 附録二
  19. 第二册
  20. 吕著中國通史
  21. 前言
  22. 自序
  23. 緒論
  24. 第一章 婚姻
  25. 第二章 族制
  26. 第三章 政體
  27. 第四章 階級
  28. 第五章 財産
  29. 第六章 官制
  30. 第七章 選舉
  31. 第八章 賦税
  32. 第九章 兵制
  33. 第十章 刑法
  34. 第十一章 實業
  35. 第十二章 貨幣
  36. 第十三章 衣食
  37. 第十四章 住行
  38. 第十五章 教育
  39. 第十六章 語文
  40. 第十七章 學術
  41. 第十八章 宗教
  42. 第十九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
  43. 第二十章 中國史的年代
  44.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開化
  45.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46.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
  47. 第二十四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
  48.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
  49.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50. 第二十七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
  51. 第二十八章 漢武帝的内政外交
  52. 第二十九章 前漢的衰亡
  53. 第三十章 新室的興亡
  54. 第三十一章 後漢的盛衰
  55. 第三十二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
  56. 第三十三章 晉初的形勢
  57.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亂上
  58.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亂下
  59.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60.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
  61.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62.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63.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64.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
  65. 第四十二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
  66.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積弱
  67.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
  68.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
  69. 第四十六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
  70.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71.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興亡
  72.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73.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74. 第五十一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
  75.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亂
  76.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77.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國
  78. 中國通史提綱五種
  79. 前言
  80. 一 中國通史的分期
  81. 二 擬編中國通史説略
  82. 三 擬中國通史教學大綱
  83. 四 魏晉南北朝史綱要
  84. 五 中國通史晉朝部分綱要
  85. 第三册
  86. 先秦史
  87. 前言
  88. 第一章 總論
  89. 第二章 古史材料
  90. 第三章 民族原始
  91. 第四章 古史年代
  92. 第五章 開闢傳説
  93. 第六章 三皇事迹
  94. 第七章 五帝事迹
  95. 第八章 夏殷西周事迹
  96. 第九章 春秋戰國事迹
  97. 第十章 民族疆域
  98. 第十一章 社會組織
  99. 第十二章 農工商業
  100. 第十三章 衣食住行
  101. 第十四章 政治制度
  102. 第十五章 宗教學術
  103. 第十六章 結論
  104. 先秦學術概論
  105. 前言
  106. 上編 總論
  107. 下編 分論
  108. 第四册
  109. 秦漢史
  110. 前言
  111. 第一章 總論
  112. 第二章 秦代事迹
  113. 第三章 秦漢興亡
  114. 第四章 漢初事迹
  115. 第五章 漢中葉事迹
  116. 第六章 漢末事迹
  117. 第七章 新室始末
  118. 第八章 後漢之興
  119. 第九章 後漢盛世
  120. 第十章 後漢衰亂
  121. 第十一章 後漢亂亡
  122. 第十二章 三國始末
  123. 第十三章 秦漢時社會組織
  124. 第十四章 秦漢時社會等級
  125. 第十五章 秦漢時人民生計情形
  126. 第十六章 秦漢時實業
  127. 第十七章 秦漢時人民生活
  128. 第十八章 秦漢政治制度
  129. 第十九章 秦漢學術
  130. 第二十章 秦漢宗教
  131. 第五册
  132. 兩晉南北朝史上
  133. 前言
  134. 第一章 總論
  135. 第二章 晉初情勢
  136. 第三章 西晉亂亡
  137. 第四章 東晉初年形勢
  138. 第五章 東晉中葉形勢上
  139. 第六章 東晉中葉形勢下
  140. 第七章 東晉末葉形勢
  141. 第八章 宋初南北情勢
  142. 第九章 宋齊興亡第一節元凶弑逆
  143. 第十章 齊梁興亡
  144. 第十一章 元魏盛衰
  145. 第十二章 元魏亂亡
  146. 第十三章 梁陳興亡
  147. 第十四章 周齊興亡
  148. 第十五章 南北統一
  149. 第十六章 晉南北朝四裔情形
  150. 第六册
  151. 兩晉南北朝史下
