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版)_苏力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苏力
内容节选
原载于刘军宁、王焱、贺卫方编: 《公共论丛: 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一 假如我能写一手不错的中文,但不了解中文语法;又假如我完全不懂英文,甚至没听说过;现在有人拿来一本据说是文笔不错的英文著作让我看,我会怎样? 我会发现这些叫作字母的东西乱七八糟,不仅个头高低不一,组合也有长有短,零零落落,不像咱们的中国字,一个是一个,整整齐齐 (但是,果真如此吗? 请比较一下“一” “卜”和“鬱”等字——尽管中文被称为“方块字”。因此维特根斯坦说, “不要想,只是看” )。我很难相信这些字母也有一种和中文相似的功能,其中也有秩序。也许反复观察之后,我渐渐发现这些字母拼写数量不一的词确有规律。英文中会不断出现“ is ”这样的组合,却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例如——“ iz”的组合。我开始相信其中是有序的。这之后,在他人的指教下,我学会一些英文词的含义,开始背单词,懂得了简单的句子。我发现这些句子也可以有效表达我的感受,甚至表达了一些以前我用中文无法表述的特殊感受。这完全可能,按照语言哲学和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的感受在很多时候与我们的语言相联系,我们往往因为学习了一种新语言或多或少获得了某些新的感受。请想一想维特根斯坦的关于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形式的论述。此后,我又学习了英语语法和文法,我发现英文中有非常严格的结构、规则,非常有序。不仅如此,由于学习了英文语法,我还发现中文也有类似的语法,尽管不能完全重合;我甚至发现某些中文没有严格的语法,或不合“语法”。但更进一步的学习使我理解了,中文语法或许就不可能与英文完全一致, “中文没有语法”的结论只是我由于试图把西文的文法套在中文上,而这是 《马氏文通》 以来的一个毛病。 以上大致是我学习英文以后对中文的感受。大约许多人学习英文也走过这样的历程,或仅仅走了前一部分历程。对英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感受转变,是一种切身的经验。然而严格说来,这种经验的改变完全不是由于那个所谓“客观的”研究对象——中英文书籍——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我们自身经历了一种蜕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经历了两个世界,但这两个经验世界都有∙∙ (而并非“是” ) 我们的主观创造。 二 在今天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我同样时常感到并抱怨中国社会中的“无序”,渴求建立一种有序。但我又时常怀疑,我今天感到的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的社会无序是否也是,或至少有一部分是,那种学英文经验的另一种表现? 是在以心目中的某种秩序规则衡量着另一种秩序。 大致说来,当代中国人头脑中至少已经有两种关于什么是社会秩序的“语法规则”。一种是先前的中国社会给予我们的,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留给我们的;另一套则可能是我们从阅读西方学者合理化、正当化西方社会秩序的著作,或通过其他途径 (包括媒体、留学和出访等) 而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关于市场经济社会秩序的语法规则。当然,更可能是这样两种印象混合产生的一种“理想的”语法规则。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也更可能用后一种关于秩序的规则来衡量中国。因此,我们有了如同当初遭遇英文时的感觉,这也不好,那也犯规,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乱七八糟。 也许,我们感到的混乱仅仅是由于我们没有读懂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有序一面。也许,随着我们对中国市场经济研究的深入,对中国社会理解的深入,我们会发现中国社会的今天其实也是有序的,至少不是那么无序。 我们曾批评过一些看不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人保守,批判他们没有“换脑筋”;我们今天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上帝并没有因为我们曾指出过他人的错误,或者因为我们在理论上懂得主观对客观秩序的塑造力,而豁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 三 如果不只是以我自己的感受为标准,如果说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序,如果说它还是一本有语法规则的读本,那什么是衡量它有无规则的标准呢? 社会的接受无疑是最基本的标准。这就和语言文字一样,它不以符合某个先验的语法、章法或文法规则作为其有序或无序的标准,而是以其读者能否理解并接受为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我想,也许我们不应当坚持认为市场经济社会有一种先验的、绝对的有序;只要人们接受它,懂得其含义,一个文本就具有了内在的秩序。 说实话,当我写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并不很自信。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从我用“也许” “可能”这样的助动词察觉我惶惑的心迹。的确,在其他地方,我也曾写道,西方社会中与其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是“自然”生成的,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的。在这个意义上,并且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发展不符合“规律”,是不自然的。 但这种说法,仔细推敲起来,仅仅是因为我们假定或接受了一个假定: 社会发展是严格规律的,社会总是按照某种模式发展,必定向着某个特定目标......
- 信息
- 第三版序
- 增订版前言
- 原版序
- 致谢
-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 为什么“朝朝暮暮”?
-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 这里没有不动产
- 家族的地理构成
-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 “法”的故事
- “法”的故事
- 反思法学的特点
- 法学知识的分类
- 法学教育随想
-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 曾经的司法洞识
- 悼念费孝通先生
-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 阅读秩序
- 法律如何信仰?
- 认真对待人治
-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 社群主义的挑战?
- 经济学帝国主义?
- 《新乡土中国》 序
- 超越“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