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集:中华书局员工文选(二〇二二年)_中华书局 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中华书局 编

内容节选

邵循正与古籍整理出版 齐浣心 邵循正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蒙元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邵循正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选送到欧洲留学,师从伯希和等人,因精通英文、法文,熟悉波斯文、蒙古文,对突厥文、女真文、满文亦有涉猎,加之深厚的史学功底,邵循正颇得伯希和赏识。邵循正归国后即任清华大学教授,时年不到三十岁,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因其精通多门外语,翦伯赞“关于同化与融合两个名词的外文含义”,曾请教邵循正。1958年,邵循正被列入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历史分组成员,与诸多古籍整理专家,共同为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担任“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 1958年,北京市副市长、古籍小组成员吴晗倡议为青少年编写一套历史小丛书,作为课外通俗读物,以期向社会大众传播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吴晗邀请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兼总经理金灿然,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侃,北京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陈哲文,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胡朝芝等人一起商讨编写出版的相关事宜,并确定由吴晗担任主编,邵循正与尹达、金灿然、白寿彝等24位专家组成“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会,中华书局承担出版工作。 邵循正与吴晗是清华大学同学,毕业后二人在西南联大期间共事,是私交甚笃的老朋友,此番为编写“中国历史小丛书”,又有了工作上的交集,自然合作十分默契。 当时计划将“中国历史小丛书”编选出版200—300种,规模庞大,涉及选题领域十分广泛,初步分了几大类:史前文化和重要历史事件、经济文化生活专题史话、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历史人物等。为提高小丛书编写、出版的速度,编委会的专家基本都参与到撰著工作中,吴晗亲自承担了《海瑞的故事》的编写工作,邵循正承担了《袁世凯》《晏婴的故事》的写作任务(笔名秋楠)。此外,还有贾兰坡《中国猿人》、翁独健《成吉思汗》、侯仁之《徐霞客》、潘絜兹《绘画史话》、何兹全《祖逖北伐》、戴逸《北洋海军》等,开创了大家写小书的先河。“中国历史小丛书”的每本小册子虽然字数只在两三万左右,但要在这样较短的篇幅内,完整地介绍一个人、一件事,语言还要通俗易懂,对每一位作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邵循正作为编委会一员,还以参加会议、座谈等形式,参与“中国历史小丛书”的选题内容、编纂主旨、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确定,提出:“要求书的内容立场、观点正确,史事叙述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文字通俗、生动流利。都附以必要的插图,要求做到图文并茂,读者爱读。” 在诸多专家学者、中学教师及中华书局的共同努力下,1962年10月,“中国历史小丛书”出版一百种,中华书局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丛书编委扩大会议暨庆祝大会。主编吴晗在会上说,编辑出版这套通俗历史读物,“一方面是为广大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一方面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都作了系列报道。 邵循正与吴晗虽然是多年的老朋友,但在吴晗担任重要的领导岗位后,自己也与吴晗保持距离。而在吴晗因“海瑞罢官”一事遭到批判后,邵循正反倒顶着压力三次去看望吴晗。这也能见出邵循正一身正气、为人仗义。 关于成吉思汗的学术探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曾掀起一轮关于成吉思汗的学术讨论热潮,《历史研究》《文史》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连续刊载多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如1962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学报》刊载了周清澍的《成吉思汗生年考》和亦邻真的《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62年《历史研究》第2、3、4期连续刊载了邵循正的《成吉思汗生年问题》、韩儒林的《论成吉思汗》、周良霄的《关于成吉思汗》、商鼎的《马依斯基院士论成吉思汗》等文章,1962年第8期《江汉学报》刊载了刘孝瑜的《成吉思汗与蒙古各部的统一》,1962年第12期《历史教学》刊载了杨志玖的《关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1962年第10期《文物》刊载了东堂的《成吉思汗画像跋》,1964年第4期《新时代》刊载了白宝瑾的《成吉思汗的心理作战》,1964年第11期《新时代》刊载了白宝瑾的《成吉思汗对人力智力的运用》,1969年第9期《新时代》刊载了李则芬的《耶律楚材与成吉思汗》等。 其中邵循正的《成吉思汗生年问题》一文,观点明确、征引广博、论证严谨,且成文较早,对明确成吉思汗的生年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邵循正在文中开篇即明确提出:“关于成吉思汗的生年,中外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我以为应以《元史》所记为准。”为阐明自己的观点,邵循正旁征博引,引用、参考的我国古代典籍有《辍耕录》《亲征录》《蒙鞑备录》《宋季三朝政要》《元史》《蒙兀儿史记》《元史译文证补》《新元史》等,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元朝秘史》更是在邵循正的视野范围内。此外,《多桑蒙古史》(法文)、《集史》、《世界征服者史》、《史选》、《伊斯兰百科全书》......

  1. 信息
  2. 编辑手记
  3. 明武宗的罩甲,戚继光的敌台
  4. 花草的名字是植物几世的浪漫
  5. 茶叶与鸦片书写的全球史
  6. 《中华诗笺》编辑手记
  7. 紧随时代,依托品牌,打造特色
  8. 编辑工作要时时刻刻有读者意识
  9. 书里书外
  10. “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古文辞类篹》片谈
  11. 郑玄:乱世中的大儒
  12. “三全”丛书上新: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三全”本出版
  13. 范仲淹身后事:《伯夷颂》的前世今生
  14. 换你知,为我知,更懂东坡的真
  15. 作为三大处世奇书之首的《菜根谭》,“奇”在哪里?
  16. 李光地易学三书:清代易学的奠基之作
  17. 《愙斋集古录》背后的吴门金石情
  18. 王闿运:一代名师的阅卷日常
  19. “四重证据法”还原印刷史真相
  20. 黄土洞天,山中日月:《椿树峁》的知青记忆
  21. 学林散叶
  22. 邵循正与古籍整理出版
  23. 周谷城与古籍整理出版
  24. 继往开来:继续做好中国近现代史图书出版
  25. 《周书》点校本出版拾零
  26. 百川学海
  27. 宋别集总集叙录体小论
  28. 程颢《秋日偶成》:一首有回甘的好诗
  29. 宗泽与其《古楠赋》
  30. 《闲情赋》与其他:陶渊明的另一个侧面
  31. 由新出《朱彝尊全集》略论明清学者全集之整理
  32. 再说《春游琐谈》
  33. 突破传统教辅思维,助力新时代语文教学
  34. 企业新型学徒制与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
  35. 艺文类聚
  36. 从《人世间》联想到“七国之乱”中周亚夫拒不救梁
  37. 大城小调:《东京梦华录》里的四季烟火气
  38. 时代夹缝中的亮光:纪念魏源逝世165周年
  39. 总有一些东西,无法隐入尘烟
  40. 像古人那样与万事万物联结
  41. 热闹是他们的,但我们迟早会加入
  42.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43. 特稿
  44. 中华书局老编辑的朴实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