  152. 第十七章 晉南北朝社會組織
  153. 第十八章 晉南北朝社會等級
  154. 第十九章 晉南北朝人民生計
  155. 第二十章 晉南北朝實業
  156. 第二十一章 晉南北朝人民生活
  157. 第二十二章 晉南北朝政治制度
  158. 第二十三章 晉南北朝學術
  159. 第二十四章 晉南北朝宗教
  160. 第七册
  161. 隋唐五代史上
  162. 前言
  163. 第一章 總論
  164. 第二章 隋室興亡
  165. 第三章 唐之初盛
  166. 第四章 武韋之亂
  167. 第五章 開元天寶治亂
  168. 第六章 安史亂後形勢
  169. 第七章 德宗事迹
  170. 第八章 順憲穆敬四朝事迹
  171. 第九章 文武宣三朝事迹
  172. 第十章 唐室亂亡上
  173. 第十一章 唐室亂亡下
  174. 第十二章 五代十國始末上
  175. 第十三章 五代十國始末中
  176. 第十四章 五代十國始末下
  177. 第八册
  178. 隋唐五代史下
  179. 第十五章 唐中葉後四裔情形
  180. 第十六章 隋唐五代社會組織
  181. 第十七章 隋唐五代社會等級
  182. 第十八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計
  183. 第十九章 隋唐五代時實業
  184. 第二十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活
  185. 第二十一章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
  186. 第二十二章 隋唐五代學術
  187. 第二十三章 隋唐五代宗教
  188. 第九册
  189. 讀史札記上
  190. 前言
  191. 《燕石札記》自序
  192. 甲帙 先秦
  193. 乙帙 秦漢
  194. 第十册
  195. 讀史札記下
  196. 丙帙 魏晉南北朝
  197. 丁帙 隋唐以下
  198. 戊帙 通代
  199. 附録: 吕思勉先生自擬讀史札記分類及部分篇目
  200. 第十一册
  201. 論學叢稿上
  202. 前言
  203. 全國初等小學均宜改用通俗文以統一國語議
  204. 禁止遏糴以舒農困議
  205. 常州謡辭四首
  206. 論文官考試之宜嚴
  207. 小説叢話
  208. 古代人性論十家五派
  209. 敬告中等以上學生
  210. 蒙古種族考
  211. 記黄韌之先生考察美國教育演詞並志所感
  212. 國體問題學理上之研究
  213. 本論
  214. 今後學術之趨勢及學生之責任
  215. 修習國文之簡易法
  216. 新教育與舊教育
  217. 論科舉與學校不可偏廢
  218. 歐戰簡覽
  219. 論國人讀書力减退之原因
  220. 《佛學易解》和《北美瑜珈學説》介紹
  221. 職業教育之真際
  222. 學風變遷之原因
  223. 駑牛通信
  224. 論社會之根本改革
  225. 論醫
  226. 子弟
  227. 蘇常
  228. 救濟米荒之一策
  229. 對於群衆運動的感想
  230. 論貨幣與井田
  231. 新舊文學之研究
  232. 瀋陽高師中國歷史講義緒論
  233. 沈游通訊
  234. 義州遊記
  235. 南歸雜記
  236. 《一個不幸的娘們》跋
  237. 士之階級
  238. 讀《國語表解》後記
  239. 答振甲君
  240. 中國古代哲學與道德的關係
  241. 答程鷺于書
  242. 《請看北京看守所底黑暗》書後
  243. 勿吉考——譯《滿洲歷史地理研究報告》第一册
  244. 整理舊籍之方法
  245. 駑牛雜談
  246. 乙部舉要(一)
  247. 乙部舉要(二)
  248. 《爲鐵俠辯誣並問楊維□君》附誌
  249. 對於本週刊兩週年紀念的感想和希望
  250. 古代之印度與佛教
  251. 《西營劉氏清芬録》序
  252. 辯梁任公《陰陽五行説之來歷》
  253. 三十年來之出版界(一八九四—一九二三)
  254. 國文教授袪蔽篇
  255. 國民自立藝文館議
  256. 魏晉玄談
  257. 西漢哲學思想
  258. 與謝俠遜函論象棋
  259. 中國韵文研究
  260. 非攻寢兵平議
  261. 歷史上之民兵與募兵
  262. 滬江大學《丙寅年刊》序
  263. 本校之國文部概況
  264. 毁清宫遷重器議
  265. 致光華大學行政會書
  266. 考試論
  267. 訂戴
  268. 再致光華大學行政會書
  269. 大學雜談
  270. 謝俠遜《象棋秘訣》序
  271. 鄉政改良芻議
  272. 《小雅》發刊辭
  273. 所謂鐵路附屬地者
  274. 來皖後兩點感想
  275. 馬先之《左氏纂讀》跋
  276. 半部小説
  277. 健康之身體基於靜謐之精神
  278. 文質
  279. 施聯玉《説文部首淺釋》跋
  280. 與人論《新元史》《元史新編》書
  281. 《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
  282. 怎樣讀中國歷史
  283. 評校《史通》序
  284. 反對推行手頭字提倡制定草書
  285. 文學批評之標準
  286. 禁奢議
  287. 十年來之中國
  288. 論民族主義之真際
  289. 陳志良《奄城訪古記》跋
  290. 貨幣問題
  291. 叢書與類書
  292. 論中國户口册籍之法
  293. 姚舜欽《秦漢哲學史》序
  294. 中國文化東南早於西北説
  295. 吃飯的革命
  296. 中學歷史教學實際問題
  297. 研究歷史的感想
  298. 論吴越文化
  299. 八·一三戰時滬常往來見聞
  300. 陳登原《歷史之重演》叙
  301. 民族英雄蓋吴的故事
  302. 宦學篇
  303. 論南北民氣之强弱
  304. 五四運動的價值何在
  305. 史學雜論
  306. 《後漢書·襄楷傳》正誤
  307. 論基本國文
  308. 青年時代的回憶
  309. 張芝聯《歷史理論引論》案語
  310. 一個合理的習字方法
  311. 唐宋暨以前之中日交際
  312. 新年與青年
  313. 倉儲與昏鈔倒换庫
  314. 四史中的穀價
  315. 第十二册
  316. 論學叢稿下
  317. 中國抗戰的真力量在那裏——中日文化程度比較
  318. 童書業《唐宋繪畫論叢》序
  319. 婦女就業和持家的討論
  320. 武士的悲哀
  321. 何謂封建勢力
  322. 思鄉原
  323. 眼前的奇迹
  324. 上海風氣
  325. 窖藏與古物
  326. 中國現階段文化的特徵
  327. 蔡孑民論
  328. 塞翁與管仲
  329. 讀史隨筆·公厨、蔬食、民生簡便食堂、善舉
  330. 爲什麼成人的指導不爲青年所接受
  331. 中國民族精神發展之我見
  332. 西南對外交通之始
  333. 孤島青年何以報國
  334. 向慈善家進一言
  335. 光華大學十五週年紀念感想
  336. 漢人訾産雜論
  337. 狗吠
  338. 柳存仁《上古秦漢文學史》序
  339. 漢世亭傳之制
  340. 關於中國字的一個提議
  341. 史學上的兩條大路
  342. 讀《崔東壁遺書》
  343. 廣西女子
  344. 從我學習歷史的經過説到現在的學習方法
  345. 魏晉“科斗文”原於蟲書考
