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传_【美】凯·伯德; 马丁·J.舍温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凯·伯德; 马丁·J.舍温
内容节选
第20章“玻尔是上帝,而奥比是他的先知” 他们不需要我帮忙制造原子弹。 ——尼尔斯·玻尔 这场原子弹“竞赛”的开局多少有些缺乏章法。1939年,一些科学家(几乎都是欧洲移民)发现他们在德国的前同事可能在带头将核裂变发现用于军事领域,这让他们感到恐慌。他们提醒美国政府要警惕这一威胁,于是美国政府开始支持有关的会议和小型核研究项目。由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确实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报告,但直到1941年春,也就是德国发现核裂变两年多后,在英国工作的德国流亡物理学家奥托·弗里施和鲁道夫·佩尔斯才搞清楚如何快速及时地制造出战时可用的原子弹。从那时起,所有参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联合原子弹项目的人都在全力以赴地争取赢得这场生死攸关的竞赛。但是在1943年12月尼尔斯·玻尔抵达洛斯阿拉莫斯之前,关于战后核武器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一直乏人关注。 有玻尔在自己身边,奥本海默感到非常高兴。1943年9月29日晚,这位57岁的丹麦物理学家登上了一艘汽艇,被偷偷运离哥本哈根。安全抵达瑞典的海岸后,他被带到了斯德哥尔摩,但是德国特工打算在那里暗杀他。10月5日,派去营救他的英国飞行员协助玻尔钻进了一架没有标志的英国“蚊”式轰炸机的弹仓。当这架木质飞机飞到接近20 000英尺的高度时,飞行员指示玻尔戴上皮质头盔内的氧气面罩,但是玻尔没有听到指示,他后来说头盔对他的大脑袋来说实在太小了,很快他就因缺氧而晕了过去。尽管如此,他还是挺过了这次空中旅行,在苏格兰着陆后,他说自己在飞机上睡了个好觉。 在停机坪上迎接他的是他的朋友和同事詹姆斯·查德威克,他把玻尔带到伦敦,并向他介绍了英美原子弹计划的相关情况。1939年,玻尔就已经意识到核裂变的发现可用于制造原子弹,但他认为分离铀235需要投入极大的工业资源,因此根本不切实际。现在他得知美国人正把他们大量的工业资源用于这一目的。“对玻尔来说,”奥本海默后来写道,“(这)听起来完全是无稽之谈。” 玻尔抵达伦敦一周后,他21岁的儿子阿格也来到这里。阿格是前途无量的物理学家,后来他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接下来的7周里,父子俩全面了解了“合金管工程”——英国原子弹计划的代号。玻尔同意担任英国的顾问,随后英国同意派他前往美国。12月初,玻尔父子登上了一艘开往纽约的轮船。格罗夫斯将军对玻尔的加入感到不悦,但考虑到这个丹麦人在物理界的声望,他勉为其难地允许玻尔参观位于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神秘的“Y地”。 格罗夫斯之所以感到不悦,是因为有情报显示玻尔一向我行我素。1943年10月9日,《纽约时报》报道说,这位丹麦物理学家带着“一项涉及核爆炸的新发明计划”抵达伦敦。格罗夫斯对此感到愤怒,但除了努力控制玻尔,他也别无他法。事实证明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玻尔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丹麦,如果他想见国王,他只需走到皇宫门前敲敲门。他在华盛顿也如法炮制,拜访了英国大使哈利法克斯勋爵和最高法院大法官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这位大法官是罗斯福总统的密友。他向这些人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制造原子弹已成定局,现在考虑原子弹带来的后果并不算为时尚早。玻尔最担心的是这项发明会激起西方和苏联之间可怕的核军备竞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坚持认为,必须告知苏联人核弹项目的存在,并向其保证这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当然,这样的看法吓坏了格罗夫斯,他迫切地想把玻尔送到洛斯阿拉莫斯,在那里他可以让这位喋喋不休的物理学家与世隔绝。为了确保玻尔在途中不违反安保条例,格罗夫斯亲自与玻尔父子一起搭上了从芝加哥始发的火车。随行的还有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托尔曼,他是格罗夫斯的科学顾问。格罗夫斯和托尔曼约定两人轮流照看这位丹麦客人,以确保他不会跑出车厢。然而,在和玻尔待了一个小时后,托尔曼筋疲力尽地走出车厢,对格罗夫斯说:“将军,我受不了了。我不干了,不过你是军人,这是你必须完成的任务。” 格罗夫斯一边听着玻尔特有的咕哝,一边时不时地要打断他,向他解释信息保密的重要性。不过,这注定是白费力气。玻尔对曼哈顿计划已经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他还在不断关注科学给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不仅如此,两年多前的1941年9月,玻尔还会见了他以前的学生维尔纳·海森伯,海森伯是领导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德国物理学家。格罗夫斯向玻尔介绍了他了解到的有关德国原子弹项目的情况,不过他肯定不希望玻尔向其他人透露这些情况。格罗夫斯说:“我觉得我和他不停地聊了12个小时,一直在告诉他什么不能说。” 1943年12月30日深夜,他们抵达了洛斯阿拉莫斯,然后马不停蹄地出席了奥本海默为玻尔举办的小型招待会。格罗夫斯后来抱怨说:“他(玻尔)到了还没5分钟,就把他答应过不说的话都讲了出来。”玻尔问奥本海默的第一个问题是:“它真的足够大吗?”换句话说,这种新型武器威力会大到让未来的战争超乎想象吗?奥本海默立刻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含义。1年多......
- 信息
- 前言
- 序幕
- 第一部分
- 第1章 “在他眼中,每个新想法都好极了”
- 第2章 “一个人的囚牢”
- 第3章 “我过得很糟糕”
- 第4章 “这里的工作很不容易,所幸还算有趣”
- 第5章 “我就是奥本海默”
- 第6章 鼓励学生们叫他“奥比”
- 第7章 “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 第二部分
- 第8章 “1936年,我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 第9章 “我把它剪下来寄回去了”
- 第10章 “越来越必然的是”
- 第11章 “纳尔逊,我要娶你的朋友做太太了”
- 第12章 “这世界上还有其他更紧迫的危机”
- 第13章 “速裂协调员”
- 第14章 “希瓦利埃事件”
- 第三部分
- 第15章 “他变得非常爱国”
- 第16章 “保密过度”
- 第17章 “奥本海默说的是实情”
- 第18章 “瘫痪的灵魂”,她走了,他也以失败告终
- 第19章 “你愿意收养她吗?”
- 第20章 “玻尔是上帝,而奥比是他的先知”
- 第21章 “这个‘小装置’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 第22章 “现在我们都成了狗娘养的”
- 第四部分
- 第23章 “那些可怜的小老百姓”
- 第24章 “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 第25章 “他们可以将纽约夷为平地”
- 第26章 “奥本海默出过红疹子,现在他已经免疫了”
- 第27章 “学者旅店”
- 第28章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做”
- 第29章 “我敢肯定这就是她朝他扔东西的原因”
- 第30章 “他从来不透露自己的看法”
- 第31章 “抹黑奥比”
- 第32章 “科学家X”
- 第33章 “丛林猛兽”
- 第五部分
- 第34章 “看起来很糟,对吗?”
- 第35章 “这恐怕都是我干的蠢事”
- 第36章 “歇斯底里的表现”
- 第37章 “我们国家名誉上的污点”
- 第38章 “现在我还能感觉到自己手上的热血”
- 第39章 “这里真像个世外桃源”
- 第40章 “三一试验的第二天就该这么做了”
- 尾声 只有一个罗伯特
- 致谢 和奥本海默一起策马远行
-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