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危机:亚文化圈层的心理画像_郭沁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郭沁

内容节选

第五章粉丝的进化之路:个人到群体 和“邻居们”相比,我国的文化娱乐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劲十足,近些年来也呈一片欣欣向荣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接触到这些娱乐产品的限制进一步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把看电影、看剧、听歌、看视频等当作休闲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电视台不再有检修日,可以全年无休地为观众提供服务,数字电视还新增了点播和回放功能,让电视用户观看节目更随心所欲;而当连入互联网,可供娱乐的内容更是繁花似锦。选择权的增多促使观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触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的以IP品牌为关注点,每当自己喜欢的IP出了新作就必定会支持,譬如哈利·波特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都是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大IP;有的以作品类型为关注点,如科幻电影爱好者会主动关注好莱坞每年主推的科幻大作,2018年的《头号玩家》、2019年的《星际救援》、2020年的《信条》等都是科幻迷的打卡必备影片;还有的,则以台前幕后的文娱工作者为核心关注点,譬如有些人会因喜欢特定的导演、编剧、演员或配音演员等而追着观看他们的每一部作品,并与同好们分享、讨论……这些因特定目标而关注内容的人,广义上都是“粉丝”,但这种定义下的群体似乎又与大众平时颇有微词的粉圈不同。这是因为,“粉丝群体”和“粉圈”(也可称“饭圈”)并非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而是两个定义不同且存在归属性质的概念。粉丝群体所指代的是所有粉丝的集合,而粉圈则是隶属于该粉丝群体中的一个亚群体,只包括有限的粉丝个体。 那么,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到底怎样才算是粉丝呢?粉丝与大众的区隔在何处?粉丝为什么以娱乐明星为崇拜对象?流量明星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部分粉丝为什么会这么疯狂?这些问题恐怕不少人都曾有过疑惑,尤其是近些年来粉丝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撞击越来越频繁,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时,这些问题或许亟须讨论或澄清。 第一节 名人、权力、崇拜与认同Marshall, P. D. 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M].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114.Fiske, J.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M]//Fiske J.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Routledge, 1992:30—49.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粉丝与追星族同义,“星”自然专指娱乐圈的明星。这样的想法并不准确。不追“星”的粉丝也大有人在,如热爱小说、游戏等的文本粉丝,喜好汉服等的内容文化类粉丝等,以关注特定公众人物为核心形成的粉丝社群只是粉丝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而已,以娱乐明星为核心的粉丝更是分支下的分支。美国传播学者戴维·马绍尔(David Marshall)在他的著作《名人与权力:当代文化中的名声》中将公众人物系统性地划分入不同的名人群组,形成一个名人系统。 除了我们最常提及的影视、体育明星之外,还有政治明星、学术明星和企业明星,这些类型的明星身边也会聚集形成粉丝社群。由此知,广义的粉丝所对应的并不只有文娱名人的拥护者,但明星艺人们的粉丝因为人数众多,渐渐成为粉丝亚文化的代表者。倘若我们追随大流,只讨论围聚在明星艺人周围的群体,还是会容易混淆粉丝与读者、听众和观众之间的区别。比如有时,人们会把看过某位艺人的作品、记住艺人名字的观众算作粉丝,或是把社交平台上的关注者算作粉丝。这样的混淆不局限于普通人,不少学者——如马绍尔——在论述文化工业时也未对读者、听众、观众和粉丝作区分,“fans”和“audience”似乎指代着同一群体。或许诚如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所说,粉丝和其他大众媒体上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之间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本质上的差异。 换言之,任何人都可能一不留神就成了粉丝。在讨论“fans”和“audience”在程度上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崇拜与认同诺思洛普·弗莱。对批评的剖析[M]. 陈慧,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58—159.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 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87—190. 加拿大文学家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归纳了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模式大致是“典型的神明—半神半人的英雄—领袖人物—普通人—反讽式的主角”的循环。 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的汉斯·罗伯特·耀斯(Hans Robert Jauss)在弗莱所提的文学情节模式基础上,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读者如何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和认同。 耀斯提出了五种认同模式,即......

  1. 信息
  2. 总序
  3. 序章 天下苦“粉圈”久矣?争议之外的思考
  4. 第一部分 “乌合之众”的演化论
  5. 第一章 傲慢与偏见:污名化的时代
  6. 第二章 乌托邦中的追光者:粉丝话语权的提升
  7. 第三章 东亚偶像产业:从仰望到养成
  8. 第四章 中国偶像产业:模仿还是超越
  9. 第五章 粉丝的进化之路:个人到群体
  10. 第二部分 消费馅饼中的粉丝经济
  11. 第六章 文化消费的粉丝:流量变现的推动者
  12. 第七章 为爱出征的粉丝:完美的消费者
  13. 第八章 为爱出征的粉丝:粉丝应援手册
  14. 第九章 进击的粉丝群体:逐渐消失的边界感
  15. 第十章 为爱产出的粉丝:二次创作的生产者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清朗行动(2021)
  18.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