  346. 論青年的修養和教育問題
  347. 論禄米之制
  348. 改良鹽法芻議
  349. 生活的規範
  350. 中國歷代之選舉制度
  351. 《古史辨》第七册自序
  352. 秦漢移民論
  353. 道教起原雜考
  354. 論《詩》與歌謡
  355. 中國歷代兵制之變遷
  356. 追論五十年來之報章雜誌
  357. 活的史學研究法
  358. 國文教學貢疑
  359. 田賦征收實物問題
  360. 論學術的進步
  361. 學校與考試
  362. 改進史學系之一説
  363. 吕誠之先生講經世
  364. 龔定庵先生百年祭
  365. 柳存仁《俞理初先生年譜》序
  366. 都會
  367. 莊育民《喉科真髓》序
  368. 兩年詩話
  369. 沈延國《周書集釋》序
  370. 論沮渠牧犍之死
  371. 崔浩論
  372. 上海人的飲食——辟穀
  373. 上海人的飲食——烹調
  374. 論疑古考古釋古——爲徐永清作
  375. 蠹魚自訟
  376. 連丘病案
  377. 日本降伏了
  378. 上海路名亟宜復舊議
  379. 實行憲政時期的政黨
  380. 中國的五年計劃
  381. 抗戰的總檢討和今後的方針
  382. 戰後中國經濟的出路
  383. 戰後中國之民食問題
  384. 到朝鮮去搜書
  385. 對於時局的誤解
  386. 日本天皇的前途
  387. 怎樣將平均地權和改良農事同時解決
  388. 論文史
  389. 聞之痛心
  390. 關於平賣的一個建議
  391. 清查户口與清除匪患
  392. 柳樹人《中韓文化》叙
  393. 日本人的短長
  394. 青年思想問題的根柢
  395. 因整理土地推論到住的問題
  396. 鳳鳴朝陽
  397. 改良郵寄手續
  398. 論新聞自由與説服異己
  399. 漫談教育
  400. 論外蒙古問題
  401. 五都
  402. 發現新世界者爲誰
  403. 中國的生命綫與世界和平
  404. 致光華大學校務委員會書
  405. 如何培養和使用人才
  406. 淪陷區裏的民衆生活
  407. 抗戰何以能勝建國如何可成
  408. 治水的三階段
  409. 勝利年大事記
  410. 民國三十四年大事記(續)
  411. 勝利年大事記(三續)
  412. 葛芃吉《古代戰區比節考》序
  413. 歷史上的原子炸彈
  414. 從章太炎説到康長素梁任公
  415. 論中學國文教科書
  416. 革命與道德
  417. 滑稽乎?嚴重乎?禁錮可乎?
  418. 臺灣何時始通中國
  419. 老百姓對於國事的態度溯源
  420. 論保甲
  421. 《讀書生活》發刊辭
  422. 讀書與現實
  423. 從民族拓殖上看東北
  424. 千五百年前的特務
  425. 兩種關於延安的書籍
  426. 吕思勉談派報問題
  427. 物價偶憶
  428. 南京爲什麽成爲六朝朱明的舊都
  429. 東洋史上的西胡
  430. 讀書的方法
  431. 忠貞
  432. 堂吾頭
  433. 致大公報館書談報紙上的醫藥廣告
  434. 學制芻議
  435. 新生活鑒古
  436. 童丕繩《春秋史》序
  437. 還都徵故
  438. 如何培養廣大的群衆的讀書興趣
  439. 學制芻議續篇
  440. 《學風》發刊辭
  441. 如何根治貪汙
  442. 中國人爲什麽崇古
  443. 還都紀念罪言
  444. 歷史上的抗戰夫人
  445. 史學系概況
  446. 論度量——論宋武帝與陳武帝
  447. 梁啓超新評價
  448. 節注《説文》議
  449. 國防答問
  450. 論文明民族與野蠻民族之消長
  451. 論美國助我練兵事宜暫緩
  452. 儒將
  453. 潘正鐸文木《天南旅稿》序
  454. 方德修《東北地方沿革及其民族》序
  455. 中國文化診斷一説
  456. 中國文化診斷續説——教育界的彗星
  457. 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
  458. 《唯物史觀中國史》校記
  459. 評某著中國史
  460. 論房地産税
  461. 光華工會的誕生與光華的前途
  462. 致葉聖陶周建人建議便利漢字部書
  463. 論大學國文系散文教學之法
  464. 關於中國文字的問題
  465. 三反及思想改造學習總結
  466. 日報版式印數諍議
  467. 書店宜印行完全書目議
  468. 致解放日報再議報紙發行書
  469. 致解放日報讀者來信組函
  470. 致中共上海市委學校工作部信
  471. 第十三册
  472. 中國近代史講義
  473. 前言
  474. 第一章 緒論
  475. 第二章 中西交通之始
  476. 第三章 傳教之始
  477. 第四章 康雍乾三朝與俄國交涉
  478. 第五章 清代之盛衰
  479.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480. 第七章 道光以前烟禁
  481. 第八章 燒烟及中英戰事
  482. 第九章 江寧和議
  483. 第十章 五口通商之役評論
  484. 第十一章 五口通商後廣東中英交涉
  485. 第十二章 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486. 第十三章 戊午、庚申和約大要
  487. 第十四章 中俄咸豐戊午、庚申兩約
  488. 第十五章 同光中俄交涉
  489.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490. 第十七章 各國立約交涉
  491. 第十八章 革新之漸
  492. 第十九章 日本立約及臺灣生番事件
  493.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條約》
  494.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495. 第二十二章 英緬之役
  496. 第二十三章 英通西藏
  497. 第二十四章 中日之戰
  498. 第二十五章 港灣之租借
  499. 第二十六章 戊戌政變及庚子匪亂
  500. 第二十七章 俄占東三省及日俄之戰
  501. 第二十八章 清末外交情勢
  502. 第二十九章 改革政體之動機
  503. 第三十章 清之亡及民國成立
  504. 第三十一章 民國以來之政局
  505. 第三十二章 民國以來之外交
  506. 中國近世史前編
  507. 前言
  508. 第一章 論中國近世史的性質
  509. 第二章 入近世期以前中國的情形
  510. 第三章 中西的初期交涉
  511. 第四章 五口通商和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512. 第五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
  513. 中國近百年史概論
  514. 前言
  515. 第一章 總論
  516. 第二章 中西交涉之初期
  517. 第三章 中國此時之情形
  518. 第四章 外力侵入時代中國之情形
  519. 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上
  520. 第六章 變動中之中國下
  521. 第七章 國民政府之奮斗
