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护_杨红朝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杨红朝

内容节选

第一节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革的时代因素 一、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界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于2007年7月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参见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系列研究报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大陆人口约为13.5亿人,城镇化率为51.3%。城镇常住人口6.91亿人,乡村人口约为6.57亿人。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出农村。我国《城乡规划法》中的城市是指直辖市、市、建制镇。建制镇的人口按城镇户口进行登记和管理。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系列研究报告:《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第19页。肖金成、党国英:《城镇化战略》,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辜胜阻在1991年发表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文是较早使用城镇化概念的学者。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的中央政府文件——中发〔2000〕11号《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小城镇,促进城镇化。 发展现代化要经过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力量来源。我国城镇化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上首次超出农村人口 。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与城市化有何关联?有学者认为,城镇化不是城市化,城镇区别于城市,城市是由城镇发展而来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要经过城镇的过渡与转换环节,城镇是向城市转化的中介。我国的城镇是指市和镇。 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进程被称为城镇化。在“人口:农村→城镇→城市”的图式和转化链条中,小城镇和城市发挥着特殊作用。城市和城镇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城市化是以城市为发展导向, 人口由农村到扩充的建成区居住,从而转向城市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城镇化和城市化形式上是两个概念,实质上没有本质差别。 笔者认为,我国“城镇化”的概念是对通用的“城市化”(Urbanization)术语内涵的借鉴和创造性应用。 从外延上看,城镇化囊括了城市化,又包括人口从农村到镇和农村社区的转化过程。城镇化是指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居住,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包括农民“进城”和“不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1.7亿增加到2013年的7.3亿,增加了5.6亿。预计到2050年城镇化基本完成时,转移农村人口将达到12亿。参见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工人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如果仅把城镇化理解为城市化或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其外延就有些狭窄。若把城镇化等值于城市化,认为城镇化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化,那就可以想象,农村多余劳动力就会转移不出去, 仍然滞留于农村。这是因为城市接纳农民的空间和能力非常有限。把城镇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或农民转移到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就会排斥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如果把城镇化视为城镇建设,那就会导致重城镇“物”的设施建设,轻视城镇化的主体建设,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就会丛生。 我国城镇化的几个特点: 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工人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赵展慧:“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31日,第2版。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值。城镇化率主要是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我国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13年到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分别为7.3亿、7.5亿 和7.7亿 。由于城镇常住人口虽然“进了城”但没有落户,即没有取得城市户籍,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还很低,出现了城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不一致。(见表5-1) 表5-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2014)、《人民日报》(2016)整理。]根据国际城镇化的经验,一国城镇化进程可分为初级、中期和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分别对应为30%以下、30%~70%、70%以上。参见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工人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2. 我国城镇化率处于中期阶段(30%~70%) 2015年年底,全国大陆人口13.7亿人,全国农民工约为2.8亿人。常住人口是指在城市工作居住大于6个月的人口。乡村常住人口为6亿。参见赵展慧:“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31日,第2版。 2013年到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3.7%、54.8%和5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对应为35.7%、37.1%和39.9%。......

  1. 信息
  2. 绪论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
  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
  5. 第二节 列宁的土地思想
  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发展
  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继承
  8. 第二节 土地农民所有,践行“耕者有其田”
  9. 第三节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确立和集体经营的探索
  10. 第三章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实质是“两权分离”
  11. 第一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家庭经营
  12. 第二节 “两权分离”的农地权利制度变革及其简析
  13. 第四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变革理路评析
  14.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属性
  15.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权能分析
  16. 第三节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变革方案的评论
  17. 第五章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探求
  18.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革的时代因素
  19. 第二节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经营的适度规模性
  20. 第三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法治保障
  2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权能的赋予与确保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属性
  22. 第五节 土地征收制度的演进与不完善
  23. 第六节 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践探寻
  24. 第六章 农地发展权的制度构建
  25. 第一节 农地发展权的含义和法律属性
  26. 第二节 农地发展权的法律地位
  27. 第三节 我国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的初步设想
  28. 第七章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革新途径
  29. 第一节 农地“三权分置”思想下的土地权利构造
  30. 第二节 土地征收制度革新的路径与农民对土地发展收益的分享
  31.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32. 第四节 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于“同地同权,同等入市”的视角
  33. 第五节 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的立法改进
  3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