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帝王不简单 2_铲史官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铲史官

内容节选

养子登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56岁的宋高宗赵构,在当了36年皇帝之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正式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昚,即宋孝宗。 宋孝宗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甚至不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而是宋太祖的后裔。 赵构唯一的儿子早夭,而赵构的兄弟姐妹几乎全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兵掳去北方了。 无奈之下,赵构只能在家族支系中选一个人继位了。 不过,历史上经常有外系宗室当上皇帝后,追封自己父母为皇帝的事情。若真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怕将来赵构连进太庙的资格都会被挤掉。 因此不能选势力大、背景强的人。最后,赵构挑出了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戏文中的八贤王)的两个六世孙—一胖一瘦两个孩子。胖的叫赵伯浩,瘦的叫赵伯琮。 两个孩子来到赵构面前,一通面试之后,赵构比较满意较胖的那一个。 但当较胖的那个孩子捧着赏赐的财物正要走时,赵构又心念一动,让他留下。 这时,恰好一只猫从两人身边经过。较瘦的孩子对此视而不见,但较胖的孩子却一脚向小猫踢去,于是较胖的孩子出局了。 赵伯琮聪明好学,宅心仁厚,深得高宗和朝廷大臣们的喜爱。 但是赵构一直没有封其为太子。一是因为赵构认为自己还在壮年;二是因为太后听信秦桧的谗言,并不喜欢赵伯琮。 后来,赵构又找了一个叫赵伯玖的孩子,作为第二候选人。 有一次,赵构赐给了二人各十名年轻貌美、未经人事的宫女。 赵伯琮的老师史浩看出了奥妙,叮嘱他千万不要把持不住。果然赵构后来撤回宫女,发现赵伯琮的十名宫女“完璧归赵”,而赵伯玖的十名宫女全部不再清白。 就这样,心性坚定的赵伯琮最终胜出。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韦太后去世,阻拦在赵伯琮立储之路上的障碍没有了。 第二年,赵构诏告天下立赵伯琮为太子,赵伯琮改名“赵昚”。赵昚这一等,就是整整30年。 隆兴北伐 登基后第二月,赵昚在朝廷排斥求和派,重新起用主战派的张浚,共商北定中原之策。并开始大张旗鼓地为岳飞平反,当时全国的老百姓都渴望重新调查岳飞的事情,此举无疑是顺应民心,向世人表明要变更北向政策,同时证明自己能拿主意了。 赵昚为人宽厚,对赵构发自内心地孝顺和尊重,但是对赵构苟且偷安、事实上放弃了恢复中原这一点,在内心深处是不认同的。 所以,他每次向太上皇请安时都要提北伐话题,一说到北伐,气氛就变得不那么愉快了。 赵构的反对阻止不了血气方刚的赵昚。张浚上台后,宋军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备战了。 此时的金朝,金世宗刚刚扫清政敌、掌握实权,并不想打仗,想和南宋讲和,但是赵昚置之不理,决心开战。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轰轰烈烈的南宋隆兴北伐开始了,张浚出任统帅,指挥二十万宋军分两路向北攻击。张浚是个志大才疏的角色,赵构“吐槽”过他。 可是赵昚无人可用,只好“矮个儿里拔高个儿”选了张浚。 而张浚选的两个前线统帅,一个叫李显忠,一个叫邵宏渊。李显忠是员猛将,但为人恃才傲物;邵宏渊也颇有才干,但妒忌心很重。 在三位“不搭调”将领的指挥下,隆兴北伐刚胜了第一场宿州之战,就遭到金军的猛烈反击。李显忠在前方憋足力气打,邵宏渊却在后方隔岸观火。 宋军难以抵挡金军的猛烈攻势,宋孝宗只好议和。 孝顺的儿子 北伐失败转向主和之后,赵昚和赵构之间没什么大分歧了,父子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赵昚也时不时地就去请个安以表孝心。 周密《武林旧事》载,淳熙九年(1182年)中秋,赵昚、赵构同乐。那个中秋,赵构清早刚起,赵昚就过来探望了,两人在至乐堂吃过早膳后就在宫里的小西湖钓起鱼来。 到了晚上,赵构挽留赵昚赏完月再回去,在二百多人的教坊乐队演奏中,父子两人一直喝到微醺。 侍宴官适时献上一首《壶中天慢》,赵构特别喜欢最后一句:“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金瓯:家国河山。) 这一句显然勾起了赵构很多回忆。可惜的是,父子两人都不可能来完成光复中原这个愿望了。 失败的父亲 赵昚是个孝顺的儿子,也是个有为的皇帝,却是个非常失败的父亲,因为他选错了继承人。 他选定的继承人是三子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 赵昚在立储问题上完全照抄赵构,选人摇摆不定,选出来了又不给名号,甚至都不让儿子参政历练。 宋光宗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接受孝宗禅让登基时,已经四十多岁。 赵惇登上皇位,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充满恐惧和压抑。 恐惧是因为他越过二哥上位,压抑是因为做太子时就已身心俱疲,而且宋孝宗退而不休,宋光宗跟个傀儡没有区别,这让他内心更加憋屈和怨恨。 绍熙二年(1191年)冬至,宋光宗到南郊举行祭天礼,迎接他的却是倾盆大雨和火灾,而且,不幸在行礼前一晚听说自己爱妃暴毙。 在这双重打击之下,他对宋孝宗的恨意和怨怼悉数爆发,终于精神失常了。 首先是一月四次的朝拜太上皇,宋光宗都不去,这让大臣国民都十分恐慌。 大臣多次进言,宋光宗勉强同意又经常反悔,宰相劝诫也不听,甚至赌气去六和塔住了140天。 造成宋孝宗、宋光宗父子失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宋......

  1. 信息
  2. 李后主·李煜 文青国主的悲剧人生
  3. 宋太祖·赵匡胤 事业心“爆棚”,杯酒释兵权
  4. 宋仁宗·赵祯 无为而治,仁者无敌
  5. 宋徽宗·赵佶 被皇帝身份严重耽误的艺术家
  6. 宋孝宗·赵昚 孝顺的儿子,失败的父亲
  7. 明太祖·朱元璋 出过家,要过饭,平民“逆袭”之典范
  8. 明孝宗·朱祐樘 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负天下不负卿
  9. 明武宗·朱厚照 一生叛逆,威武将军
  10. 明思宗·朱由检 不当木匠不炼丹,兢兢业业不“翘班”
  11. 清世祖·顺治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12. 清高宗·乾隆 诗史非妄评,良足娱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