  522. 日俄戰争
  523. 前言
  524. 第一章 東北形勢總論
  525. 第二章 日俄開戰之原因
  526. 第三章 日俄戰前之交涉
  527. 第四章 日俄兩國戰前之形勢
  528. 第五章 日俄戰事(上)
  529. 第六章 日俄戰事(下)
  530. 第七章 日俄和議
  531. 第八章 日俄戰争與中國之關係
  532. 第九章 日俄戰役之結果及戰後情勢之變遷
  533. 第十章 結論
  534. 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
  535. 前言
  536. 第一章 商業篇
  537. 第二章 財産篇
  538. 第三章 征榷篇
  539. 第四章 官制篇
  540. 第五章 選舉篇
  541. 第六章 刑法篇
  542. 第七章 學校篇
  543. 近代史表解
  544. 前言
  545. 第一章 鴉片戰争
  546. 第二章 太平天國
  547. 第三章 捻黨起義
  548. 第四章 第二次鴉片戰争
  549. 第五章 洋務運動
  550. 第六章 甲午戰争
  551. 第七章 戊戌變法
  552. 第八章 義和團運動
  553. 第九章 辛亥革命
  554. 第十章 二次革命
  555. 第十一章 護國運動
  556. 第十二章 護法運動
  557. 第十三章 孫中山領導北伐
  558. 第十四章 國共第一次合作
  559. 第十五章 北伐戰争
  560. 第十六章 國共第二次合作
  561. 第十七章 抗日戰争
  562. 第十八章 解放戰争
  563. 大同釋義
  564. 前言
  565. 一、論大同究實有其事抑係孔子想望之談
  566. 二、論大同之世當在何時
  567. 三、論大同之世之情形
  568. 四、論大同之世如何降爲小康
  569. 五、論小康之治如何降爲亂世
  570. 六、論自大同至亂世人心風俗之變遷
  571. 七、論入亂世後之改革
  572. 八、論大同之可復
  573. 中國社會變遷史
  574. 前言
  575. 自序
  576. 第一章 發端
  577. 第二章 論所謂大同者究係實有其事抑理想之談
  578. 第三章 論人類仁暴之原
  579. 第四章 論古代進化的大略和大同小康的遞嬗
  580. 第五章 論大同之世的情形
  581. 第六章 從大同到小康
  582. 第七章 從小康到亂世
  583. 第八章 從大同到亂世社會意識的變遷
  584. 第九章 先秦時代對於社會改革的諸派
  585. 第十章 漢代的社會改革
  586. 第十一章 到大同之路
  587. 第十四册
  588. 中國社會史
  589. 前言
  590. 第一章 農工商業
  591. 第二章 財産
  592. 第三章 錢幣
  593. 第四章 飲食
  594. 第五章 衣服
  595. 第六章 宫室
  596. 第七章 婚姻
  597. 第八章 宗族
  598. 第九章 階級
  599. 第十章 國體
  600. 第十一章 政體
  601. 第十二章 户籍
  602. 第十三章 賦役
  603. 第十四章 征榷
  604. 第十五章 官制
  605. 第十六章 選舉
  606. 第十七章 兵制
  607. 第十八章 刑法
  608. 第十五册
  609. 中國民族史
  610. 前言
  611. 第一章 總論
  612. 第二章 漢族
  613. 第三章 匈奴
  614. 第四章 鮮卑
  615. 第五章 丁令
  616. 第六章 貉族
  617. 第七章 肅慎
  618. 第八章 苗族
  619. 第九章 粤族
  620. 第十章 濮族
  621. 第十一章 羌族
  622. 第十二章 藏族
  623. 第十三章 白種
  624. 中國民族演進史
  625. 前言
  626. 第一章 什麽叫做民族
  627. 第二章 中國民族的起源怎樣
  628. 第三章 中國民族是怎樣形成的
  629. 第四章 中國民族怎樣統一中國本部
  630. 第五章 中國民族第一次向外開拓怎樣
  631. 第六章 五胡亂後的中華民族是怎樣的
  632. 第七章 中國民族在近代所受的創痛是怎樣
  633. 第八章 中國民族的現狀怎樣
  634. 第九章 怎樣復興中國民族
  635. 第十章 中國民族演進的總觀察怎樣
  636. 附録一 參考書
  637. 附録二 復習問題
  638. 中國文化史六講
  639. 前言
  640. 第一講 婚姻族制
  641. 第二講 户籍階級
  642. 第三講 財産制度
  643. 第四講 農工商業
  644. 第五講 衣食居處
  645. 第六講 交通通信
  646. 中國文化史
  647. 前言
  648. 回憶我的老師吕誠之(思勉)先生(代序)
  649. 一 研究歷史之目的
  650. 二 何謂文化
  651. 三 中國文化之起源
  652. 四 歷史年代
  653. 五 三皇五帝事跡
  654. 六 古代之社會組織
  655. 七 社會階級
  656. 八 古代之生業
  657. 九 古代之道路
  658. 十 古代之用人
  659. 十一 先秦諸子學術
  660. 十二 秦、漢時之新局勢
  661. 十三 此時之政情
  662. 十四 漢代學術
  663. 十五 漢代兵制變遷
  664. 十六 漢代刑法變遷
  665. 十七 此時代重要之現象
  666. 第十六册
  667. 醫籍知津
  668. 前言
  669. 一、緒論
  670. 二、最古醫經:《素問》、《難經》、《靈樞經》
  671. 三、本草之學源流
  672. 四、《傷寒雜病論》與《金匱要略》
  673. 五、脈經與脈學
  674. 六、晉以後鍼灸學
  675. 七、隋唐輯存之古醫書
  676. 八、宋以後醫方之蒐輯傳播
  677. 九、宋代醫學新説之興起
  678. 十、明代醫家之成就
  679. 十一、宋以後對古醫書之注釋訂補與發揮
  680. 十二、明清本草之學與方書
  681. 十三、宋以後鍼灸學派
  682. 十四、解剖學
  683. 十五、宋以後脈訣、舌法與辨證
  684. 十六、明清間諸醫學名家
  685. 十七、女科與幼科
  686. 十八、推拿
  687. 十九、瘍科
  688. 二十、咽喉科
  689. 二十一、眼科
  690. 二十二、傷科
  691. 二十三、脚氣
  692. 二十四、霍亂與痧脹
  693. 二十五、鼠疫
  694. 二十六、虚勞
  695. 二十七、導引與調攝
  696. 二十八、江湖方技與《串雅》
  697. 二十九、呪由科
  698. 三十、醫史醫案醫話與醫書
  699. 群經概要
  700. 前言
  701. 一、研究經書之目的
  702. 二、詩經
  703. 三、書經
  704. 四、禮記儀禮周禮
  705. 五、易經
  706. 六、春秋
  707. 附三傳源流考
  708. 七、四書
  709. 八、孝經
  710. 九、爾雅
  711. 經子解題
  712. 前言
  713. 自序
  714. 論讀經之法
  715. 儀禮禮記大戴禮記周禮
  716. 春秋
  717. 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718. 論讀子之法
  719. 老子
  720. 莊子
  721. 列子
  722. 荀子
  723. 晏子春秋
  724. 墨子
  725. 公孫龍子
