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修辞方法(全五册)_乔雪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乔雪

内容节选

借代 同学互相起外号 方小程放学回家,问妈妈:“妈妈,您上学时,有同学会互相起外号吗?” 妈妈说:“有啊,调皮的同学总会乱叫同学的外号!有的同学没办法,还找老师告状呢。” 方小程显然不关心找不找老师告状这种行为,她关心的是同学们起了什么外号,甚至是……妈妈的外号是什么呢?嘻嘻…… 她想起了今天学校里的事情——最调皮的章明明,叫班里最胖的李大力为“大熊”。“大熊”似乎受了启发,转过头就叫戴眼镜的王聪为“眼镜”。王聪又去叫乌一兰为“雀斑”,因为乌一兰脸蛋上确实有几粒雀斑。乌一兰于是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叫章明明为“耐克”,因为他总穿一双耐克鞋……班里也可热闹了! 卷花好像看透了方小程的心思,在她耳边说:“方小程,你知道吗?其实……起外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叫作——借代。” 借代的定义和种类 “借代?我记得比喻中有一种是借喻。那借代又是什么呢?” 卷花又开启了她的小课堂时间:“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简单地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有很多类型1.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用鱼鳞代替鱼。2.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替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如:白领。 用职场人士的穿着特点代指本身。3. 具体代抽象 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4. 工具代本体 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5.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句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6. 以结果代原因 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指“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7. 形象代本体 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老爷是本体,马褂、西装是借体,用穿的衣服代指本体,简单、形象。 你能分辨出下面几个借代的句子中,本体和借体分别是什么吗? 1.那群红领巾从校门口飞了出来! 2.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讨厌的“尖鼻子”,小刚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5.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鹦鹉”“仙鹤”“蜈蚣”…… ●参考答案 1.本体:少先队员,借体:红领巾。 2.本体:武装力量,借体:枪杆子。 3.本体:“他”这个有尖鼻子的人,借体:尖鼻子。 4.本体:杨二嫂,借体:圆规。 5.本体:风筝,借体:老鹰、鹦鹉、仙鹤、蜈蚣…… 借代与借喻,是不是双胞胎? 借代和借喻,听起来好像双胞胎,该怎么区别呢?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1.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这里用“祖国的花朵”喻“少年儿童”。两者之间很相似。而“那边跑来几个红领巾”这句话中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代称,两者之间只有相关性。也就是借喻的作用在“喻”,而“借代”的作用在“代”。2.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如:老师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可以说成“少年儿童像花朵”,而“那边来了几个红领巾”一句,则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3.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来说,这种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只是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如:操场上走来了一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少先队员会佩戴红领巾,少先队员和红领巾的关系密切。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用祖国的花朵比喻少年儿童,“祖国的花朵”和少年儿童是本质不同的事物。4. 借喻是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来,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如:敌人躲在乌龟壳里不敢出来。这句中用“乌龟壳”比喻碉堡,由于特定的上下文,或由于比喻关系为大家所熟知,都只出现喻体而隐去了本体。5.......

  1. 信息
  2. 绕不开的修辞手法1:比喻和比拟
  3. 比喻
  4. “弟弟像妈妈”怎么不是“比喻”呢?
  5. 比拟
  6. 什么是比拟呢?
  7. 绕不开的修辞方法2:拟人和借代
  8. 拟人
  9. 借代
  10. 绕不开的修辞方法3:排比和对偶
  11. 排比
  12. 对偶
  13. 绕不开的修辞方法4:夸张和反复
  14. 夸张
  15. 反复
  16. 绕不开的修辞方法5:设问和反问
  17. 设问
  18. 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