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_刘守刚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刘守刚
内容节选
理财术:王安石变法如何挑战帝国整体制度? 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财政大臣科尔贝尔给税收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税收是一种拔鹅毛尽量让鹅少叫的艺术。”收税是一项艺术,如果能达到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那显然就达到了最高水准。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在变法时声称他的理财术就是这样。千百年来,对王安石和他的变法措施,一直议论不断。赞颂者认可王安石的变法勇气,称赞他的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 “三不足”宣言至今仍能鼓舞改革者的行动;否定者认为,王安石变法追求财利扰动天下,造成民生贫困,应该为北宋灭亡负责。但无论是赞颂还是否定,几乎一致的意见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了。 可我要说的是,从解决北宋财用危机的角度来说,王安石变法并未失败;只不过比起两税法这样沿用千年的制度来说,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后来几乎被废尽,可说是失败。即便说王安石变法确实失败了,那也不完全是前人所说的那些原因,比如皇帝性格软弱,王安石动作急躁,或者大地主、大官僚的抵制等。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是受限于帝国的整体制度。 王安石的理财术 在上一章我提到,宋帝国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为了应对生存危机,财政上一直有巨大的支出压力。王安石提出,善理财者不用担心财用不足,只要理财有术就会有充足的财力: 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王安石肯定,自己的理财术可以实现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有一个概念,现在称为 “帕累托改进”,说的是在增进或至少不伤害一方利益的前提下,设法提高另一方的利益。显然,王安石标榜的理财术,如果真能做到以不伤害民众为前提,创造出更多的财政收入,那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与传统财政的静态取财不同,这是一种动态生财的办法。 从现代财政的眼光看,能够动态生财无非有以下几个途径,而王安石变法正好都能体现。 第一条途径是发展生产、创造经济增值,“农田水利法”正好体现。王安石试图通过大力兴修农田水利、鼓励提高农业技术,以此来发展生产,实现官、民双方的利益增加。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自愿交易行为来增加官民双方的效用,“免役法”和 “保马法”的目的就是如此。“免役法”允许那些苦于差役的人出钱免役,官府则花钱雇役,免役的人效用因此提高,政府也因收大于支而获得增收。“保马法”是官府资助民间养马,以代替原来耗资巨大、效果极差的官方牧场,这样既节约了政府开支,又增加了养马户的收入。 第三条途径是通过市场深化来获取财政收入,“青苗法”“市易法”就是这个思路。在宋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对资本借贷的要求。而国家通过两税法和税商措施,征收了大量的钱粮,放在库房中并不能创造经济增值。于是,王安石通过 “青苗法”,将官府手中的钱粮,按低于民间高利贷的利率贷给民众,既可以帮助民众度过青黄不接的春荒,又让官府获得利息收入。“市易法”规定,设立机构向商人提供低息贷款,或者贷款给官营商号去收购商旅卖不出去的货物,以待机转卖。这是把官府库房中的钱粮资源,转化为资本性商品。 第四条途径是通过加强财政管理来扩大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就是这样。“方田”是清丈田亩、整理土地账册,“均税”是落实 “履亩而税”。这样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减轻普通民众的负担。 理财术的特殊之处 从王安石变法的本意来看,它确实是一种动态生财的理财术。不只是这样,如果你跳出宋朝,从整个帝国历史来看,还会发现王安石变法很有新意。 在帝国财政史上有一个突出现象,王朝中期一般都会进行财政改革,但改革大多遵循如下的常规路径。 财政收入改革,一般都是努力恢复以农户家庭上缴的田赋为主要收入形式。在做法上,要么调整田制,努力保障小农家庭对土地的分散占有,以使其有承担田赋的能力;要么通过土地清丈、严格账册管理,从而将田赋负担落实在田亩基础上,实现 “履亩而税”. 财政支出改革,一般是努力贯彻量入为出的原则。在做法上,大多是压缩各项开支特别是皇室与官俸支出,削弱国家的部分职能,从而以有限的支出来维持帝国固定有限的职能。 在财政管理上,除了加强行政管理的正规化之外,主要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调整低弹性特殊商品的管理体制。在做法上,要么更多地引进私商,要么加强国家的垄断,以期望获得更多的收入。 王安石变法既是历代王朝中期财政改革的一次重演,理财术的许多内容也遵循了帝国财政改革的常规,比如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等,又具有相当的新意。 在财政收入方面,王安石更为重视采用平等交易的商业行为来增加收入。他试图在民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双方交易来增加彼此的收益,比如在保马法中的官民两便的合作,青苗法中将未商品化的资源投入市场等。 在财政支出方面,王安石突破了传统财政 “量入为出”的原则。他不相信压缩官俸等支出对财政有意义,认为 “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声称只要理财得......
- 信息
- 前言
- 财政之眼:如何从另一个视角考察中华帝国历史?
- 第一部分 走向帝国
- 初税亩:为什么标志着中华向帝国转型?
- 商鞅变法:为什么是帝国的奠基工程?
- 第二部分 帝国初兴
- 轻田租:为什么汉初减税没有想象中美好?
- 财政政策:桑弘羊为什么支持积极治理?
- 国家专营:文学贤良为什么反对桑弘羊?
- 国弊家丰:豪强毁掉了大汉?
- 财富战争:士族必须死,帝国才能生?
- 第三部分 帝国成长
- 均田制:调整田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 徭役问题:为什么有钱有粮也会亡国?
- 租庸调制:盛唐的制度为何会被废止?
- 两税法:帝国正统财政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盐利:为什么是千年帝国的“救命钱”?
- 税商:为什么商业发达救不了大宋?
- 理财术:王安石变法如何挑战帝国整体制度?
- 军事财政:为何帝国千年无法摆脱两难困局?
- 回买公田:实物资产能救帝国的命吗?
- 掠夺性税商:帝国财政能和百姓利益共容吗?
- 第四部分 帝国成熟
- 空印案:帝国实现有效治理到底难在哪里?
- 官俸制度:帝国薪酬体系制定为什么难?
- 货币财政:白银帝国是如何形成的?
- 张居正改革:做个有作为的权臣为什么不容易?
- 太监收税:正路不通,必走歪路?
- 皇帝劝捐:为什么君主遭到官僚集体背弃?
- 黄宗羲定律:民众的税收负担到底从何而来?
- 江南奏销案:用政治罪能否纠偏财政管理的无能?
- 雍正帝改革:最具成功条件的财政改革为何失败?
- 第五部分 走出帝国
- 海关税:为何是帝国财政向现代转型的标志?
- 张謇办厂:现代重商主义是怎样兴起的?
- 度支部:帝国财政机构如何向现代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燕京书评》 访谈问答
- 后记