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索恩系列)_【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内容节选
2主体自独异化与被独异化 程式化劳动之后“主体”在这里不是指自主的主体性,而是个人通过职业文化进行主体化的方式,这就是说,他习得专门的社会标准、习性、心理能力,并将之变成自己的。我们在下文第三章还会看到,在这一点上,高端人才的职业文化与低端人才的职业文化是有明显区别的。最清楚的是狭义创意产业中后物质主义劳动理念。这里创意个人心中的理想自我,显示出典型现代时代艺术家的理想痕迹。参见Cornelia Koppetsch,Das Ethos der Kreativen. Eine Studie zum Wandel von Arbeit und Identität am Beispiel der Werbeberufe(Konstanz,2006)。 知识文化经济的项目式劳动方式中发生了一种结构转型:劳动主体塑造自我,也在被别人塑造。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此时的劳动有更强的内动力,而且主体需形成这种内动力。因而晚现代的(高端)劳动在主体看来能给人很强的认同感:人们希望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是一种有特殊质量的劳动。 所以,内动力并不是成员的私事,而是文化性劳动的前提条件和固有成分。内动力盖过了工业时代的外来动力,那时劳动被看作一种为了达到目的——比如获得收入、安全和地位——而采用的手段。当然这种情况还是继续存在的。 劳动动机的结构转型带来了主体化机制的根本转变。工业社会的程式化机制越来越多地被主体的独异化机制所取代。简而言之,工业时代的劳动机制依托专业技能、绩效和职位/职能,而后工业时代的劳动机制依托的是能力/潜能、个人形象和表现。 劳动领域的形式理性化从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70年代是社会的主导,决定了劳动主体(即传统意义上的现代雇员)的基本特征。那是一套完整的劳动规范化、标准化体系。一个人在工业性机构中的定位,取决于他的正规技能。招聘和聘用以此为基础,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学、大学或培训机构的毕业文凭以及以成绩形式做出的评价。于是主要的筛选手段,即雇员进入职场要跨过的门槛,就是考试,它证明了专业能力。 而后,劳动主体在机构中占据符合其正规技能的固定职位。职位包括明确的、通常固定不变的任务描述。雇员接受一种功能角色,其他具有相同正规技能的人一般也能扮演这一功能角色,于是每个角色承担者通常都是可置换的。绩效依赖的不是个人的特色,而是客观的劳动结果(产品、服务等)。传统的“绩效社会”中,对工作成绩的评价和报酬是等级式的:更高的专业技能、更好的绩效或更多的产出会得到相应的酬劳。在这种背景下,职业生涯也呈现相对可预测的时间历程:教育经历之后多多少少是一个——根据绩效——连续的、一般来说正规的岗位升迁过程。机构社会学分析指出,传统的机构不仅要求正规教育,还总有一些细微政策和信任管理机制、印象管理和非形式化的退出机制。 规范化和程式化劳动体系正是现代普适性逻辑的范式。劳动主体在此框架内完成与专业和职位有关的普通任务。原则上认为相同的专业背景和相同的劳动时间会带来相同的劳动结果。这一框架下,劳动主体之间的差别是级别性的。当然,“绩效社会”的规范化劳动也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即使西方福特主义和东方的国家社会主义到达顶峰时,现实中的机构也要比这个理想模型复杂得多。 不过仍然可以认为,这种劳动体系是典型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在“扁平的中产社会”中,它是每个阶层职业成就感的基础,也是确定社会不公程度的基础。Mitarbeiter这个词相较于以前的Arbeitnehmer,更强调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译者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现代独异性劳动体系在知识文化产业及整个高端劳动领域不断扩大,它与上文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一新的评价体系中,劳动主体的特色得以显现,主体塑造着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被机构和网络塑造成独特的。雇员(Arbeitnehmer)变成了“同事”(Mitarbeiter) ,他因个性独特而获得赋值,并因此而被需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再被当作困扰,也不再被视而不见,而是得到了系统性的开发。人们要的不是履行义务或中规中矩,而是非同一般的个人表现,要能“制造一点不同”。一方面,主体的独异化由机构、项目、网络或市场开启。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同事,取得不同凡响的成就,社会对主体的全部要求就集中于此。另一方面,晚现代主体自己经常希望能够独异于人,于是自己会推动这一过程:他们不想再作为等级制度中的职员或雇员,而是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并尽情享受它。被独异化与自独异化就是这样交织在一起的。 形象主体:能力与天资参见Marcelle Stroobants,Savoir-faire et compétence au travail. Une sociologie de la fabrication des aptit......
- 信息
- 本书及作者获誉
- 引言: 独异性的爆发
- 第一章 普适与独异两种社会规律之间的“现代”
- 1 普适性的社会规律
- 2 独异性社会逻辑
- 3 文化与文化化
- 4 文化范畴的演变
- 第二章 独异品的后工业经济
- 1 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独异性产品
- 2 文化性独异品市场
- 第三章 劳动领域的独异化
- 1 创意经济中的劳动与组织
- 2 主体自独异化与被独异化
- 第四章 数字化即独异化:文化机器的兴起
- 1 服务于文化化的科技
- 2 文化性及机械性独异化进程
- 第五章 独异化的生活:生活方式、阶级、主体形式
- 1 新中产的生活方式:成功地实现自我
- 2 独异化生活方式的构件
- 3 被文化化的不平等
- 第六章 分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本质主义:政治的转型
- 1 开放-分殊自由主义及地方政策
- 2 文化本质主义的兴起
- 结语: 普适危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