  726. 管子
  727. 韓非子
  728. 商君書
  729. 尹文子
  730. 慎子
  731. 鄧析子
  732. 吕氏春秋
  733. 尸子
  734. 鶡冠子
  735. 淮南子
  736. 國學概論
  737. 前言
  738. 回憶我的老師吕誠之(思勉)先生(代序)
  739. 一 何謂國學
  740. 二 中國學術之分期
  741. 三 先秦諸子之淵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學
  742. 四 先秦諸子之淵源二——王官之學
  743. 五 先秦諸子之學
  744. 六 秦漢時代學術之新趨勢
  745. 七 魏晉玄學
  746. 八 佛學
  747. 九 宋明理學
  748. 十 清代考據學
  749. 十一 中國近代之思想家
  750. 理學綱要
  751. 前言
  752. 篇一 緒論
  753. 篇二 理學之原
  754. 篇三 理學源流派别
  755. 篇四 濂溪之學
  756. 篇五 康節之學
  757. 篇六 横渠之學
  758. 篇七 明道伊川之學
  759. 篇八 晦庵之學
  760. 篇九 象山之學
  761. 篇十 浙學
  762. 篇十一 宋儒術數之學
  763. 篇十二 陽明之學
  764. 篇十三 王門諸子
  765. 篇十四 有明諸儒
  766. 篇十五 總論
  767. 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
  768. 前言
  769. 第一講 中國政治思想史之分期
  770. 第二講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之兩派
  771. 第三講 上古到戰國的社會變遷
  772. 第四講 先秦的政治思想
  773. 第五講 秦漢時代的社會
  774. 第六講 漢代的政治思想
  775. 第七講 魏晉至宋代以前的政治思想
  776. 第八講 宋明的政治思想
  777. 第九講 清中葉前的政治思想
  778. 第十講 近代的政治思想
  779. 第十七册
  780. 章句論
  781. 前言
  782. 章 句論序
  783. 章 句論
  784. 中國文字變遷考
  785. 前言
  786. 一、論文字變遷之理
  787. 二、論文字之始
  788. 三、文字變遷舊説
  789. 四、論古文籀篆
  790. 五、續論古文籀篆
  791. 六、論隸書八分正書
  792. 七、論行草
  793. 字例略説
  794. 前言
  795. 一、説字例
  796. 二、論六書
  797. 三、象形
  798. 四、指事
  799. 五、會意
  800. 六、形聲
  801. 七、轉注
  802. 八、假借
  803. 九、引伸
  804. 十、文字之孳乳
  805. 十一、文字之洮汰
  806. 十二、文字之變遷
  807. 十三、論文字之改革
  808. 附: 中國文字之優劣
  809. 説文解字文考
  810. 前言
  811. 序一
  812. 序二
  813. 序三
  814. 説文解字文考
  815. 史通評
  816. 前言
  817. 内篇
  818. 外篇
  819. 附録一 評校《史通》序
  820. 附録二 《史通》習問
  821. 文史通義評
  822. 前言
  823. 易教上
  824. 易教中
  825. 易教下
  826. 書教上
  827. 書教中
  828. 書教下
  829. 詩教上
  830. 詩教下
  831. 經解上、中、下
  832. 原道上、中、下
  833. 原學上、中、下
  834. 博約上、中、下
  835. 言公上、中、下
  836. 史德
  837. 史釋
  838. 史注
  839. 傳記
  840. 習固
  841. 朱陸
  842. 文德
  843. 文理
  844. 文集
  845. 篇卷
  846. 天喻
  847. 師説
  848. 假年
  849. 感遇
  850. 辨似
  851. 説林
  852. 知難
  853. 釋通
  854. 横通
  855. 繁稱
  856. 匡謬
  857. 質性
  858. 黠陋
  859. 俗嫌
  860. 鍼名
  861. 砭異
  862. 砭俗
  863. 申鄭
  864. 答客問上、中、下
  865. 答問
  866. 古文公式
  867. 古文十弊
  868. 浙東學術
  869. 婦學、婦學篇書後
  870. 詩話
  871. 附録一 章學誠之史學思想
  872. 附録二 《文史通義》選讀提要
  873. 第十八册
  874. 史籍與史學
  875. 前言
  876. 一、史學定義
  877. 二、史籍溯源
  878. 三、史學緣起
  879. 四、史部大略(上)
  880. 五、史部大略(下)
  881. 六、史家宗旨今昔異同
  882. 七、史材
  883. 八、論搜輯
  884. 九、論考證
  885. 十、論論史事之法
  886. 十一、史學演進趨勢
  887. 歷史研究法
  888. 前言
  889. 一、爲什麽要研究歷史
  890. 二、歷史的歷史
  891. 三、史學進化的幾個階段
  892. 四、舊時歷史的弊病何在
  893. 五、現代史學家的宗旨
  894. 六、作史的方法
  895. 七、研究歷史的方法
  896. 新唐書選注
  897. 前言
  898. 《新唐書選注》序、選目及注釋
  899. 史籍選文評述
  900. 前言
  901. 擬目
  902. 總論
  903. 《史記·李斯列傳》(節録)
  904. 顧炎武《日知録·部刺史·六條之外不察·隋以後刺史》(節録)
  905.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瓜洲瓜步》(節録)
  906. 陸贄《均節賦税恤百姓六條·一論兩税之弊須有釐革》
  907. 杜甫《前出塞九首》
  908. 杜甫《後出塞五首》
  909. 杜甫《石壕吏》、《新婚别》
  910. 杜甫《負薪行》
  911. 白居易《縛戎人》(新樂府)
  912. 白居易《繚綾》(新樂府)
  913. 王安石《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914. 王巖叟《論保甲》(節録)
  915. 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二首》(節録)
  916. 《遼史·營衛志·部族上》(節録)
  917. 《金史·世宗本紀》(節録)
  918. 《金史·食貨志》(節録)
  919. 趙翼《廿二史札記·金末種人被害之慘》
  920. 趙翼《廿二史札記·元諸帝多不習漢文》
  921. 《宋史·林勛傳》
  922. 蘇洵《田制》
  923. 顧亭林《郡縣論》
  924. 討論擬題
  925. 歐陽修《本論》(節録)
  926. 周敦頤《太極圖説》
  927. 黄宗羲《明夷待訪録·學校》
  928. 喬光烈《招墾里記》
  929. 古史家傳記文選
  930. 前言
  931. 導言
  932. 《史記·項羽本紀》
  933. 《史記·管晏列傳》
  934. 《史記·樂毅列傳》
