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哲学_[日]铃木敏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日]铃木敏文

内容节选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执掌经营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还寻找着其他出路。当今时代瞬息万变,这一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本职工作抛诸脑后,一味侧重于开拓新事业,显然对企业有弊无利。 前文提到,7-Eleven是一家根据顾客的需求变化而不断主动求变的企业。 以店内的备货品种为例,根据我们的调查,最近老年人和职业女性想在附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正在上升,因此我们相应地增加了具有更长保质期的副食品以及一些已加工切好的蔬菜等每天所需的食材种类。 或许有人觉得如果进一步充实备货品种,就能打造更接近超市的卖场,但是7-Eleven并没有必要成为超市,它的定位永远都将是“便利店”。 产品种类及服务内容理应随时代而变化,但我们顺应时代创造并持续提供“价值”的根本理念,自创业初始未曾有过动摇。 我从不考虑以价格取胜。这40年间,7-Eleven推出了品目繁多的独创产品,在研发产品之际,我也不曾提过降价的要求。 我反复告诉公司员工,7-Eleven追求的永远都是“品质”二字。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感的产品无法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让顾客形成冲动性消费的契机数不胜数,例如令人瞠目结舌的低价、突出产品新奇感或打造热门话题等等,但倘若这一切没有建立在“品质”这一重要根基上,则必将失去顾客“二次消费”的机会,让顾客对产品的兴趣消失殆尽。如此一来,事业只会是昙花一现,毫无成长性可言。 自有品牌的诞生 出于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我们在2007年创建了自有品牌——“7-Premium”,也是7&I集团的共通PB(Private Brand,自有品牌)。7-Premium从创建初期的49种食品成长至今,已经是拥有超过1700个食品种类的产品系列,多年来一直受到了广大顾客的鼎力支持。 这一自有品牌的诞生源头在2005年至2006年左右,是IY集团刚刚转型为7&I控股集团的时候。当时经历了泡沫经济期,各行各业的市场皆处于低谷。产品的供给远大于需求,买方正占据强势地位。如果产品不能契合各个消费者的需求点,即便是价格相对低廉的食品或生活杂货也很难有销路。 但是,“滞销”并不是时代的过错,只说明消费者正在追求新的产品价值。 7&I集团除了7-Eleven便利店以外,还拥有包括伊藤洋华堂、约克红丸等大型超市以及在2006年完成子公司化的崇光西武百货等不同的流通业态。 我想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业态的协同效果,应该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于是我设想突破各企业间的业态壁垒,打造“集团共通的自有品牌”。 由于7-Eleven的商业业态是便利店,并不像其他量贩经营的商店一样能推出大减价的促销活动,所以有些顾客会觉得我们的产品价格过高。其实,7-Eleven采用了非常独特的产品研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团队形式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也将在后文对此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足,许多消费者都不了解7-Eleven的产品理念,导致有一部分顾客实际从未购买过店内新上架的独创产品。如果因此让消费者对7-Eleven的产品产生“高价”的误解,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事。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选购7-Eleven的自有产品,我们加大了对市场同类产品的比价工作。同时,为了推广7-Eleven注重高品质的产品研发理念,有必要打造集团的自有品牌。 于是,在2006年,集团各公司的产品研发负责人打破业界壁垒,成功组建了集团产品研发项目组。第二年,该团队研发了包括49款食品在内的“7-Premium”,开始以系列产品的形式推广自有品牌。7&I集团在7-Eleven、伊藤洋华堂以及崇光・西武三个业态不同的卖场中以同一价格推出了同一产品,就这样,流通业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B正式面世。 在“必须执行”的喝令下开始的项目 7-Eleven的产品研发理念是与制造厂商的全国性品牌保持同样的质量甚至更高的品质,在确保高品质的同时还要实行让消费者感觉合理的定价体系。虽然起源于美国的商品开发战略原指低价战略,而我们的商品开发却颠覆了这一理念,其侧重点在于产品的“品质”。 不过,虽然各个企业隶属于同一集团,但由于各自的经营习惯大相径庭,项目启动伊始有许多人对“同一产品同一价格”的提议明确表现出了反对的态度。7-Eleven便利店表示:“不想像超市一样售卖廉价的产品。”伊藤洋华堂方面声明:“我们和从不降价的便利店及百货商场相比,销售模式完全不同。”而崇光・西武方面则犹疑道:“如果在百货商场陈列和便利店、超市相同的货品,有点不合时宜……”最后,在我“必须执行”的一声喝令下,大家才勉勉强强地同意了。 如果经营方法被历史经验所束缚,那么企业将停留在过去,无法得到成长。无论企业属于哪个业态或业种,只有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建立假设、采取对策,才有机会得以存续。集团的全体成员都应认识到过去的方法、过去的......

  1. 信息
  2. 第一章 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
  3. 我的工作“原点”
  4. 第二章 不要受历史经验的牵制
  5. 7-Eleven的日均营业额 为什么能领先其他连锁便利店?
  6. 第三章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7. 我的经营思考法则
  8. 第四章 消费者所追求的是品质
  9.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10. 第五章 消费即是心理战
  11. 产品滞销的原因只有一个
  12. 第六章 经营理应“朝令夕改”
  13. 走近顾客
  14. 第七章 “应对变化”是基本原则
  15. 理解“现在应该做的事”
  16. 第八章 打破“常识”
  17. 下一个舞台是世界
  18. 结语
  19. 附录 7-Eleven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