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_方志远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方志远

内容节选

第二章龙场悟道,道在心中 观政:督造王越墓 在王阳明考进士的时代,新科进士有四个去向:一是留翰林院为史官,这是对一甲进士的安排;二是在二、三甲进士中选出二三十名年纪较轻、较有才学者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继续读书,3年后根据学业的优劣,当然,更重要的是看人事关系的情况,或留翰林院为史官(二甲进士为编修,三甲为检讨),或分到科道为言官,或分到六部为主事;三是分到六部“观政”,为“观政进士”,一年后再授实职,或者到中央其他部门为官,如做大理寺评事、行人司行人等;四是到地方出任县知县、州同知、府推官等。 王阳明被列入第三类,分在六部的最后一部—工部,做观政进士。这个职务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不公正。以王阳明的会试、殿试名次,还有28岁的年纪,即使观政,也应该是在更为重要的吏、户、兵三部。从这一点来看,有人为王阳明抱不平,认为这是当政者有意在对王阳明进行压制,并不全是无中生有。 当然,观政进士并不只是“观”政,而是要承担具体的公务,以锻炼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也为一年后的正式授职提供依据。 王阳明做观政进士的第一桩差事,是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 王越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景泰二年(1451)的进士。在他参加殿试的那天,忽然平地刮起一股旋风,将王越的试卷卷上云间,眼看着就在天际消失了,管卷官只得给他重发试卷。 这里需要补充一些明朝科举的知识。明朝的科举每3年举行一科,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八月进行,故称“秋闱”。届时,全省取得科举资格的士人在各布政使司所在地即各省省会参加考试,故又称“省试”。乡试录取称“中举”,第一名则称“解元”。中举后便是举人,算是取得了“功名”,即有了做官的资格,同时,也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春二月进行,故称“春闱”。届时,全国的应届、历届举人齐聚北京,参加考试。会试由礼部主持,故又称“部试”,第一名称“会元”。所有在会试中被录取者实际上已是进士,但在三月初一(成化八年,也就是1472年改为三月十五)还得在紫禁城内奉天殿(今故宫太和殿)前的场地进行“殿试”。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命题并进行录取,后来实际上都由内阁代办。举行殿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排定进士的名次;二是表示所有的进士都由皇帝钦赐,都是“天子门生”。因为殿试只是排名考试,考生只需要写一篇“策论”,所以考得非常轻松,不像乡试、会试,不但要考三场,还要淘汰无数的人。 这时的王越,立即重新投入考试,再次奋笔疾书,当然,也毫无意外中了进士。本来事情已经了结,没想到这年秋天,朝鲜国使者前来进贡,竟然带来了王越的那份未完试卷。使者说朝鲜国王正在视朝的时候,一物从天而降,侍臣将该物呈给国王,国王一看,才知道是天朝进士的策论试卷,便不敢私藏,让使者进贡时郑重带来北京。一份试卷竟然漂洋过海,被风从明朝的北京,吹到朝鲜的汉城,也真是不可思议。 成化年间(1465—1487),王越以都御史提督军务,两次领兵深入河套,与敌作战,创造了自永乐以来明军对蒙古部落最为成功的战例,被封为威宁伯,成为明朝自开国以来第二位以军功封爵的文臣。 王阳明的少年时代,正是王越建立边功的时代,所以王阳明从小对王越充满了崇敬和向往。王阳明曾对人说,他少年时曾做过一梦,梦见王越将自己指挥奇袭威宁海子时所用的宝剑赠给他。看来,王阳明15岁时出居庸关,不仅是受古代英雄的影响,也是受当代英雄的激励。更难想象的是,他入仕后的第一件差事,竟然就是去督造王越的坟墓。是巧合,还是上天的安排?不管是什么,当不负威宁伯。 王阳明在北京备考期间,蒙古部落频频深入内地劫掠。朝廷每次调兵遣将,总是遑急被动,既无解决边患的谋划,又无优秀将才可供派遣。王阳明心中焦虑,自己的身份又不能措一辞、出一策。焦虑之余,他便千方百计寻求兵书,钻研阵法。每次宴客,他则将杯盘碗盏、橘皮果核,排成阵势。理解他的人认为他是胸怀大志,不理解他的人便以为他是痴狂疯癫。对于这些,王阳明全不在意。 这次督造威宁伯墓,正是演练阵法的极好机会。他将民夫按人数及身体状况编成什伍,分配劳役,起居饮食都有定时,工程质量皆经验收。工余之时,他又指挥民夫演练据说是由诸葛亮传下的“八阵图”。待到工期结束时,不仅坟墓造得雄伟气派,自己也得到了一次排兵布阵的实践锻炼。这就叫“有志者,事竟成”,只有立志,只有时时不忘初心、时时有所准备,机会到来之时,才能够把握得住。 王阳明返回北京的时候,王越家属前来送行,带来了不少金银珠宝作为酬谢,王阳明执意不收。家属又取出一个布囊,王阳明打开布囊,一柄佩剑赫然映入眼中,是王越生前的佩剑,是威宁剑!王阳明心中一阵激动,果然是天意,否则,怎会如此巧合?这也让王阳明更加相信,上天是要他担当大任的。 回到北京复命之后,王阳明仍然沉浸在激动之中。每晚公务之余,他总要将威宁剑取出抚摩,期望有一天能......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章 王阳明与阳明时代
  4. 第二章 龙场悟道,道在心中
  5. 第三章 政在亲民
  6. 第四章 “良知”二字,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7. 第五章 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
  8. 第六章 斯人已逝,斯人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