  935.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36.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937. 《史記·貨殖列傳》
  938. 《史記·太史公自序》(節録)
  939. 《漢書·李廣蘇建傳》
  940.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941.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942. 《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
  943. 《後漢書·馬援列傳》
  944. 《後漢書·周黄徐姜申屠列傳》
  945. 《三國志·魏志·方技傳》
  946. 《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
  947.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948. 中國史籍讀法
  949. 前言
  950. 弁言
  951. 一、史學之用安在
  952. 二、中國有史學麽
  953. 三、再爲中國史學訴冤
  954. 四、史權爲統治階級所篡及史家苦心保存事實真相
  955. 五、讀舊史宜注意之點
  956. 六、讀舊史入手的方法
  957. 七、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958. 第十九册
  959. 論詩
  960. 前言
  961. 論詩
  962. 宋代文學
  963. 前言
  964. 一 概説
  965. 二 宋代之古文
  966. 三 宋代之駢文
  967. 四 宋代之詩
  968. 五 宋代之詞曲
  969. 六 宋代之小説
  970. 中國文學史選文
  971. 前言
  972. 李斯《諫逐客書》
  973. 賈生《過秦論》上
  974. 晁錯《論守邊備塞書》
  975. 董仲舒《賢良策對一》
  976. 司馬長卿《難蜀父老》
  977. 東方曼倩《答客難》
  978. 劉子政《戰國策序》
  979. 揚子雲《諫不受單于朝書》
  980. 王仲任《非韓》(節録)
  981. 蔡伯喈《郭有道碑》
  982. 魏文帝《典論》
  983. 孔文舉《薦禰衡表》
  984. 陳孔璋《爲袁紹檄豫州》
  985. 阮元瑜《爲曹公作書與孫權》
  986. 曹子建《與吴季重書》
  987. 陸士衡《辨亡論》上
  988. 陸士衡《謝平原内史表》
  989. 潘安仁《馬督誄》
  990. 阮嗣宗《達莊論》
  991. 嵇叔夜《養生論》
  992. 劉伯倫《酒德頌》
  993. 江應元《徙戎論》
  994. 摯仲洽《太康頌》
  995. 摯仲洽《祀皋陶議》
  996. 劉越石《勸進表》
  997. 袁彦伯《三國名臣贊》
  998. 陶淵明《自祭文》
  999. 潘元茂《册魏公九錫文》
  1000. 蜀漢先主《即位告天文》
  1001. 後主《策丞相諸葛亮詔》
  1002. 《魏禪晉策》
  1003. 王子淵《僮約》
  1004. 傅季友《爲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1005. 傅季友《爲宋公修張良廟教》
  1006. 顔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1007. 鮑明遠《河清頌》
  1008. 鮑明遠《登大雷岸與妹書》
  1009. 蕭子良《言臺使表》
  1010. 王元長《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
  1011. 謝玄暉《齊敬皇后哀策文》
  1012. 任彦昇《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1013. 沈休文《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1014. 沈休文《上〈宋書〉表》
  1015. 江文通《爲蕭公讓九錫第二表》
  1016. 梁武帝《禁奢令》
  1017. 昭明太子《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啓》
  1018. 梁簡文帝《與僧正教》
  1019. 梁元帝《職貢圖序》
  1020. 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
  1021. 劉孝標《廣絶交論》
  1022. 徐孝穆《爲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
  1023. 庾子山《哀江南賦》並序
  1024. 温鵬舉《寒陵山寺碑》
  1025. 邢子才《請置學及修立明堂奏》
  1026. 魏伯起《爲東魏檄梁文》
  1027. 李士恢《上隋高祖革文華書》
  1028. 王子安《上巳浮江宴序》
  1029. 駱賓王《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
  1030. 張説之《東山記》
  1031. 李遐叔《賀遂員外藥園小山池記》
  1032. 蕭茂挺《爲邵翼作上張兵部書》
  1033. 李習之《贈禮部尚書韓公行狀》
  1034. 皇甫持正《故吏部侍郎昌黎韓先生墓誌銘》
  1035. 陸敬輿《興元元年奉天改元大赦詔》
  1036. 李義山《上尚書范相公啓》
  1037. 楊大年《謝賜衣表》
  1038. 尹師魯《諫時政疏》
  1039. 朱元晦《大學章句序》
  1040. 葉正則《論四屯駐大兵》
  1041. 蘇子瞻《乞常州居住表》
  1042. 秦少游《賀元會表》
  1043. 汪彦章《爲隆祐太后告天下詔》
  1044. 洪景伯《花信亭上梁文》
  1045. 元裕之《雷希顔墓誌銘》
  1046. 宋景濂《平江漢頌》
  1047. 李獻吉《禹廟碑》
  1048. 史憲之《覆多爾袞書》
  1049. 姚姬傳《覆魯絜非書》
  1050. 汪容甫《黄鶴樓銘》
  1051. 龔璱人《平均篇》
  1052. 國文選文
  1053. 前言
  1054. 國文選文(一)
  1055. 國文選文(二)
  1056. 基本國文選文
  1057. 附録: 中國文學史選文擬目
  1058. 《古文觀止》評講録
  1059. 前言
  1060. 回憶我的老師吕誠之(思勉)先生(代序)
  1061. 小序
  1062. 上卷
  1063. 下卷
  1064. 第二十册
  1065. 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
  1066. 前言
  1067. 例言
  1068. 第一編 上古史
  1069. 第二編 中古史上
  1070. 第三編 中古史中
  1071. 第四編 中古史下
  1072. 第五編 近古史上
  1073. 第六編 近古史下
  1074. 第七編 近世史上
  1075. 第八編 近世史下
  1076. 第九編 最近世史上
  1077. 第十編 最近世史下
  1078.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
  1079. 前言
  1080. 例言
  1081.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上册
