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临床操作技能训练(第3版)_于晓松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于晓松
内容节选
第二节 三腔双囊管置入术 一、概述 三腔双囊管是用于紧急处理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有效措施。所谓“三腔双囊管”是指该导管有三个腔,分别通往胃气囊、食管气囊和胃腔,而两个囊分别是对食管壁产生压迫作用的食管气囊和对胃底产生压迫作用的胃气囊(图9-2-1)。应用三腔双囊管,通过胃气囊和食管气囊的填塞压迫,直接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出血的静脉,可起到暂时止血的作用,为下一步急救、药物治疗及内镜下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时间。这一方法只能暂时稳定患者病情,之后应采用更具根治性的疗法。对于无法控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除了气囊压迫法,也可选择食管支架植入。 图9-2-1 三腔双囊管 二、适应证 适用于明确或可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经内科药物止血无效,而介入或外科手术暂无法实施者。 三、禁忌证 1.严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惊厥未控制不能配合者慎用。 四、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 三腔双囊管、50ml注射器、止血钳3把、治疗盘、无菌纱布、液状石蜡、0.5kg沙袋(或盐水瓶)、血压计、绷带、宽胶布。 2.洗手,戴口罩、手套、帽子。 3.认真检查三腔双囊管气囊有无松脱、漏气,充气后膨胀是否均匀,通向食管气囊、胃气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测试气囊的注气量及达到的压力,一般胃气囊需注气200~300ml,食管气囊需注气100~150ml,找到管壁上45、60、65cm三处的标记及三腔通道的外口,三根接头分别贴上标识记号。 4.检查患者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洁该鼻腔并用液状石蜡润滑。 5.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双囊管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状石蜡。将三腔管从患者通畅侧鼻腔送入,达咽部时(14~16cm),嘱患者吞咽,使三腔双囊管顺利送入至55~65cm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 6.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00~300ml(囊内压5.33~6.67kPa,即40~50mmHg),使胃气囊充气,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双囊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程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再以0.5kg沙袋通过滑车固定于床架,持续牵引三腔双囊管,以达到充分压迫的目的。 7.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气囊内注入空气100~150ml(囊内压4~5.33kPa,即30~40mmHg),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 8.定时由胃管内抽吸胃内容物,以观察是否继续出血,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药物治疗。 9.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气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每次15~30分钟,同时将三腔双囊管再稍深入,使胃气囊与胃底黏膜分离,放气前先口服液体石蜡15~20ml,以防胃底黏膜与气囊粘连。30分钟后再将气囊充气加压。 10.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沙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 11.如24小时未再出血,可以拔管,首先嘱患者口服液体石蜡15~20ml,随后再将三腔双囊管慢慢退出。 五、操作要点 1.置管前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及分泌物,同时检查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置管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 2.置三腔双囊管时操作手法要温柔,避免咽腔及食管撕裂伤。 3.三腔双囊管下至咽腔时,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免误入气管造成窒息。 4.拔三腔双囊管时先服用液状石蜡,操作手法必须轻柔,以防撕下黏附于气囊壁上的黏膜。 六、注意事项 1.三腔双囊管置入常常是在患者大出血状态下的紧急操作,需要在准备物品的同时,积极安慰患者,并与家属沟通,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认同。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应用三腔双囊管止血的作用及如何配合,也讲清楚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及可能的意外。 2.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气囊充气不够,牵拉不紧,是压迫止血失败的常见原因,如胃气囊充气量不足且牵拉过猛,可使胃气囊进入食管下段,挤压心脏,甚至将胃气囊拉至喉部,引起窒息。 3.每8~12小时食管气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使胃气囊与胃底黏膜分离,避免胃底黏膜与气囊粘连。 4.拔管后一周是破裂血管修复、愈合的关键时期,同时亦是多种因素诱发再出血的高危时期,应予以密切观察。 第三节 创伤的处理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是现场救助伤病人员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救护时,施救人员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重要的是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要及时通知并组织人员参与急救。现场的抢救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在现场进行外伤初步处理时常使用的材料包括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脊柱板及头部固定器,以及各种担架(图9-3-1)。 图9-3-1 基层现场急救使用材料 一、开放性伤口止血和包扎......
- 信息
- 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 出版说明
- 主编简介
- 副主编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节 全科医生临床操作中的人文关怀
- 第二章 问诊
-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 第三节 全科问诊方式与技巧
- 第四节 全科医生问诊能力评估
- 第三章 体格检查
- 第二节 一般检查
-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
- 第四节 胸部检查
- 第五节 腹部检查
- 第六节 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
- 第八节 神经系统检查
- 第四章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三节 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
- 第四节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
- 第五节 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六节 床旁检测
- 第五章 基层常用心电学检查
-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
- 第三节 心电图运动试验
- 第六章 基层常用放射检查
- 第二节 胸部放射检查
- 第三节 消化道X线检查
- 第四节 腹部放射检查
- 第五节 四肢、脊柱放射检查
- 第七章 临床常用肺功能、超声、内镜检查
- 第二节 常用超声检查
- 第三节 胃镜检查
- 第四节 结肠镜检查
- 第八章 院前急救技术
- 第二节 心脏电除颤
- 第四节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 第九章 其他常用急救技术
- 第二节 三腔双囊管置入术
- 第四节 气管切开术
- 第十章 常用手术相关操作技能
- 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
- 第三节 穿脱手术衣
- 第五节 体表肿物切除
- 第七节 疼痛注射治疗
- 第十一章 常用穿刺操作技能
- 第三节 腹腔穿刺术
- 第五节 关节腔穿刺术
- 五、高危妊娠
- 第十二章 常用妇女保健操作技能
- 第二节 更年期保健
- 第三节 生育指导
- 第四节 妇产科其他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 第十三章 儿童保健相关操作技能
- 第二节 小儿体格检查方法
- 第三节 婴儿配奶方法
- 第五节 儿童智力发育筛查
- 第十四章 常用眼、耳、鼻、皮肤科操作技能
- 第二节 眼冲洗治疗
- 第四节 鼻及咽喉的一般检查和鼻镜的使用
- 第五节 耳的一般检查及耳镜的使用
- 第六节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的方法
- 第十五章 常用传染病相关操作技能
- 第二节 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
- 第三节 传染病基层管理
- 第四节 传染性疾病标本采集
- 第十六章 常用护理操作技能
- 第二节 吸痰术
- 第四节 导尿术
- 第六节 注射法
- 第七节 静脉输液与输血
- 第十七章 病历与处方书写
- 第三节 家庭病床病历
- 第五节 转会诊记录
- 第七节 健康档案
- 第十八章 全科医生拓展技能
- 第二节 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技术
- 第三节 社区精神心理疾病常用评估量表
- 第四节 家庭访视技术
- 第五节 孕产妇及新生儿家庭访视技术
-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