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京东文人集团研究_徐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徐波

内容节选

第一节攻时文、佛老以破异端程树德撰,程俊英等点校:《论语集释》卷四,中华书局,1990年,第104页。施仲贞:《〈论语〉中“异端”研究史考辨》,《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16页。[唐]韩愈:《进学解》,[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5—46页。 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与各种思想、学派进行斗争,如《论语·为政》云:“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从汉至宋的学人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价值取向对此句有不同的解说,但基本都认同此是对异己学术思想的排抵 。在儒学史的叙述中,儒学正是在与各种“异端”思想学术的斗争过程中被确立为封建帝国的正统思想的。《孟子·滕文公下》曰:“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在诸子蜂起的战国时代孟子宣扬儒家学说,就开始排斥各种异端。汉武帝时期儒学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也是经历了“罢黜百家”的斗争过程。在儒学式微之际,韩愈在《进学解》中借“诸生”之口赞扬了自己复兴儒学的功劳:“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这段话也高度概括地指出韩愈复兴儒学的两个路径:一方面继续丰富发展儒家学说;另一方面则是排斥各种危害儒道的异端。此可以视为发展儒学的两翼:一是立其本,一是破异端。二者相辅相成,是推动儒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北宋初期复兴儒学之士踵继韩愈,或二者兼顾,或侧重一面。以孙复、石介为代表的京东文人集团在修其本的同时则更加侧重破异端。 一、续道统以排异端[宋]石介:《上孙先生书》,[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五,第182页。 第一章在论述“泰山学派”的结盟意识和策略时,已经涉及道统思想,本节主要讨论孙复、石介等人对韩愈道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前文已经提到,孙复曾在赠石介的诗歌中曰:“攘臂欲操万丈戈,力与熙道攻浮伪。”此语深得石介之心,并表示请孙复、士建中为元帅,石介率领姜潜、张泂等人“被甲执锐,摧坚阵,破强敌,佐元戎周旋焉” 。在“泰山学派”结盟之际就将复兴儒学视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致力于排斥各种“浮伪”“强敌”。所谓“浮伪”“强敌”即是他们终身致力排斥的佛老、时文。“泰山学派”文人在复兴儒学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排斥佛老、时文的做法主要是继承了韩愈排斥异端以兴儒道的思想。 (一)“宗韩”与续道统[唐]韩愈:《原道》,[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第18页。[唐]韩愈:《原道》,[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第14页。[唐]韩愈:《原道》,[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第18页。[唐]韩愈:《读荀》,[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第37页。[清]赵翼著,霍松林等校点:《瓯北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5页。 韩愈《原道》是儒学史中至关重要的一篇文献,开启了中唐到北宋的儒学复兴之路。此文建立了一个传承有序的儒家正统谱系:“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提出的道统一方面是强调自己传承之“道”的正统性,另一方以此来抗衡对“道”产生巨大冲击的佛老。《原道》还列出了一份历代异端的名单:“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韩愈将儒学衰落的原因一方面归结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另一方面则归结为各种异端的侵害。复兴儒学一方面是“传道”,另一方面是灭异端,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破和立之两翼。但是韩愈本人在“立其本”方面走得并不深远,儒学理论被后世视为“粗浅”,他破异端则更为自觉和用力。韩愈将孟子列为道统末端,又曰:“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认为孟子之后的荀况和扬雄“大醇而小疵” ,不足以继道统。而韩愈自命直承孟子,“昌黎以道自任,因孟子距杨墨,故终身亦辟佛老” 。韩愈创立“道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复兴儒学明确了一条“破异端”的道路,这也是韩愈在儒学史中获得一席之位的重要原因。钱锺书:《谈艺录》一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8页。 韩愈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经历了晚唐五代的沉寂之后在北宋又逐渐兴起。宋初柳开、王禹偁、孙何、穆修等相继发起了新一轮的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主张和措施都可以上溯到韩愈。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的同时也相应地兴起了一股“尊韩”的思潮,其中最为尊韩的则是“泰山学派”。正如钱锺书《谈艺录》曰:“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岁,名不寂寞者矣。欧阳永叔尊......

  1. 信息
  2. 绪论
  3. 第一章 “泰山学派”的结盟及构成
  4. 第一节 “泰山学派”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
  5. 第二节 “泰山学派”的结盟
  6. 第三节 “泰山学派”的构成
  7. 第二章 “东州逸党”与京东士人的分野
  8. 第一节 “东州逸党”与“东州党”
  9. 第二节 “废后之争”的余波
  10. 第三节 “东州逸党”与士大夫的分野
  11. 第四节 “东州逸党”背景下的京东文人
  12. 第三章 孙复、石介复兴儒学的策略
  13. 第一节 攻时文、佛老以破异端
  14. 第二节 “宗经明道”以立其本
  15. 第四章 京东文人的文学观念和创作
  16. 第一节 经学家的文学主张
  17. 第二节 京东文人的古文创作
  18. 第三节 反对时文与京东文人困境
  19. 第五章 京东文人与“太学体”
  20. 第一节 张方平、石介以及党争
  21. 第二节 “太学新体”与庆历贡举改革
  22. 第三节 “太学新体”的评价
  23. 第四节 嘉祐二年贡举与“太学体”
  24. 结语
  25. 附录
  26. 石介《与长官执事札》辨伪
  27. 京东文人及其他北宋作家诗文辑考
  28. 主要参考文献
  2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