  1082. 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下册
  1083. 第五編 現代史
  1084. 本國史(元至民國)
  1085. 前言
  1086. 回憶我的老師吕誠之(思勉)先生(代序)
  1087. 本國史複習大略
  1088. 前言
  1089. 上古史
  1090. 中古史
  1091. 近代史
  1092. 現代史
  1093. 第二十一册
  1094. 高中複習叢書本國史
  1095. 前言
  1096. 高中複習叢書編輯大意
  1097. 一 緒論
  1098. 二 上古史
  1099. 三 中古史一
  1100. 四 中古史二
  1101. 五 中古史三
  1102. 六 中古史四
  1103. 七 中古史五
  1104. 八 近代史
  1105. 九 現代史
  1106. 十 結論
  1107. 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
  1108. 前言
  1109. 例言
  1110. 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第一册
  1111. 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第二册
  1112. 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第三册
  1113. 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第四册
  1114. 第五編 綜論
  1115. 初級中學適用本國史補充讀本
  1116. 前言
  1117. 第一節 抗戰和建國
  1118. 第二節 “九一八”之役
  1119. 第三節 “七七”及“八一三”之役
  1120. 第四節 東西戰事的匯合
  1121. 第五節 戰争的勝利
  1122. 第六節 敵寇的降伏
  1123. 第七節 實施憲政和中蘇交涉
  1124. 第八節 目前的情形和未來的展望
  1125. 習題
  1126.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
  1127. 前言
  1128. 編輯者言
  1129.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第一册
  1130.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第二册
  1131.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第三册
  1132.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第四册
  1133. 第二十二册
  1134.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
  1135. 前言
  1136. 教育部審定高等小學新修身教科書批詞提要
  1137.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編輯概言
  1138.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一册第一學年第一學期
  1139.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二册第一學年第二學期
  1140.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三册第一學年第三學期
  1141.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四册第二學年第一學期
  1142.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五册第二學年第二學期
  1143.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六册第二學年第三學期
  1144.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七册第三學年第一學期
  1145.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八册第三學年第二學期
  1146. 高等小學新修身教授書第九册第三學年第三學期
  1147.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
  1148. 前言
  1149. 歷史參考書編纂例言
  1150. 編輯大意
  1151.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第一册
  1152.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第二册
  1153.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第三册
  1154.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第四册
  1155.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第五册
  1156.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
  1157. 第二十三册
  1158.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
  1159. 前言
  1160. 編輯大意
  1161.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一册
  1162.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二册
  1163.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三册
  1164.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四册
  1165.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五册
  1166.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國文教科書第六册
  1167.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
  1168. 前言
  1169.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一册
  1170.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二册
  1171.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三册
