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典藏版)_孙玉胜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孙玉胜

内容节选

澳门拾遗 它几乎使香港的遗憾得到了完全的弥补。 2002年岁末,第一场大雪过后,北京阳光明媚。 一天下午,央视总工程师丁文华在我的办公室里聊起了直播的话题,他感慨地说:“有一天我过深圳罗湖口岸,看到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出现‘15’那个数字时,我都不敢看,心惊肉跳的。而澳门回归前的十五天,我已经成竹在胸,一切就等开始了。”的确,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时间只有两年多,但我们自身应对直播的素养已不是当初。成长的不仅仅是我们几个人,两年间,央视走过了让人欣慰的一段长长的专业实践之路。 新世纪来临之前的几年里,丁文华任央视播送中心主任,我任新闻中心主任。我们总是在新闻事件,特别是一些政治事件直播时打交道。 在我看来,丁文华是典型的“需求学派”。他的理念是:“节目的需要是技术事业发展的拉动力,所以技术要为节目服务。”他坚持这样的理念并将之付诸行动。丁文华经常主动为节目部门创造需求。他向新闻中心推荐使用的DSNG(移动式数字卫星传送系统),彻底改变了新闻直播的时空条件限制,大大加强了直播报道的机动性。DSNG是一种小型便携的直播设备,有了这个小东西之后,指哪儿打哪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第一时间播发新闻。丁文华因此赢得了编导们的敬重——我把电视解读为一种“技术媒体”,有很多根据来源于丁文华的理念与行动。 那天下午,丁文华跟我说:“真是打从香港回归之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直播,才知道该怎样搭建一个技术平台。”我和他都认为,直至今天,对重大政治新闻事件的直播,要数澳门回归做得最好。其实从香港回来,丁文华也在反思香港的教训。 多点报道是国外经常使用的直播报道方式,这是为了增加观众的期待感并及时了解有关动态。香港七十二小时直播报道中我们曾设了三十多个报道点,遍及驻港部队在深圳和香港的主要军营。7月1日那天,驻港部队入驻最后一个军营——赤柱军营时,我们都进行了现场直播。此外,在主要口岸,各主要仪式和活动的现场都有远程单边记者的报道。这些被丁文华称为“野点”的报道给直播增色不少,但在香港回归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有时甚至导致失控,失控的原因从技术上说主要是通讯和音频出现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图像是电视区别于广播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就电视直播报道而言,特别是对大型的连续直播报道而言,问题往往不出在图像,而容易出在音频和通讯上。1998年6月2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是由于音频问题,使得观众听不清北大学生的提问和克林顿演讲的中文同声传译。 所谓失控是指:直播者对正在播出的节目资源失去有效的组织。观众有时看到的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声音的画面,甚至干脆就没有有效画面;有时看到的是记者的语无伦次,不能实现有效报道,甚至与导演失去联系。失控的播出就像放羊一样,只能走到哪儿播到哪儿。 直播很过瘾,也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可以让亿万观众同步看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每遇到节目失控的那种焦急难耐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特别是当关键时刻与前方记者失去联系时,真有呼天抢地之感。这种现象在香港回归七十二小时直播中曾多次出现,但在澳门回归四十八小时直播中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丁文华自豪地跟我说:“澳门回归直播中,我们的通讯做到了畅通无阻,与香港回归有本质的区别。” 1999年是另一个“新闻年”,也是新闻中心面临最大挑战的一年。3月份,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后来将我驻南使馆夷为废墟;3月底、4月初央视三次直播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庭审过程;4月末直播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和开园式……更重要的是国庆五十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及群众游行、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这三场重大直播,这些重大事件都集中在了第四季度。还在年初,我就与新闻中心其他两位副主任分了工,李挺负责筹备国庆五十周年天安门阅兵直播,张宁负责澳门回归直播前方节目的筹备,我负责迎接新千年的直播筹备及澳门回归的后方播出。 1999年12月17日,我和负责播出策划的张文华带着已经调整修改无数遍的播出方案赴珠海,与澳门回归直播团队进行最后一次“打合”。“打合”这个词是总导演何绍伟最早使用的,不知是他的母语——粤语,还是他从什么地方学来的,反正过去在普通话里我没听说过,但大家都觉得很形象、很准确,就慢慢叫开了。所谓“打合”,其实就是前方报道和后方播出双方认真核对最后的操作细节,并由此建立一个实际操作中的规则约定。其中包括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处理等,等于是一次“纸上演练”。所以,经过双方共同“打合”的方案就相当于直播中的“宪法”,前后方各环节必须共同遵守。后来何绍伟才告诉我说,“打合”这个词来源于日语,它在日语中就有“讨论”的意思。他在与日本同行的多次合作中,觉得这个词挺传神,就用上了。 四十八小时的方案“打合”一遍已经是凌晨两点多。第二天早上,我和张文华拎着“打合”过的方案,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飞机上,我迷迷糊糊地闭着眼睛,想着刚经过“打合”的播出方......

  1. 信息
  2. 文前彩插
  3. 前言 朝发夕至 路上十年
  4. 第一章 用兵早晨·1993
  5.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6. 设计早间
  7. 从“新太阳”到“东方时空”
  8. “特区”里成长
  9. 改造我们的语态
  10. 理想者部落
  11. 第二章 移师晚间·1994
  12. 开赴黄金地带
  13. 真诚守望来者
  14. 事实中的深度
  15. 监督的力量
  16. 舆论生态平衡
  17. 第三章 我看电视·1995
  18. 从远处看
  19. 从近处看
  20. 过程与悬念
  21. 建立媒体权威
  22. 建立媒体尊严
  23. 第四章 另类实验·1996
  24. 引进“谈话”
  25. 谈话的风险
  26. 谈话为什么被忽略
  27. 走向“调查”
  28. 第五章 感悟直播·1997
  29. 香江遗憾
  30. 澳门拾遗
  31. 锁定主体
  32. 动魄瞬间
  33. 前方记者
  34. 第六章 事件突发·1998
  35. 见证突发事件
  36. 前沿接触
  37. 发,还是不发
  38. 快反与引导
  39. 第七章 再看电视·1999
  40. 家用媒体
  41. 技术媒体
  42. 主持人媒体
  43. 制片人媒体
  44. 第八章 意外发现·2000
  45. 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46. 付费电视意味着什么
  47. 第九章 时空改版·2001
  48. 艰难调整:定位《生活空间》
  49. 千期改版:打造“新闻杂志”
  50. 二次改版:“时空”150分
  51. 三次改版:《时空连线》《面对面》
  52. 第十章 检讨十年·2002
  53. 现在开始播报
  54. 评论:内容还是形态
  55. 不可失落的新闻性
  56. 远去的“线人”
  57. 直播未来
  58. 后记
  59. 修订版后记
  60. 典藏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