  1172.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四册
  1173.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五册
  1174. 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第六册
  1175. 第二十四册
  1176.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
  1177. 前言
  1178. 編輯大意
  1179.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一册
  1180.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二册
  1181.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三册
  1182.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四册
  1183.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五册
  1184.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科書第六册
  1185.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授書
  1186. 前言
  1187. 編輯大意
  1188.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授書第一册
  1189.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授書第二册
  1190.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授書第三册
  1191. 高等小學校用新式地理教授書第四册
  1192. 新式高等小學地理教授書第五册
  1193. 新式高等小學地理教授書第六册
  1194. 第二十五册
  1195. 未來教育史
  1196. 前言
  1197. 第一回 寄一緘寓意寫牢騷分兩部熱心論教育
  1198. 第二回 訓蒙童塾師誇閟訣訪奇女良夜話平生
  1199. 第三回 黄率夫騁辯寓良箴范善遷授經窮教術
  1200. 第四回 試夏楚跌破學生頭申禁令擲去易知録
  1201. 中國女偵探
  1202. 前言
  1203. 血帕
  1204. 白玉環
  1205. 枯井石
  1206. 蘇秦張儀
  1207. 前言
  1208. 第一章 發端
  1209. 第二章 外交與戰國時代
  1210. 第三章 合從連衡
  1211. 第四章 合從前之蘇秦
  1212. 第五章 合從時代之蘇秦
  1213. 第六章 從約解散後之蘇秦
  1214. 第七章 連衡前之張儀
  1215. 第八章 連衡時代及衡約解散後之張儀
  1216. 第九章 合從連衡政策之評論
  1217. 第十章 古代外交學之真相及蘇秦張儀之人物
  1218. 關岳合傳
  1219. 前言
  1220. 第一章 英雄與社會
  1221. 第二章 曠世之君臣相與
  1222. 第三章 關壯繆之時代
  1223. 第四章 先主初起時之關壯繆
  1224. 第五章 先主初據徐州及入許都時代之關壯繆
  1225. 第六章 關壯繆與曹操
  1226. 第七章 先主居荆州及赤壁戰時之關壯繆
  1227. 第八章 壯繆守荆州
  1228. 第九章 壯繆之北伐及其成仁
  1229. 第十章 關壯繆之生平
  1230. 第十一章 秦檜
  1231. 第十二章 岳忠武之時代
  1232. 第十三章 岳忠武初出時
  1233. 第十四章 南渡初之岳忠武
  1234. 第十五章 岳忠武之削平内寇及經營襄漢
  1235. 第十六章 岳忠武與僞齊
  1236. 第十七章 和議之成及岳忠武之成仁
  1237. 第十八章 恢復政策之評論及岳忠武之生平
  1238. 國恥小史
  1239. 前言
  1240. 第一章 現在對外情形
  1241. 第二章 歐洲各國之形勢及其東來之歷史
  1242. 第三章 英國兩次遣使
  1243. 第四章 鴉片之輸入
  1244. 第五章 鴉片戰争
  1245. 第六章 廣州之役
  1246. 第七章 京師初陷
  1247. 第八章 中俄伊犂交涉
  1248. 第九章 法據安南
  1249. 第十章 英滅緬甸及暹羅獨立
  1250. 第十一章 中日之戰
  1251. 第十二章 中俄密約及各國租借軍港
  1252. 第十三章 京師再陷
  1253. 第十四章 日俄之戰及朝鮮滅亡
  1254. 第十五章 英兵入西藏
  1255. 中國地理大勢
  1256. 前言
  1257. 第一章 總論
  1258. 第二章 本部十八省
  1259. 第三章 黄河流域
  1260. 第四章 長江流域
  1261. 第五章 粤江流域
  1262. 第六章 東三省
  1263. 第七章 蒙古
  1264. 第八章 新疆省
  1265. 第九章 西藏青海
  1266. 第十章 沿海
  1267. 三國史話
  1268. 前言
  1269. 楔子
  1270. 宦官
  1271. 外戚
  1272. 黄巾
  1273. 歷史和文學
  1274. 後漢的地理
  1275. 董卓的擾亂
  1276. 曹操是怎樣强起來的
  1277.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1278. 袁紹和曹操的戰争
  1279. 赤壁之戰的真相
  1280. 劉備取益州和孫權取荆州
  1281. 替魏武帝辨誣
  1282. 從曹操到司馬懿
  1283. 替魏延辨誣
  1284. 姜維和鍾會
  1285. 孫吴爲什麽要建都南京
  1286. 司馬懿如何人
  1287. 司馬氏之興亡
  1288. 晉代豪門鬥富
  1289. 第二十六册
  1290. 蒿廬詩詞、聯語
  1291. 前言
  1292. 蒿廬詩稿
  1293. 夢秋詞
  1294. 聯語
  1295. 蒿廬文稿、筆記
  1296. 前言
  1297. 蒿廬文稿
  1298. 筆記
  1299. 吕思勉先生編年事輯
  1300. 前言
  1301. 第一卷 一歲至二十八歲(一八八四至一九一一)
  1302. 第二卷 二十九歲至四十二歲(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五)
  1303. 第三卷 四十三歲至五十三歲(一九二六至一九三六)
  1304. 第四卷 五十四歲至六十二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
  1305. 第五卷 六十三歲至六十六歲(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
  1306. 第六卷 六十七歲至七十四歲(一九五〇至一九五七)
  1307. 第七卷 一九五八年至二〇一五年
  1308. 附録一: 吕翼仁先生回憶四篇
  1309. 附録二: 吕思勉先生著作繫年
  1310. 附録三: 學術評述與紀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